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失足陷囹圄 今脱贫成“新人”

时间: 2019-08-0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07

周继勇和妻子在花木田中劳动

曾因沾上毒品,失足走上犯罪道路,在漫长的服刑期间,他绝望过、痛苦过、彷徨过,但他最终静下心来,重新思考人生,他痛定思痛,决定痛改前非。由此,他开始积极配合改造、学习各种知识、有了决心就有了重生的希望。

当他走出监狱大门,也因为学历低、坐过牢等原因遭遇挫折,他也一度自暴自弃。不过在镇党委政府领导、帮扶干部的尽心帮助下,他和家人通过努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日前,在巴南区圣灯山镇的一片花田里,正在给杜鹃花圃盖遮阳膜的周继勇和妻子笑开了花:“种花木每亩每年可收入上万元,一年下来,收入好几万元。去年,政府又帮我修了新房子,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从人人厌恶的‘瘾君子’到穷凶极恶的抢劫犯,从好逸恶劳的‘耍娃’到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没有抛弃我;感谢帮扶干部没有嫌弃我;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也将竭尽所能帮助身边的人,不管是哪一家,需要我技术指导、除草、起苗,我绝不推诿。”

服刑戒毒成功又获减刑

“2000年7月20日,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在圣灯山镇石林村的家里,周继勇说,因筹措毒资抢劫,被判有期徒刑。

初入看守所的那段时间,对染上毒瘾的周继勇来说,是他最为煎熬的时光。“毒瘾发作时,我难受得浑身发抖,真不如一头撞死算了。是管教干部帮助我强制戒毒成功。”说起往事,周继勇满是悔意;“当时真是不懂事,一失足成千古恨。”。

两年后,戒毒成功的周继勇被送至新疆的监狱服刑。但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他下定决心: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早日回家给父母养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监狱积极改造的周继勇获得了4年减刑。

出狱回乡创业屡失败

2009年4月刑满出狱,周继勇走出监狱大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先回到巴南鱼洞,打算先找个工作养

家糊口,但9年的监狱生活让他与别人的交流变得困难,加上入狱经历,求职之路屡屡碰壁。

求职无果后,周继勇回到老家圣灯山镇石林村种地。圣灯山镇是我市有名的花木之乡,刚回村的周继勇就从以前朋友处得知种植红继木很赚钱,于是也开始种植红继木。由于缺技术,三个月不到,他种植的第一批红继木全部死亡,3000多元本钱血本无归。

后来,周继勇又在朋友帮助下开了间茶馆,不久也因经营不善倒闭。

打工无着、两次创业失败,周继勇深受打击。“我觉得还不如在家呆着,至少不糟蹋本钱。”而这一呆就是5年。

自强发展产业促脱贫

周继勇的情况,镇村干部一直看在眼里。

2018年,周继勇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党委政府安排了石欣池作为周继勇的帮扶干部。通过日常的入户走访、慰问,石欣池与周继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一次闲聊中,周继勇告诉石欣池,这个贫困户当得并不“光荣”:“我有手有脚,四体健全,年纪轻轻当贫困户,窝囊。”他想着要靠双手摘掉这顶贫困户的“帽子”。石欣池被他自立自强的精神所感动,考虑到圣灯山独具的自然资源条件,鼓励他继续种植花木。不过,对于创业周继勇也担心:“没有种苗、资金和种植技术,咋个办?”

镇党委政府领导得知周继勇的想法后,立即组织人员到他家调研,听取他的想法。”根据周继勇的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给与周继勇两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种植花木。有了资金支持,周继勇又重拾了创业的信心。镇、村干部也积极联系花木种植大户为周继勇提供技术指导,并为他联系销路。同时,镇领导通过调研发现周继勇的房屋年久失修,又立马为周继勇家落实了危房改造资金3.5万元。2018年底,镇村帮扶干部协助周继勇完成了危房改造。

多方帮扶下,周继勇和妻子目前已种植了8亩花木,主要品种有红继木、红叶石楠、金叶李贞、金丝李贞、杜鹃等园林绿化苗木。

周继勇说,自己成功迈出脱贫的第一步,但并不满足。目前,在村干部唐琴的鼓励和带动下,又寻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发展养蜂产业。“我们贫困户要靠自己干,要肯学肯钻,当‘新’农民,才能脱贫致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

对于周继勇的巨大转变,圣灯山镇镇长朱红梅则表示:“只有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才能激发贫困户脱贫意愿;只有帮扶措施到位,因户施策、一户一策,才能更好地带动大家脱贫致富。”

