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共存

时间: 2019-05-1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426

我最早接触“死亡”这个概念,是小时候看到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家人告诉我,那是我的曾祖母,她已经死了。照片里的曾祖母老态龙钟,眼神空洞,没有表情。那便是我对死亡的印象。我问:“她为什么死了呢?”妈妈说:“自然而然地死了,老死的。”于是在那时,我就认为死亡的外表是阴森森的,内在逻辑是“老了就会死”,是一件有关年龄的事。

小学四年级时,一向身体硬朗的外公意外去世。可是那个年纪的我,仍仿佛被迷雾笼罩,外公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妈妈落着泪,我心里一点感觉也没有;外公吃力地对我说“亲一下外公”,我装作没有听见。直到与他的肉体告别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嚎啕大哭,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后来,我再见到的,就只是一个骨灰盒了。外公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小啊。亲人拿着他的遗照向着公墓走去,遗照上他没有笑,像是在匆忙行走。再后来,外公的骨灰盒被放进了一方小小的墓穴里。我一个人在墓园里走,线条柔和的重重远山呈现出洁净的蓝色,由近到远一层层淡下去。风入松林,涛声悦耳。四下是深深的雾,犹如一段段缭绕不去的往事。每一个灵魂都在沉重地呼吸。我看到一个十岁小男孩的墓碑,给我的震撼与伤感至今难忘。

外婆的去世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她向来体弱多病。我上晚自习回去见外婆最后一面,她躺在床上,无意识地睁眼又闭眼,外婆在生死边缘挣扎。后来,在外婆的葬礼上,亲人前去告别遗体,我清晰地看到了她微张的嘴,她的嶙峋瘦骨和后来她的骨骼与灰烬。我近距离观察了一次死亡,心中满是哀伤。

死亡真是一件痛苦、凄清的事啊。“不管我怎么努力忘却,仍有一团恍若薄雾状的东西残留不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雾状的东西开始以清楚而简洁的轮廓呈现出来。那轮廓我可以诉诸语言:死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挪威的森林》里的一段话。它道出了青少年对生死问题的不休的思考,而我感同身受。在亲身经历到亲人的离去后,外婆脸上痛苦的神情、时不时睁开的眼,是我很久以来的噩梦。不管是在梦里还是那晚在她床边,我都非常心疼,希望她快点走,不要再受折磨。高三的一个夜晚,我又梦见她了。她十分安详地躺在床上,笑着对我说:“孩子,可以帮我把灯关了。”从此我再也没做过噩梦。

那段时间,我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安慰。陈丹青在《荒废集》里说:“现在人太世故、懦弱,好死不如赖活,没什么信仰,活着顶要紧。”像电影、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如《卧虎藏龙》中的冷蛟龙、《挪威的森林》里永远17岁的木月、《胭脂扣》中殉情的如花等,他们的死亡也许是三毛“今天可真活了个够,死了也没关系”的状态,也许阐释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而老舍笔下永远不传“断魂枪”的沙子龙、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的王国维,就如陈寅恪所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他们的执拗表达了“殆非死亡无以求一己之心安”的信仰。

其实死亡不是一件大事,死亡不过是使人回归到出生时的一个名字,虽然在那背后裹挟着许多生的印记。在我经历了两位至亲的离去后,我认为死亡诚然是痛苦的,但对于死者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死者虽然牵挂着这个世界,但世界在他死后依旧存在,这存在对死者而言仍是虚无。

对于我们中的多数而言,生命教育是缺失的,以致于经历一点挫折便自杀的现象频频发生。死亡不是逃避的方式。我们以为人生永恒,遇到眼前暂时性的挫折也认为是永久的难题,甚至对生命感到厌倦,便自行提前结束这本来就有限的时间。其实终极问题:死亡,一直等着我们。这是一道警示,它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时刻悬挂在我们头顶,而我们的生命不过是一道在警示注视下的旅程。所以我们必须先活好,再谈论死亡。

死亡让我们畏惧,会带来分离,会引发悲伤。这是事实,无需回避粉饰。只有看到了这个事实,才能认知真实的死亡,接受它,平视它,不把它看作生的对立面而是与之共存。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学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与生共存

