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时间: 2019-04-26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466


对矛盾纠纷案例进行讨论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走访

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学习讨论是界石司法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把人民调解卷宗整齐归类整理

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看望辖区贫困户李光平

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看望辖区贫困户李光平

界石司法所调解员们在新玉村调解纠纷,并邀请当地群众前来旁听,学习法律

饮水难,曾经困扰着界石镇金鹅村贫困户李光平一家。去年,巴南区司法局界石司法所知晓后,立即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这个难题。此后,界石司法所长期关注李光平一家,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4月19日,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金承福、卢帮志带着慰问品,伴着犬吠声,走过土石路,再次来到李光平家。“过几天我们再给你送点鸡苗来……”得知李光平今年养的鸡苗死了不少,界石司法所所长金承福当场许诺。

这是巴南区司法局界石司法所常年帮助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

“作为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帮助困难群众,服务身边百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司法所每个人的责任和承诺。”金承福如是说。

走村串户 法治意识入民心

正在李光平家里话家常、聊致富,金承福就接到了新玉村调解室的电话,村里老刘在修墓时,占用了张兵家的土地,双方因此发生纠纷,一度争执不下。

金承福立即带着卢帮志往新玉村赶,并通知村干部邀请当地村民旁听,让大家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金承福介绍,除了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也是司法所的工作重点。结合辖区各村居的实际情况,界石司法所收集了当地群众常见的问题,编写成《法律常识手册》发到群众手中,同时,采用夕阳红和晨曦宣讲团、界石儿歌、背篓书屋、民情院坝会等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据统计,2018年,该所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在走村串户中宣传法律知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金承福笑着告诉记者。

扎根一线 矛盾纠纷不上交

“又下村来了,金所长,到屋里来坐坐…..”19日下午,看见金承福、卢帮志一行,钟湾村的张大爷热情地和二人打招呼。原来,金承福曾经给张大爷一家“帮过忙”,已经变老熟人。

2016年,张大爷家的房屋被征地拆迁,得到一笔赔偿款。其儿子跟老两口住在一起,平日对他们多有照顾,赔偿款发放后,老人直接放在了儿子那里。不料,两个女儿知晓后,坚决不同意,要求分了这笔赔偿款。张大爷拿不准怎么分,左右为难下,便来到界石司法所申请调解。

界石司法所调查得知,被拆房屋修建时两个女儿也出了钱,赔偿款发放期间张婆婆发生车祸住院,费用也是两个女儿垫付的。司法所调解员对房屋赔偿款具体数目、两个女儿出资建房的具体数目以及垫付的医疗费具体数目进行了核实。考虑到张婆婆车祸受伤,需要后续治疗和护理,如果现在分了钱,以后老人的生活和治疗会是个难题。于是,工作人员分头对张大爷的儿女们做工作,劝说他们不分这笔钱,并建议两个女儿,垫付的医疗费等交通肇事方赔偿款下来了,再还给她们。

经调解员多次走访和现场调解,张大爷的儿女们同意了不分这笔钱,留给父母养老和治病。

然而,谁来管理这笔钱又成了一家人争论的焦点,又经过多次调解,张家人最终达成协议:张大爷的孙子管钱,孙媳妇管账。

同样是房屋拆迁,刘爷爷得到了新房安置,但在选号分配时选中了6楼,这对91岁高龄的刘爷爷来说简直是“不可攀登的高峰”。于是,刘爷爷找到选中1楼相同户型的李兵,寻思着跟他对换,但对方拒绝了。无奈之下,老人来到界石司法所寻求帮助。

“我准备把房屋改成楼底商业门市,不想换。”司法所调解员卢帮志找到李兵协调时,李兵一口回绝。

卢帮志随即联系了房屋建筑方,要来了户型图纸。一番琢磨,发现该房屋诸多墙体不能改造,明显不能改做商业门市。于是立马把这一情况告知了李兵。

多方询问再加卢帮志提供的信息,李兵最后确认房屋确实不能商用,在此情况下,同意了与老人对换楼层。刘爷爷心里的疙瘩就此解开,欢欢喜喜地等着搬新家。

“不管是大矛盾还是鸡毛蒜皮的小纠纷,我们都尽量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金承福说。

