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转悠”的驻村第一书记

时间: 2019-07-08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86

张育才(右一)与村干部一同入户走访

张育友(右一)走访贫困户,了解“三改”情况

“要常常到村里转悠转悠,到群众家里走动走动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清楚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需要。”这是彭水县棣棠乡牌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育友的扶贫心得。

2018年6月,彭水县公安局56岁的老民警张育友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主动请缨前往牌楼村驻村。这一年来,张育友通过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全方位提升党支部堡垒作用;走村串户了解辖区详情,协助乡政府推动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三改两硬化”工作落实;事无巨细服务辖区群众,逐步改善当地村民经济生活情况。

抓好党建助推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花架子,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示范带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扶贫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民警,张育友对如何做好基层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见解。

到牌楼村后,他就率先走访了村里的30户贫困党员,他坚信党员是一面旗帜,如果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落后了,那群众在思想上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张育友的引导下,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带头落实政策、带头发展致富,传递着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旗帜树起来了,就该建设战斗堡垒了。张育友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指导村委会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使村委工作有章可循,增强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能力。

同时,通过组织村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员严格开展组织生活,每月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亮党员身份、党员公开承诺等常态化党内组织生活,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和党建公开承诺为民办事的服务机制,全方位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如今,牌楼村党支部的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都得到了有效完善,群众纷纷向党组织靠拢,不断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也按照发展党员的工作规定发展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村里的医疗室、文化室、活动广场纷纷改造升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

走村串户整治人居环境

自担任牌楼村第一书记以来,张育友就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到村里转悠转悠。

“只有通过实地走访,才能了解村情民意……”张育友说,在驻村时他从没把自己当外人,深入村居小巷,查看“五脏五乱”情况、基础设施状况;深入院落查看环境卫生、家畜家禽饲养情况;深入村民家中查看灶台、门窗及生活情况,对全村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摸底。

他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全村的家长里短。每当有人问起牌楼村的基本情况,他总能如数家珍:“牌楼村总面积29.8平方公里,下设8个小组,耕地面积9610亩,人口950户3327人,党员69人,贫困户137户571人,低保户16户21人,五保户15户15人。”经过与驻村队员、村干部多次讨论后,他协助乡政府推动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三改两硬化”(“三改”即改房、改厕、改灶。“两硬化”即院坝硬化、人行便道硬化)工作落实。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张育友的带领下,已成功为153户农户解决共计1000余平方米的院坝硬化问题,为44户农户修建1.7公里人行便道,硬化通畅公路41公里,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为解决全村住房安全问题,他和队员反复研究政策,为村里整治不安全住房24户,改造C级危房13户,修建D级危房3户,还为村里新建了42口蓄水池,实现了饮水全覆盖。

如今,张育友每天都坚持到老党员、村民家中坐一坐,与大家拉家常谈工作谈生活,聊聊他们在外务工的子女,谈谈庄稼地里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就这样把闲谈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工作日志上,把与群众相处的点点滴滴及所感所悟铭记在心间。

掏钱包车接送老人办证

“我现在也可以办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了……”70岁的李天碧老人拿到崭新的身份证,高兴地向张育友道谢。

张育友第一次见到李天碧时,她正独自在院子里劳作,家庭条件看起来很艰难,当时就给张育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向村干部、村民打听后,张育友了解到李天碧的老伴早年过世,孩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平时她都独自生活,没什么经济来源。在和老人拉家常中,张育友得知老人由于居民身份证遗失,不知道怎么去办理新证件,所以没法享受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

于是,张育友当即决定帮助老人办理一张新的居民身份证,考虑到去场镇的路途较远,老人年纪大行动不便,张育友就自己掏钱包了一辆车接送老人去办理居民身份证,并在证件办好后亲自取来交到老人手中。

其实,这一年中,像这样服务当地村民的事情,张育友也记不清有多少件,因为在他心里始终有个宗旨“群众利益无小事”, 他也打算将这个宗旨一直践行下去,直到帮助当地村民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乡亲鼓‘钱袋子’、暖‘心窝子’、过‘好日子’。”张育友满怀信心地说:“我们驻村工作队的斗志旺着呢!”

