法官进村调解 老人再展笑颜

时间: 2018-11-08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803


法官进村入户调解现场



  近日,石柱县法院第二法庭庭长梁蓉来到了石家乡凤凰村,和乡镇主要领导、驻村干部一道成功调解了2起赡养老人纠纷。不但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问题,维护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法官进村调解赡养纠纷


  当天上午,“梁庭长,您今天有空吗?丁立华乡长喊我联系您一同下乡调解2起赡养纠纷。”石家乡凤凰村驻村领导张瑞仙在电话里说。


  “好啊!下午一点我们就从法庭赶过来。”


  下午2点半,梁蓉就带领办案团队来到了凤凰村。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近期在脱贫攻坚中暴露出“子女将赡养义务直接‘甩锅’政府,逃避赡养义务” 的现象,乡、村两级直接化解该类矛盾效果不明显,希望法庭能从法律角度向当事人释法明理,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下午3点,梁蓉陪同石家乡乡长丁立华、政法书记沈勇、驻村领导张瑞仙分别来到了当事人冉某、马某的家中。梁蓉了解到,冉某今年84岁,系贫困户,政府向其发放了扶贫建房补贴,冉某的儿子和儿媳得知后,对补助款的分配产生了争议,要求与老人分户,要求老人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并以履行赡养义务相要挟。冉某年老多病,且无人看管,乡、村多次组织调解无果,双方矛盾日益激化;村民马某今年79岁,膝下有两儿两女,子女均外出务农,老人十几年来一直独自生活,家用缺乏,家中环境简陋,长年因赡养问题无法与子女协商一致,引起4名子女之间纷争不断。


  为使此次调解得以顺利进行,当地村干部已提前联系了冉某和马某的子女回家。


  梁蓉在充分听取两起案件当事人的陈述后,立即启动调解程序,分别从情、理、法三个方面对当事人进行劝说开导。首先从老人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说起,以亲情感化他们;又从当前老人体弱多病、经济贫困说起,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说动他们;最后从相关法律政策说起,以法理说服他们。


  经过一番劝说,两位老人的子女们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分别达成协议:冉某的儿子、儿媳同意共同与老人居住在新建的扶贫房屋内,扶贫建房补助款得以合理分配;马某的4个子女同意轮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治病等所花费用由4名子女平摊。圆满的调解结果让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兄弟姐妹间也重归于好,两起矛盾尖锐的赡养纠纷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创新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近年来,石柱县法院紧扣辖区实际和地域特色,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创建地方党委主导,派出法庭主办,驻地派出所、司法所参与的联系联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通报辖区内矛盾纠纷,专题研究解决方案,推动矛盾及时化解。不断强化法庭职能作用,法庭庭长常态化列席辖区政府办公会议,及时为地方决策把脉问诊和提供法律咨询;加大司法主动作为力度,积极参与辖区重大涉民生问题的化解工作,及时对群众关注焦点进行政策引导和普法宣讲,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职能作用。


  通讯员 秦建军 李雨娟


  责编 王海成 组版 段小燕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法官进村调解 老人再展笑颜


法官进村入户调解现场



  近日,石柱县法院第二法庭庭长梁蓉来到了石家乡凤凰村,和乡镇主要领导、驻村干部一道成功调解了2起赡养老人纠纷。不但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问题,维护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法官进村调解赡养纠纷


  当天上午,“梁庭长,您今天有空吗?丁立华乡长喊我联系您一同下乡调解2起赡养纠纷。”石家乡凤凰村驻村领导张瑞仙在电话里说。


  “好啊!下午一点我们就从法庭赶过来。”


  下午2点半,梁蓉就带领办案团队来到了凤凰村。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近期在脱贫攻坚中暴露出“子女将赡养义务直接‘甩锅’政府,逃避赡养义务” 的现象,乡、村两级直接化解该类矛盾效果不明显,希望法庭能从法律角度向当事人释法明理,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下午3点,梁蓉陪同石家乡乡长丁立华、政法书记沈勇、驻村领导张瑞仙分别来到了当事人冉某、马某的家中。梁蓉了解到,冉某今年84岁,系贫困户,政府向其发放了扶贫建房补贴,冉某的儿子和儿媳得知后,对补助款的分配产生了争议,要求与老人分户,要求老人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并以履行赡养义务相要挟。冉某年老多病,且无人看管,乡、村多次组织调解无果,双方矛盾日益激化;村民马某今年79岁,膝下有两儿两女,子女均外出务农,老人十几年来一直独自生活,家用缺乏,家中环境简陋,长年因赡养问题无法与子女协商一致,引起4名子女之间纷争不断。


  为使此次调解得以顺利进行,当地村干部已提前联系了冉某和马某的子女回家。


  梁蓉在充分听取两起案件当事人的陈述后,立即启动调解程序,分别从情、理、法三个方面对当事人进行劝说开导。首先从老人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说起,以亲情感化他们;又从当前老人体弱多病、经济贫困说起,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说动他们;最后从相关法律政策说起,以法理说服他们。


  经过一番劝说,两位老人的子女们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分别达成协议:冉某的儿子、儿媳同意共同与老人居住在新建的扶贫房屋内,扶贫建房补助款得以合理分配;马某的4个子女同意轮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治病等所花费用由4名子女平摊。圆满的调解结果让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兄弟姐妹间也重归于好,两起矛盾尖锐的赡养纠纷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创新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据介绍,近年来,石柱县法院紧扣辖区实际和地域特色,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创建地方党委主导,派出法庭主办,驻地派出所、司法所参与的联系联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通报辖区内矛盾纠纷,专题研究解决方案,推动矛盾及时化解。不断强化法庭职能作用,法庭庭长常态化列席辖区政府办公会议,及时为地方决策把脉问诊和提供法律咨询;加大司法主动作为力度,积极参与辖区重大涉民生问题的化解工作,及时对群众关注焦点进行政策引导和普法宣讲,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职能作用。


  通讯员 秦建军 李雨娟


  责编 王海成 组版 段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