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警方“破冰行动”取得新成效

时间: 2019-06-26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306

6月20日,江北警方在观音桥步行街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近期上映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破冰行动》,让毒品犯罪和禁毒民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重庆,有无数个如电视剧主角“李飞”一样的禁毒民警,为打击毒品犯罪不懈努力着。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公安禁毒部门始终坚持严打毒品违法犯罪和社会化禁毒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毒品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新成效。

雷霆缉毒

让毒贩无所遁形

夏日炎炎,“金三角”地区酷热难耐,一间破旧的木屋内,几名手持AK47步枪的雇佣军正对两名身着便装的华人男子进行搜身检查,而其中一名男子正是来自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的禁毒民警田丰。

这一幕,是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件。在境外,没有警察身份,甚至不能携带任何武器,相当于把命交给了“演技”。最终他们成功获取线索,将藏匿在金三角地区多年的大毒枭牟某顺利抓获,斩断了该贩毒集团的制、贩毒网络。

像田丰这样战斗在禁毒一线的重庆禁毒民警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机会登上讲台获得荣誉,也从未公开姓名,甚至连普通的工作照都得“打码”,但正是有了他们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让毒贩无处遁形。

禁毒民警的艰辛付出,换来的是一摞摞沉甸甸的数据: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毒品刑事案件9100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1吨,严厉打击了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重庆公安机关在禁毒工作中强化大要案件经营深挖,共计摧毁制贩毒团伙159个,破获千克以上毒品案件136起,万克以上案件20余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50起,毒品目标案件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列。

——为减小域外毒品渗透危害,全市公安机关与周边省区市建立警务交流合作机制,构建联打联判联查机制,共计打掉跨境跨区域涉毒团伙64个,全市缴获毒品50%以上在进入重庆前被挡获。

共治禁毒

帮助戒毒人员回归正轨

雷霆出击打击毒品制贩,但真要斩断毒祸,还需要全社共同参与。

2003年,一场车祸让吸毒人员陶阳(化名)原本一帆风顺的人生轨迹拐了一个弯儿,因为腿伤疼痛,他误用毒品,在不知情下,整整注射了半个月的海洛因,一步步堕入毒品深渊。

垫江县桂阳街道禁毒社工黄丽为了掌握陶阳的相关情况并开展帮扶救助服务,一次次上门被拒仍不放弃,总是抓住一切机会与他接触,哪怕隔着防盗门也要苦口婆心聊上几句。“你之前在单位受到多次表彰……”黄丽把自己了解到的陶阳往昔生活与对方分享,希望唤起他对美好生活的记忆。再和他聊父母,聊儿子,打“亲情牌”,多方面教育感化他。在做通陶阳的思想工作后,黄丽和他成了微信好友。经过禁毒社工长时间的专业服务,陶阳顺利完成社区戒毒,也交往了女朋友,生活慢慢回到正轨。

这是社区戒毒的一个典型案例。十九大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社会化禁毒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禁毒工作格局。通过在禁毒预防宣传、吸毒人员管控、涉毒物品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形成了全社会综合治理毒品问题的良好局面。

在禁毒宣传教育方面,扎实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让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覆盖至日常工作、现实生活、网络空间各个领域,形成了融合各方力量、融合学校教育、融合家庭生活、融合社会单元、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创意的融合式毒品预防教育方法。两年来,全市新发现吸毒人数呈下降趋势。

在吸毒人员管控上,把加强吸毒人员管理服务,作为降低毒品社会危害的有力抓手,做大做强专业管控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帮扶力量,全面推广实施“三色量化管理”“党员干部一帮一”“6+X菜单服务”等管理方法,扎实推进互联网+吸毒人员管理、分级分类管控、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工作,实现了责任明细化、制度健全化、工作规范化、管控信息化、帮教精准化,戒毒康复效果明显提升,全市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已达到5.7万人,现有吸毒人员已连续两年实现下降。

与此同时,改进行政管理及审批机制,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全程实现网上审批和动态监管,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审批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申办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由两级审批优化为市级直接受理审批,既实现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又实现管理工作“零投诉”,有力服务了企业发展。