据了解,界石司法所辖区6个村、6个社区已全部建立了规范的调解室,规范了纠纷的登记、调查、调解、统计和调解协议文书的制作,并做到一案一卷归档。2018年,该所共受理调解各类纠纷800余件,其中重大疑难案件11件,涉及金额217.8万元,全年未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或不合法引发民转刑的事件。

温情帮教 失足人员返正途

“走访、慰问、帮扶,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和活动情况,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进行疏导和化解。”界石司法所的彭雪琴说,这些是社区矫正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4月初,彭雪琴在走访中看到矫正人员赵芳的变化,心里充满喜悦。

2001年,赵芳被丈夫教唆运输毒品,被云南警方抓获,后在当地监狱服刑,因表现良好,于2011年被当地法院予以假释。

假释后,赵芳回到了界石老家,在界石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刚入矫时,赵芳内向、敏感,不善交流,也不轻信他人。加上其思想上比较压抑,对以后的生活没有信心,虽配合司法所的各项工作,但有着一定防备心理。

针对赵芳的情况,彭雪琴和同事们立即对她熟识的群众、村社干部进行了走访,并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心理咨询、疏导。此外,又通过加强对其法律知识的宣教,鼓励她参加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她与人接触。渐渐地,赵芳的自卑感降低了,生活也乐观积极起来。

考虑到赵芳在监狱服刑时间较长,假释后难以融入社会,界石司法所又积极联系社保所、工会和民政办公室,为她提供一定的生活帮助,并帮她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一定会认真做好,努力回报社会。”面对出狱后的第一份工作,赵芳言语间带着感激。

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返正道,顺利回归社会,界石司法所一直针对每一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实行“一人一策”的精准矫正模式。至今,该所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46名,累计解除矫正225名,现在册21名,无一人漏管、脱管。

记者 龙 珊 饶 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对矛盾纠纷案例进行讨论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走访

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学习讨论是界石司法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把人民调解卷宗整齐归类整理

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看望辖区贫困户李光平

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看望辖区贫困户李光平

界石司法所调解员们在新玉村调解纠纷,并邀请当地群众前来旁听,学习法律

饮水难,曾经困扰着界石镇金鹅村贫困户李光平一家。去年,巴南区司法局界石司法所知晓后,立即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这个难题。此后,界石司法所长期关注李光平一家,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4月19日,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员金承福、卢帮志带着慰问品,伴着犬吠声,走过土石路,再次来到李光平家。“过几天我们再给你送点鸡苗来……”得知李光平今年养的鸡苗死了不少,界石司法所所长金承福当场许诺。

这是巴南区司法局界石司法所常年帮助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

“作为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帮助困难群众,服务身边百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司法所每个人的责任和承诺。”金承福如是说。

走村串户 法治意识入民心

正在李光平家里话家常、聊致富,金承福就接到了新玉村调解室的电话,村里老刘在修墓时,占用了张兵家的土地,双方因此发生纠纷,一度争执不下。

金承福立即带着卢帮志往新玉村赶,并通知村干部邀请当地村民旁听,让大家在实际案例中学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金承福介绍,除了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也是司法所的工作重点。结合辖区各村居的实际情况,界石司法所收集了当地群众常见的问题,编写成《法律常识手册》发到群众手中,同时,采用夕阳红和晨曦宣讲团、界石儿歌、背篓书屋、民情院坝会等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据统计,2018年,该所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在走村串户中宣传法律知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金承福笑着告诉记者。

扎根一线 矛盾纠纷不上交

“又下村来了,金所长,到屋里来坐坐…..”19日下午,看见金承福、卢帮志一行,钟湾村的张大爷热情地和二人打招呼。原来,金承福曾经给张大爷一家“帮过忙”,已经变老熟人。