通讯员 冉东阳 记者 杨 雪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爱转悠”的驻村第一书记

张育才(右一)与村干部一同入户走访

张育友(右一)走访贫困户,了解“三改”情况

“要常常到村里转悠转悠,到群众家里走动走动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清楚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需要。”这是彭水县棣棠乡牌楼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育友的扶贫心得。

2018年6月,彭水县公安局56岁的老民警张育友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主动请缨前往牌楼村驻村。这一年来,张育友通过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全方位提升党支部堡垒作用;走村串户了解辖区详情,协助乡政府推动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三改两硬化”工作落实;事无巨细服务辖区群众,逐步改善当地村民经济生活情况。

抓好党建助推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花架子,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示范带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扶贫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民警,张育友对如何做好基层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见解。

到牌楼村后,他就率先走访了村里的30户贫困党员,他坚信党员是一面旗帜,如果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落后了,那群众在思想上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张育友的引导下,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带头落实政策、带头发展致富,传递着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旗帜树起来了,就该建设战斗堡垒了。张育友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指导村委会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使村委工作有章可循,增强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能力。

同时,通过组织村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员严格开展组织生活,每月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亮党员身份、党员公开承诺等常态化党内组织生活,将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和党建公开承诺为民办事的服务机制,全方位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如今,牌楼村党支部的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都得到了有效完善,群众纷纷向党组织靠拢,不断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也按照发展党员的工作规定发展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村里的医疗室、文化室、活动广场纷纷改造升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

走村串户整治人居环境

自担任牌楼村第一书记以来,张育友就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到村里转悠转悠。

“只有通过实地走访,才能了解村情民意……”张育友说,在驻村时他从没把自己当外人,深入村居小巷,查看“五脏五乱”情况、基础设施状况;深入院落查看环境卫生、家畜家禽饲养情况;深入村民家中查看灶台、门窗及生活情况,对全村进行了认真、全面、细致的摸底。

他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全村的家长里短。每当有人问起牌楼村的基本情况,他总能如数家珍:“牌楼村总面积29.8平方公里,下设8个小组,耕地面积9610亩,人口950户3327人,党员69人,贫困户137户571人,低保户16户21人,五保户15户15人。”经过与驻村队员、村干部多次讨论后,他协助乡政府推动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三改两硬化”(“三改”即改房、改厕、改灶。“两硬化”即院坝硬化、人行便道硬化)工作落实。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张育友的带领下,已成功为153户农户解决共计1000余平方米的院坝硬化问题,为44户农户修建1.7公里人行便道,硬化通畅公路41公里,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为解决全村住房安全问题,他和队员反复研究政策,为村里整治不安全住房24户,改造C级危房13户,修建D级危房3户,还为村里新建了42口蓄水池,实现了饮水全覆盖。

如今,张育友每天都坚持到老党员、村民家中坐一坐,与大家拉家常谈工作谈生活,聊聊他们在外务工的子女,谈谈庄稼地里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就这样把闲谈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工作日志上,把与群众相处的点点滴滴及所感所悟铭记在心间。

掏钱包车接送老人办证

“我现在也可以办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了……”70岁的李天碧老人拿到崭新的身份证,高兴地向张育友道谢。

张育友第一次见到李天碧时,她正独自在院子里劳作,家庭条件看起来很艰难,当时就给张育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向村干部、村民打听后,张育友了解到李天碧的老伴早年过世,孩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平时她都独自生活,没什么经济来源。在和老人拉家常中,张育友得知老人由于居民身份证遗失,不知道怎么去办理新证件,所以没法享受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

于是,张育友当即决定帮助老人办理一张新的居民身份证,考虑到去场镇的路途较远,老人年纪大行动不便,张育友就自己掏钱包了一辆车接送老人去办理居民身份证,并在证件办好后亲自取来交到老人手中。

其实,这一年中,像这样服务当地村民的事情,张育友也记不清有多少件,因为在他心里始终有个宗旨“群众利益无小事”, 他也打算将这个宗旨一直践行下去,直到帮助当地村民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乡亲鼓‘钱袋子’、暖‘心窝子’、过‘好日子’。”张育友满怀信心地说:“我们驻村工作队的斗志旺着呢!”

通讯员 冉东阳 记者 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