记者 李 亚 采写 饶 果 摄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警方“破冰行动”取得新成效

6月20日,江北警方在观音桥步行街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近期上映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破冰行动》,让毒品犯罪和禁毒民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重庆,有无数个如电视剧主角“李飞”一样的禁毒民警,为打击毒品犯罪不懈努力着。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公安禁毒部门始终坚持严打毒品违法犯罪和社会化禁毒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毒品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新成效。

雷霆缉毒

让毒贩无所遁形

夏日炎炎,“金三角”地区酷热难耐,一间破旧的木屋内,几名手持AK47步枪的雇佣军正对两名身着便装的华人男子进行搜身检查,而其中一名男子正是来自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的禁毒民警田丰。

这一幕,是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件。在境外,没有警察身份,甚至不能携带任何武器,相当于把命交给了“演技”。最终他们成功获取线索,将藏匿在金三角地区多年的大毒枭牟某顺利抓获,斩断了该贩毒集团的制、贩毒网络。

像田丰这样战斗在禁毒一线的重庆禁毒民警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机会登上讲台获得荣誉,也从未公开姓名,甚至连普通的工作照都得“打码”,但正是有了他们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让毒贩无处遁形。

禁毒民警的艰辛付出,换来的是一摞摞沉甸甸的数据: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市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毒品刑事案件9100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1吨,严厉打击了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重庆公安机关在禁毒工作中强化大要案件经营深挖,共计摧毁制贩毒团伙159个,破获千克以上毒品案件136起,万克以上案件20余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50起,毒品目标案件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列。

——为减小域外毒品渗透危害,全市公安机关与周边省区市建立警务交流合作机制,构建联打联判联查机制,共计打掉跨境跨区域涉毒团伙64个,全市缴获毒品50%以上在进入重庆前被挡获。

共治禁毒

帮助戒毒人员回归正轨

雷霆出击打击毒品制贩,但真要斩断毒祸,还需要全社共同参与。

2003年,一场车祸让吸毒人员陶阳(化名)原本一帆风顺的人生轨迹拐了一个弯儿,因为腿伤疼痛,他误用毒品,在不知情下,整整注射了半个月的海洛因,一步步堕入毒品深渊。

垫江县桂阳街道禁毒社工黄丽为了掌握陶阳的相关情况并开展帮扶救助服务,一次次上门被拒仍不放弃,总是抓住一切机会与他接触,哪怕隔着防盗门也要苦口婆心聊上几句。“你之前在单位受到多次表彰……”黄丽把自己了解到的陶阳往昔生活与对方分享,希望唤起他对美好生活的记忆。再和他聊父母,聊儿子,打“亲情牌”,多方面教育感化他。在做通陶阳的思想工作后,黄丽和他成了微信好友。经过禁毒社工长时间的专业服务,陶阳顺利完成社区戒毒,也交往了女朋友,生活慢慢回到正轨。

这是社区戒毒的一个典型案例。十九大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社会化禁毒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禁毒工作格局。通过在禁毒预防宣传、吸毒人员管控、涉毒物品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形成了全社会综合治理毒品问题的良好局面。

在禁毒宣传教育方面,扎实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让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覆盖至日常工作、现实生活、网络空间各个领域,形成了融合各方力量、融合学校教育、融合家庭生活、融合社会单元、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创意的融合式毒品预防教育方法。两年来,全市新发现吸毒人数呈下降趋势。

在吸毒人员管控上,把加强吸毒人员管理服务,作为降低毒品社会危害的有力抓手,做大做强专业管控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帮扶力量,全面推广实施“三色量化管理”“党员干部一帮一”“6+X菜单服务”等管理方法,扎实推进互联网+吸毒人员管理、分级分类管控、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工作,实现了责任明细化、制度健全化、工作规范化、管控信息化、帮教精准化,戒毒康复效果明显提升,全市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已达到5.7万人,现有吸毒人员已连续两年实现下降。

与此同时,改进行政管理及审批机制,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全程实现网上审批和动态监管,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审批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申办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由两级审批优化为市级直接受理审批,既实现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又实现管理工作“零投诉”,有力服务了企业发展。

记者 李 亚 采写 饶 果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