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要求 着力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 2019-07-1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16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于7月8日至9日召开(如图),会议聚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着力提升全市法院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对会议作出批示,市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半年

法官人均结案151件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数、审执结案件数再创历史同期最高值,总体呈现收案、结案、结案率同比上升,未结案同比下降的“三升一降”良性运行态势。

1至6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6.87万件,其中新收48.25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4.40%、13.08%;法官人均收案181.33件,同比增加24.38件。审执结40.34万件,同比上升21.65%,结案率70.90%,同比上升4.23%;法官人均结案151.59件,同比增加29.72件。院庭长办理案件20.01万件,同比上升22.30%,占结案的49.65%,其中,承办案件17.79万件,以合议庭成员身份参办案件2.22万件。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1.44万件,其中民事案件网上立案占同期一审民事案件的37%,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网上立案率达84%。

四项做法

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会上,45家中、基层法院院长汇报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进行了座谈讨论。会议最终提出了四项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

把“诉源治理”作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推动便民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主动加强与非诉讼纠纷化解组织之间的联系对接,健全重大矛盾纠纷协作化解机制,加大在线调解平台应用力度,7月份起,所有诉前委派调解案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一律导入“易解”平台在线进行,实现立案转调解、调解成功转确认、调解不成转立案的无障碍运行。

把“集约高效”放在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构建系统集约的诉讼服务机制,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作为首要前提,实现审判力量与审判事务、办案任务的最佳对接;把集约司法辅助事务作为重要内容,让老百姓一站通办、减轻诉累,让法官轻装上阵、专心审判;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将更多司法辅助性事务剥离出来。

把“分调裁审”作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调解+速裁”的解纷工作机制,积极将民商事纠纷引导到相应调解室开展调解,调解不成的直接在速裁法庭就地审理;建立健全“分流、调解、速裁、快审、精审”程序转换机制,形成多数简易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快调速审、少数复杂案件在后端精细化审判的工作格局。

把“智能精准”作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抓好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和审判辅助事务平台建设,完善在线保全平台,扩大网上交费方式;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流程、贯通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融合大数据分析功能的诉讼服务平台,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网上立案、交费、阅卷等一站式诉讼服务;主动与社会资源共享平台、政务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在线解纷平台深度对接,实现司法大数据、社会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有机融合。

刘强要求

深化诉讼服务机制改革

刘强对会议作出批示,指出全市法院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审判机关职能作用,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推进“诉源治理”,深化诉讼服务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对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组织领导,支持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提升法院司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下半年全市法院工作,杨临萍要求,要抓牢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与执法办案、智慧法院、队伍建设等法院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干在实处,真正把主题教育的学习收获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要求 着力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于7月8日至9日召开(如图),会议聚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着力提升全市法院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对会议作出批示,市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半年

法官人均结案151件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数、审执结案件数再创历史同期最高值,总体呈现收案、结案、结案率同比上升,未结案同比下降的“三升一降”良性运行态势。

1至6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6.87万件,其中新收48.25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4.40%、13.08%;法官人均收案181.33件,同比增加24.38件。审执结40.34万件,同比上升21.65%,结案率70.90%,同比上升4.23%;法官人均结案151.59件,同比增加29.72件。院庭长办理案件20.01万件,同比上升22.30%,占结案的49.65%,其中,承办案件17.79万件,以合议庭成员身份参办案件2.22万件。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1.44万件,其中民事案件网上立案占同期一审民事案件的37%,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网上立案率达84%。

四项做法

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会上,45家中、基层法院院长汇报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进行了座谈讨论。会议最终提出了四项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

把“诉源治理”作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推动便民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主动加强与非诉讼纠纷化解组织之间的联系对接,健全重大矛盾纠纷协作化解机制,加大在线调解平台应用力度,7月份起,所有诉前委派调解案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一律导入“易解”平台在线进行,实现立案转调解、调解成功转确认、调解不成转立案的无障碍运行。

把“集约高效”放在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构建系统集约的诉讼服务机制,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作为首要前提,实现审判力量与审判事务、办案任务的最佳对接;把集约司法辅助事务作为重要内容,让老百姓一站通办、减轻诉累,让法官轻装上阵、专心审判;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将更多司法辅助性事务剥离出来。

把“分调裁审”作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调解+速裁”的解纷工作机制,积极将民商事纠纷引导到相应调解室开展调解,调解不成的直接在速裁法庭就地审理;建立健全“分流、调解、速裁、快审、精审”程序转换机制,形成多数简易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快调速审、少数复杂案件在后端精细化审判的工作格局。

把“智能精准”作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抓好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和审判辅助事务平台建设,完善在线保全平台,扩大网上交费方式;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流程、贯通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融合大数据分析功能的诉讼服务平台,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网上立案、交费、阅卷等一站式诉讼服务;主动与社会资源共享平台、政务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在线解纷平台深度对接,实现司法大数据、社会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有机融合。

刘强要求

深化诉讼服务机制改革

刘强对会议作出批示,指出全市法院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审判机关职能作用,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推进“诉源治理”,深化诉讼服务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加强对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组织领导,支持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提升法院司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下半年全市法院工作,杨临萍要求,要抓牢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与执法办案、智慧法院、队伍建设等法院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干在实处,真正把主题教育的学习收获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