我最早接触“死亡”这个概念,是小时候看到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家人告诉我,那是我的曾祖母,她已经死了。照片里的曾祖母老态龙钟,眼神空洞,没有表情。那便是我对死亡的印象。我问:“她为什么死了呢?”妈妈说:“自然而然地死了,老死的。”于是在那时,我就认为死亡的外表是阴森森的,内在逻辑是“老了就会死”,是一件有关年龄的事。

小学四年级时,一向身体硬朗的外公意外去世。可是那个年纪的我,仍仿佛被迷雾笼罩,外公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妈妈落着泪,我心里一点感觉也没有;外公吃力地对我说“亲一下外公”,我装作没有听见。直到与他的肉体告别时,我才猛然意识到,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嚎啕大哭,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后来,我再见到的,就只是一个骨灰盒了。外公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小啊。亲人拿着他的遗照向着公墓走去,遗照上他没有笑,像是在匆忙行走。再后来,外公的骨灰盒被放进了一方小小的墓穴里。我一个人在墓园里走,线条柔和的重重远山呈现出洁净的蓝色,由近到远一层层淡下去。风入松林,涛声悦耳。四下是深深的雾,犹如一段段缭绕不去的往事。每一个灵魂都在沉重地呼吸。我看到一个十岁小男孩的墓碑,给我的震撼与伤感至今难忘。

外婆的去世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她向来体弱多病。我上晚自习回去见外婆最后一面,她躺在床上,无意识地睁眼又闭眼,外婆在生死边缘挣扎。后来,在外婆的葬礼上,亲人前去告别遗体,我清晰地看到了她微张的嘴,她的嶙峋瘦骨和后来她的骨骼与灰烬。我近距离观察了一次死亡,心中满是哀伤。

死亡真是一件痛苦、凄清的事啊。“不管我怎么努力忘却,仍有一团恍若薄雾状的东西残留不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雾状的东西开始以清楚而简洁的轮廓呈现出来。那轮廓我可以诉诸语言:死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挪威的森林》里的一段话。它道出了青少年对生死问题的不休的思考,而我感同身受。在亲身经历到亲人的离去后,外婆脸上痛苦的神情、时不时睁开的眼,是我很久以来的噩梦。不管是在梦里还是那晚在她床边,我都非常心疼,希望她快点走,不要再受折磨。高三的一个夜晚,我又梦见她了。她十分安详地躺在床上,笑着对我说:“孩子,可以帮我把灯关了。”从此我再也没做过噩梦。

那段时间,我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安慰。陈丹青在《荒废集》里说:“现在人太世故、懦弱,好死不如赖活,没什么信仰,活着顶要紧。”像电影、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如《卧虎藏龙》中的冷蛟龙、《挪威的森林》里永远17岁的木月、《胭脂扣》中殉情的如花等,他们的死亡也许是三毛“今天可真活了个够,死了也没关系”的状态,也许阐释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信念;而老舍笔下永远不传“断魂枪”的沙子龙、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的王国维,就如陈寅恪所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他们的执拗表达了“殆非死亡无以求一己之心安”的信仰。

其实死亡不是一件大事,死亡不过是使人回归到出生时的一个名字,虽然在那背后裹挟着许多生的印记。在我经历了两位至亲的离去后,我认为死亡诚然是痛苦的,但对于死者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死者虽然牵挂着这个世界,但世界在他死后依旧存在,这存在对死者而言仍是虚无。

对于我们中的多数而言,生命教育是缺失的,以致于经历一点挫折便自杀的现象频频发生。死亡不是逃避的方式。我们以为人生永恒,遇到眼前暂时性的挫折也认为是永久的难题,甚至对生命感到厌倦,便自行提前结束这本来就有限的时间。其实终极问题:死亡,一直等着我们。这是一道警示,它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时刻悬挂在我们头顶,而我们的生命不过是一道在警示注视下的旅程。所以我们必须先活好,再谈论死亡。

死亡让我们畏惧,会带来分离,会引发悲伤。这是事实,无需回避粉饰。只有看到了这个事实,才能认知真实的死亡,接受它,平视它,不把它看作生的对立面而是与之共存。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