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我们先上 ——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村社干部

时间: 2020-03-05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18

摘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群人义无反顾、逆向而行,他们就是村社干部……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日日夜夜忙碌的身影、抒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令人难忘。

  沙龙路宏远市场,社区干部用喇叭宣传防疫政策

  高峰镇洪安村进村道路入口防控检查点,党员干部严守岗位防控疫情。

  玉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为需要外出的人员出具相关证明。

  龙驹镇灯台村,工作人员帮村民代购生活物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个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

一个特殊时刻的平凡人,一群平凡人的伟大时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群人义无反顾、逆向而行,他们就是村社干部……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日日夜夜忙碌的身影、抒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令人难忘。

疫情来袭,他们是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坚守哪里。

在各个抗疫战场,他们有的消毒杀菌;有的封堵值班;有的登记排查;有的在街头巷尾、公共场所、村间乡道巡逻,日夜坚守、风餐露宿,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平凡身躯,筑起一道坚实的疫情防控“墙”。

一个个村社干部,在非常时期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汇集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向他们致敬!

冲锋,他们诠释一份责任

“老辈子,赶快把口罩戴起,非常时期开不得玩笑。”3月1日早晨,柱山乡柱山社区综治专干郑文云又到街面上开始巡逻了。

从第一时间投身战场算起,这已经是他抗疫的第43天。

然而,就在他投身抗疫战场的第二天,母亲去世了。在忠孝之间,这位平凡的村干部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带头取消丧宴,简单料理母亲的后事后,又转身投入战“疫”。他说,等到疫情散去,再到母亲的坟前磕头致歉。

义无反顾的冲锋和艰难的忠孝抉择,却是如此伟大的感动。

“疫情紧急,党员必须带头冲锋,那是一份责任。”

熊家镇庄子村村主任宋明代十年前不幸患上鼻癌,长期放化疗的副作用让他的身体时时感到倦怠和不适。即便如此,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便冲锋上了战场,每天走村入户宣传、卡点值守劝导。

“你们放心,我身体恢复得不错,现在主要是对抗治疗后留下的后遗症,等疫情退去我再回家‘抗癌’。”宋明代沙哑着声音说出自己的抗疫誓言。

选择挺胸上前,冲在战“疫”一线。奋战在万州山乡抗疫战场的村社干部,又何止郑文云和宋明代。

疫情发生后,被群众称为“拼命三郎”的分水镇枣园村党支部书记曾勇,第一时间到岗,开展走访排查、防控宣传、交通管控、巡查值守、防疫消杀、落实“四包一”……

“我是党支部书记,这个时候我不带头上,谁上?”梨树乡龙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兵声音沙哑却坚定,如今已在防控一线连续工作多日。

“我先上!”

不需要命令,不需要鼓动,不需要督促,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的村社干部,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最艰难的任务扛起来,在最危险的前线站出来,到最繁重的岗位守起来,只为早日战胜疫情。

2月27日早上,晨光微露。

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得詠翻身起床,拿过床头的血压计,熟练地测量血压。连续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工作,他的血压开始出现异常,身体时常感到不舒服。

穿衣洗漱,刨两口饭,熊得詠匆匆出门。虽然头一天晚上又是凌晨才睡下,但他早已形成自己的生物钟。

疫情发生以来,他率先带头冲锋在防控一线。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即便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小时。

“我们多跑一点,多做一点,居民感染的风险就少一点。”隔着眼镜,他眼中的血丝清晰可见,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子坚定。

防控疫情、我们先上。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无声的行动。

“今天辛苦啦,加油!”

“忙完赶紧吃饭,别饿着。”

“我刚往家里打过电话,儿子在家很乖,父母也很好,别担心。”……

这是谭显红和丈夫刘建军的微信聊天记录。他们一个是周家坝街道天生城社区干部,一个是天子路社区干部。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这对社区干部“夫妻档”就扎在社区。上街宣传、入户排查、值守卡点,清早出门,深夜回家……两人总是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的每一个战场。每天难得的几小时相处时间,也都是在讨论疫情防控。

“有大家,才有小家。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社区,但有同样的岗位和责任,我们一定会把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守好。”谭显红坚定地说。

朴实的话语,坚定的行动。

“让我先来。”每每遇到困难,他们总是这样说。于是,大雪寒风中、夜色阑珊时,总能看见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村组道路上。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人民的心中,一个个村社干部就是英雄的代言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他们的选择。