2016年,张大爷家的房屋被征地拆迁,得到一笔赔偿款。其儿子跟老两口住在一起,平日对他们多有照顾,赔偿款发放后,老人直接放在了儿子那里。不料,两个女儿知晓后,坚决不同意,要求分了这笔赔偿款。张大爷拿不准怎么分,左右为难下,便来到界石司法所申请调解。

界石司法所调查得知,被拆房屋修建时两个女儿也出了钱,赔偿款发放期间张婆婆发生车祸住院,费用也是两个女儿垫付的。司法所调解员对房屋赔偿款具体数目、两个女儿出资建房的具体数目以及垫付的医疗费具体数目进行了核实。考虑到张婆婆车祸受伤,需要后续治疗和护理,如果现在分了钱,以后老人的生活和治疗会是个难题。于是,工作人员分头对张大爷的儿女们做工作,劝说他们不分这笔钱,并建议两个女儿,垫付的医疗费等交通肇事方赔偿款下来了,再还给她们。

经调解员多次走访和现场调解,张大爷的儿女们同意了不分这笔钱,留给父母养老和治病。

然而,谁来管理这笔钱又成了一家人争论的焦点,又经过多次调解,张家人最终达成协议:张大爷的孙子管钱,孙媳妇管账。

同样是房屋拆迁,刘爷爷得到了新房安置,但在选号分配时选中了6楼,这对91岁高龄的刘爷爷来说简直是“不可攀登的高峰”。于是,刘爷爷找到选中1楼相同户型的李兵,寻思着跟他对换,但对方拒绝了。无奈之下,老人来到界石司法所寻求帮助。

“我准备把房屋改成楼底商业门市,不想换。”司法所调解员卢帮志找到李兵协调时,李兵一口回绝。

卢帮志随即联系了房屋建筑方,要来了户型图纸。一番琢磨,发现该房屋诸多墙体不能改造,明显不能改做商业门市。于是立马把这一情况告知了李兵。

多方询问再加卢帮志提供的信息,李兵最后确认房屋确实不能商用,在此情况下,同意了与老人对换楼层。刘爷爷心里的疙瘩就此解开,欢欢喜喜地等着搬新家。

“不管是大矛盾还是鸡毛蒜皮的小纠纷,我们都尽量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金承福说。

据了解,界石司法所辖区6个村、6个社区已全部建立了规范的调解室,规范了纠纷的登记、调查、调解、统计和调解协议文书的制作,并做到一案一卷归档。2018年,该所共受理调解各类纠纷800余件,其中重大疑难案件11件,涉及金额217.8万元,全年未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或不合法引发民转刑的事件。

温情帮教 失足人员返正途

“走访、慰问、帮扶,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和活动情况,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进行疏导和化解。”界石司法所的彭雪琴说,这些是社区矫正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4月初,彭雪琴在走访中看到矫正人员赵芳的变化,心里充满喜悦。

2001年,赵芳被丈夫教唆运输毒品,被云南警方抓获,后在当地监狱服刑,因表现良好,于2011年被当地法院予以假释。

假释后,赵芳回到了界石老家,在界石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刚入矫时,赵芳内向、敏感,不善交流,也不轻信他人。加上其思想上比较压抑,对以后的生活没有信心,虽配合司法所的各项工作,但有着一定防备心理。

针对赵芳的情况,彭雪琴和同事们立即对她熟识的群众、村社干部进行了走访,并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心理咨询、疏导。此外,又通过加强对其法律知识的宣教,鼓励她参加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她与人接触。渐渐地,赵芳的自卑感降低了,生活也乐观积极起来。

考虑到赵芳在监狱服刑时间较长,假释后难以融入社会,界石司法所又积极联系社保所、工会和民政办公室,为她提供一定的生活帮助,并帮她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一定会认真做好,努力回报社会。”面对出狱后的第一份工作,赵芳言语间带着感激。

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返正道,顺利回归社会,界石司法所一直针对每一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实行“一人一策”的精准矫正模式。至今,该所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46名,累计解除矫正225名,现在册21名,无一人漏管、脱管。

记者 龙 珊 饶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