通讯员 李华 谢云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曾失足陷囹圄 今脱贫成“新人”

周继勇和妻子在花木田中劳动

曾因沾上毒品,失足走上犯罪道路,在漫长的服刑期间,他绝望过、痛苦过、彷徨过,但他最终静下心来,重新思考人生,他痛定思痛,决定痛改前非。由此,他开始积极配合改造、学习各种知识、有了决心就有了重生的希望。

当他走出监狱大门,也因为学历低、坐过牢等原因遭遇挫折,他也一度自暴自弃。不过在镇党委政府领导、帮扶干部的尽心帮助下,他和家人通过努力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日前,在巴南区圣灯山镇的一片花田里,正在给杜鹃花圃盖遮阳膜的周继勇和妻子笑开了花:“种花木每亩每年可收入上万元,一年下来,收入好几万元。去年,政府又帮我修了新房子,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从人人厌恶的‘瘾君子’到穷凶极恶的抢劫犯,从好逸恶劳的‘耍娃’到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没有抛弃我;感谢帮扶干部没有嫌弃我;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也将竭尽所能帮助身边的人,不管是哪一家,需要我技术指导、除草、起苗,我绝不推诿。”

服刑戒毒成功又获减刑

“2000年7月20日,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在圣灯山镇石林村的家里,周继勇说,因筹措毒资抢劫,被判有期徒刑。

初入看守所的那段时间,对染上毒瘾的周继勇来说,是他最为煎熬的时光。“毒瘾发作时,我难受得浑身发抖,真不如一头撞死算了。是管教干部帮助我强制戒毒成功。”说起往事,周继勇满是悔意;“当时真是不懂事,一失足成千古恨。”。

两年后,戒毒成功的周继勇被送至新疆的监狱服刑。但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他下定决心: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早日回家给父母养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监狱积极改造的周继勇获得了4年减刑。

出狱回乡创业屡失败

2009年4月刑满出狱,周继勇走出监狱大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先回到巴南鱼洞,打算先找个工作养

家糊口,但9年的监狱生活让他与别人的交流变得困难,加上入狱经历,求职之路屡屡碰壁。

求职无果后,周继勇回到老家圣灯山镇石林村种地。圣灯山镇是我市有名的花木之乡,刚回村的周继勇就从以前朋友处得知种植红继木很赚钱,于是也开始种植红继木。由于缺技术,三个月不到,他种植的第一批红继木全部死亡,3000多元本钱血本无归。

后来,周继勇又在朋友帮助下开了间茶馆,不久也因经营不善倒闭。

打工无着、两次创业失败,周继勇深受打击。“我觉得还不如在家呆着,至少不糟蹋本钱。”而这一呆就是5年。

自强发展产业促脱贫

周继勇的情况,镇村干部一直看在眼里。

2018年,周继勇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党委政府安排了石欣池作为周继勇的帮扶干部。通过日常的入户走访、慰问,石欣池与周继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一次闲聊中,周继勇告诉石欣池,这个贫困户当得并不“光荣”:“我有手有脚,四体健全,年纪轻轻当贫困户,窝囊。”他想着要靠双手摘掉这顶贫困户的“帽子”。石欣池被他自立自强的精神所感动,考虑到圣灯山独具的自然资源条件,鼓励他继续种植花木。不过,对于创业周继勇也担心:“没有种苗、资金和种植技术,咋个办?”

镇党委政府领导得知周继勇的想法后,立即组织人员到他家调研,听取他的想法。”根据周继勇的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给与周继勇两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种植花木。有了资金支持,周继勇又重拾了创业的信心。镇、村干部也积极联系花木种植大户为周继勇提供技术指导,并为他联系销路。同时,镇领导通过调研发现周继勇的房屋年久失修,又立马为周继勇家落实了危房改造资金3.5万元。2018年底,镇村帮扶干部协助周继勇完成了危房改造。

多方帮扶下,周继勇和妻子目前已种植了8亩花木,主要品种有红继木、红叶石楠、金叶李贞、金丝李贞、杜鹃等园林绿化苗木。

周继勇说,自己成功迈出脱贫的第一步,但并不满足。目前,在村干部唐琴的鼓励和带动下,又寻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发展养蜂产业。“我们贫困户要靠自己干,要肯学肯钻,当‘新’农民,才能脱贫致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

对于周继勇的巨大转变,圣灯山镇镇长朱红梅则表示:“只有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才能激发贫困户脱贫意愿;只有帮扶措施到位,因户施策、一户一策,才能更好地带动大家脱贫致富。”

通讯员 李华 谢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