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扉之上有荷田

时间: 2019-07-2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81

铜梁之南,土桥,有一大片荷塘。塘,或天然而成,或人工挖掘,本意是指面积不大的池子。我不吝用一个“大”字,因了荷夏日里铺天盖地的辽阔,冬日里不动声色的积蓄。

印象中,2011年儿子小学毕业起,我年年都会去好几次。很熟悉了,熟悉得哪儿有个弯拐,哪家乡亲门前有棵核桃树都清清楚楚。世间依然拥挤,想所有的焦躁不安与车水马龙里的生活握手言欢,我们与荷,自是不该失之交臂。

这些开在城市边缘的荷,开在乡村怀抱的荷,摇曳在乡亲窗前屋后的荷,令无数人心心念念。小荷一露角,蜻蜓就与它耳语——荷塘有梦,原乡有梦。

荷从《诗经》中崭露头角后,一路袅袅婷婷踏着凌波微步,间或羞羞答答“闻歌始觉”。当然,遇上三闾大夫,那是大放异彩了。“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胸中有别才,眉下有别眼。把荷披在身上,与荷无限贴近,然后将荷高高举过世俗的目光。

看,荷和原乡的“望荷桥”深谙此道——荷是要仰望的。池塘河湖,我们观荷少不得远望赞叹,美而睿智的那朵似乎总在荷塘的水中央,与人保持着距离。近处的这一朵触手可及,平视,俯视,鼓足勇气与荷同框,却怎么都捉不住荷溢出的美……其实荷,一直静静盘踞在我们的景仰之上。

我总是喜欢带着儿子去看荷。有时是雨后清晨,趁着露珠儿还在,屏住呼吸,蹑手蹑脚拍几张图片,生怕脚步声吓得露珠儿滑落;有时是晚饭后,夕阳下手机拍照已经不忍直视,但乡亲的龙门阵摆起是很吸引人的,偶尔的方言听不懂也不要紧……遇见新鲜的玉米豇豆西瓜正好买回家。厚着脸皮想要一张荷叶试试煮粥,热心的乡亲就跑去自家门前的水缸里摘给我……

每一朵花的开放都是不一样的。荷在文字里更是姿态万千,仿佛一抬脚踏进某个朝代,一转身拾起一片文明,承载着诸多供后来者探究的蛛丝马迹。周敦颐的《爱莲说》,让荷登上一个高处,荷从此“出淤泥而不染”,七种品质一路大写,成了无数人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所以送儿子去清华园上学,特意跑去看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北京八月的太阳也晒人,水波潋滟,风动花香,那一刻我心却很静。说起来看过不同地方的荷塘,还看过游太空的种子回到地球开的荷花,脑子里轮廓最清晰的,还是荷和原乡不忧不惧的荷花——与我同一片天空,呼吸同一种空气,被星光照拂,被蛙声拉长,被蝉鸣提到柳枝上。

荷花应该是载着诗意的生活吧?现在的人们其实比李白杜甫王维任性多了,手机的智能辅助寻常日子的小确幸“有图有真相”。蜻蜓绕着荷花飞舞时,我们的目光在水上;阳光穿透花朵时,我们的目光在荷叶的阴翳下;风一吹,荷香浸入左心房,右心房,谁会觉得唐突呢?

生活在荷和原乡的乡亲,也许不会去过问荷行走于唐诗宋词里,不会去过问荷开在明清水墨画卷上,不会去过问荷在朱自清或者余光中笔下的散文模样……他们背着装满背篓的藤草回家喂兔,看我拍花就善意的笑着说哎呀有啥子好稀奇的嘛,今年的荷花还没得去年开得好呢。然后有一搭没一搭跟我说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下雨天出门也不会踩一脚泥了。房前屋后饲养的家畜归栏了,花台里的花儿高过竹篱了,自家卫生搞好了凭积分还可以到村上兑换奖品哦。坡上的菜一茬一茬拔节了,经年的淤泥让荷塘的藕开出花了,荷塘的藕丰收了……

鸟飞,鱼游,腐草为萤。微风送花草清香,柔软而坚定。诗人说有人在文字中辨识尘土,有人在尘土中看到锦绣文章。如此动人的心愿,荷塘怎不微微荡漾?

荷的头上是云朵,荷的脚下是生活。我总喜欢跟儿子提到“荷花定律”——假如一片荷塘的荷花三十天可以开完,那第二十九天也才开一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从铜梁的荷塘到清华的荷塘,只是一小步。人生需要温暖的向往,忍耐的力量。乡土仁慈,我们该如何相报?

但愿静对荷时,我们都能将杂念揉碎,揉进荷塘,揉进莲子,为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藕断丝连做个美丽注解。

荷塘的梦无限循环,荷塘边的时光可以一过再过,借一首《那日与凤鸣在土桥》,年年与荷相认——

一行白鸟行走于烟波

一湖意象滚动,洁净、典雅

出污泥而不染。并不刻意

我们就一起做了一回荷花派诗人

时光停在最美的焦距上

我拍荷叶,凤鸣拍我,水塘清清

拍下凤鸣的倩影。荷花节还早

大面积花苞来不及打开

我们已一步跨入果实的房间

土桥直说不急不急

那叫莲蓬,七月再来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心扉之上有荷田

铜梁之南,土桥,有一大片荷塘。塘,或天然而成,或人工挖掘,本意是指面积不大的池子。我不吝用一个“大”字,因了荷夏日里铺天盖地的辽阔,冬日里不动声色的积蓄。

印象中,2011年儿子小学毕业起,我年年都会去好几次。很熟悉了,熟悉得哪儿有个弯拐,哪家乡亲门前有棵核桃树都清清楚楚。世间依然拥挤,想所有的焦躁不安与车水马龙里的生活握手言欢,我们与荷,自是不该失之交臂。

这些开在城市边缘的荷,开在乡村怀抱的荷,摇曳在乡亲窗前屋后的荷,令无数人心心念念。小荷一露角,蜻蜓就与它耳语——荷塘有梦,原乡有梦。

荷从《诗经》中崭露头角后,一路袅袅婷婷踏着凌波微步,间或羞羞答答“闻歌始觉”。当然,遇上三闾大夫,那是大放异彩了。“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胸中有别才,眉下有别眼。把荷披在身上,与荷无限贴近,然后将荷高高举过世俗的目光。

看,荷和原乡的“望荷桥”深谙此道——荷是要仰望的。池塘河湖,我们观荷少不得远望赞叹,美而睿智的那朵似乎总在荷塘的水中央,与人保持着距离。近处的这一朵触手可及,平视,俯视,鼓足勇气与荷同框,却怎么都捉不住荷溢出的美……其实荷,一直静静盘踞在我们的景仰之上。

我总是喜欢带着儿子去看荷。有时是雨后清晨,趁着露珠儿还在,屏住呼吸,蹑手蹑脚拍几张图片,生怕脚步声吓得露珠儿滑落;有时是晚饭后,夕阳下手机拍照已经不忍直视,但乡亲的龙门阵摆起是很吸引人的,偶尔的方言听不懂也不要紧……遇见新鲜的玉米豇豆西瓜正好买回家。厚着脸皮想要一张荷叶试试煮粥,热心的乡亲就跑去自家门前的水缸里摘给我……

每一朵花的开放都是不一样的。荷在文字里更是姿态万千,仿佛一抬脚踏进某个朝代,一转身拾起一片文明,承载着诸多供后来者探究的蛛丝马迹。周敦颐的《爱莲说》,让荷登上一个高处,荷从此“出淤泥而不染”,七种品质一路大写,成了无数人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所以送儿子去清华园上学,特意跑去看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北京八月的太阳也晒人,水波潋滟,风动花香,那一刻我心却很静。说起来看过不同地方的荷塘,还看过游太空的种子回到地球开的荷花,脑子里轮廓最清晰的,还是荷和原乡不忧不惧的荷花——与我同一片天空,呼吸同一种空气,被星光照拂,被蛙声拉长,被蝉鸣提到柳枝上。

荷花应该是载着诗意的生活吧?现在的人们其实比李白杜甫王维任性多了,手机的智能辅助寻常日子的小确幸“有图有真相”。蜻蜓绕着荷花飞舞时,我们的目光在水上;阳光穿透花朵时,我们的目光在荷叶的阴翳下;风一吹,荷香浸入左心房,右心房,谁会觉得唐突呢?

生活在荷和原乡的乡亲,也许不会去过问荷行走于唐诗宋词里,不会去过问荷开在明清水墨画卷上,不会去过问荷在朱自清或者余光中笔下的散文模样……他们背着装满背篓的藤草回家喂兔,看我拍花就善意的笑着说哎呀有啥子好稀奇的嘛,今年的荷花还没得去年开得好呢。然后有一搭没一搭跟我说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下雨天出门也不会踩一脚泥了。房前屋后饲养的家畜归栏了,花台里的花儿高过竹篱了,自家卫生搞好了凭积分还可以到村上兑换奖品哦。坡上的菜一茬一茬拔节了,经年的淤泥让荷塘的藕开出花了,荷塘的藕丰收了……

鸟飞,鱼游,腐草为萤。微风送花草清香,柔软而坚定。诗人说有人在文字中辨识尘土,有人在尘土中看到锦绣文章。如此动人的心愿,荷塘怎不微微荡漾?

荷的头上是云朵,荷的脚下是生活。我总喜欢跟儿子提到“荷花定律”——假如一片荷塘的荷花三十天可以开完,那第二十九天也才开一半。行百里者半九十,从铜梁的荷塘到清华的荷塘,只是一小步。人生需要温暖的向往,忍耐的力量。乡土仁慈,我们该如何相报?

但愿静对荷时,我们都能将杂念揉碎,揉进荷塘,揉进莲子,为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藕断丝连做个美丽注解。

荷塘的梦无限循环,荷塘边的时光可以一过再过,借一首《那日与凤鸣在土桥》,年年与荷相认——

一行白鸟行走于烟波

一湖意象滚动,洁净、典雅

出污泥而不染。并不刻意

我们就一起做了一回荷花派诗人

时光停在最美的焦距上

我拍荷叶,凤鸣拍我,水塘清清

拍下凤鸣的倩影。荷花节还早

大面积花苞来不及打开

我们已一步跨入果实的房间

土桥直说不急不急

那叫莲蓬,七月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