坚守,他们彰显一份担当

会议桌上铺床棉絮,叠两张棉被;椅子搭毛巾、放脸盆、牙刷和牙膏……这就是百安坝街道百安社区干部肖黎和康文洁临时的“家”。

“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时间能节约就节约,能争取就争取。”肖黎说,她和康文洁从1月27日开始就搬到会议室住,一来可以保证24小时在岗位在现场在状态,做到随叫、随到,同时又不影响家人休息,一举两得。

放弃休息时间,以社区为家,无畏坚守;放弃与亲人的短暂团聚,以办公室为伴,与时间赛跑。

在基层社区,一个个社区干部用刚强的意志为矛,用自己的身体为盾,与疫情展开厮杀。

“抗疫第18天,胡小妹一边做表一边接电话,同一个问题解释几百遍;唐大姐对接所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平姐打药、安排报表;张小妹和阳阳毫无怨言奔波于各个楼栋宣传;刘三姐跟随医生测体温累瘫在座椅上,我更不争气居然晕在办公室需葡萄糖口服液缓命……”这是牌楼街道观音岩社区主任周相花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段文字。

那天,她因连日的工作晕倒在岗位上。同事将她紧急送医,急诊医生建议她休息,但她哪里肯。

“我八点必须到岗安排工作……”让医生开了点药,周相花就不顾医生“一定要去睡眠障碍科就诊”的提醒,返回岗位。

虚弱的身子,坚强的斗志!

又是一个深夜,一道明亮的灯光划过长岭镇板桥村宁静的夜空。“去哪里?干什么?从哪里来?”嘶哑的声音问。“我回城区家里,从白羊镇来。”车上传出洪亮的回答。

32岁的蒲小兰是长岭镇板桥村的综治专干,在这里值守路口已经40多天了。为了阻止外来无关车辆和行人进村,保障全村人的健康,原本柔弱的她化身守门猛将,每天坚持把守在路口至少16个小时,守护着全村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而她深夜里蹲守卡口时被同事抓拍的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后,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最美的蜷缩”成为战斗在一线的村社干部最真实的写照。

深夜里,那最美的坚守身影,是全村人的希望,也是一个基层村干部的一份担当。

入夜的山乡寒气刺骨,汽车沿着漆黑的道路驶向群山深处,一点昏黄的灯光逐渐变大变亮。这是长坪乡的24小时检查关口,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

“最难熬的是凌晨。”负责现场值守的村干部说,凌晨的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衣服被露水打湿,全身都冻得麻木了。实在冷得扛不住的时候,大家就在原地跑一跑、跳一跳。

尽管条件简陋,值守艰苦。可没有一人后退,没有一人抱怨。那深夜里,灯光下坚守的最美身影,成为抗疫战场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默默坚守,平凡而又伟大。

2月21日早上,海拔千米之上的万州普子乡土庙村,与利川市谋道镇接壤,边界线十余千米,枫谋路、七香路是两地上万村民的主要出行通道。

为了守住卡口,党支部书记陈光祥和其他村干部将家搬到了这里,一件军大衣,一盆炭火,是他们寒夜里坚守的御寒物品。

……

无数个人的坚守,无数个人的担当,夯实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基石。

奉献,他们付出一份力量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万众一心打赢阻击战。

“1月31日,一大早下村宣传,路过家门用话筒喊了女儿的名字,女儿站在阳台上远远望着我,她喊的什么说的什么我听不见。女儿打来电话:‘妈妈,你天天在外面,会不会感染肺炎?你什么时候回来?爸爸呢?我作业预习了,谁给我检查?第一课我会背了,我背给你听嘛。’‘乖,妈妈在赶走肺炎,你在家好好预习背书,妈妈监督不了你,一切靠你自觉。我和爸爸都很好,只是暂时不能回家,乖,妈妈挂电话了。’此时,眼泪真的忍不住掉了出来……”

这一段让人泪目的文字,是白羊镇长石村村主任杨继芳写在手机备忘录里的抗疫日记。

真实的记录,朴实的语言,却是沉甸甸的奉献。

2020年的这个春节,对于万州区武陵镇下中村支书陈树林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

除夕那天,正在老家探亲的他接到组织召回的紧急通知,面对亲人和疫情防控工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回到岗位的那天起,陈树林常常就着榨菜、火腿肠吃方便面,家里春节准备的年货,他根本就没时间回家去吃。

除了吃不上一顿好饭,还没有睡过一次好觉。陈树林说,选择坚持值守在一线,因为只有在一线,才会安心一点。

无数个人的奉献,奏响了打赢战“疫”的雄浑壮歌。

“小何,下来一下,你要的东西我们买回来了。”中午时分,一辆载着蔬菜、尿不湿等物资的小车,在龙驹镇宏福村的一条村道上停了下来。

“送货员”是龙驹镇宏福村村主任祝小兵,当天,他专程到镇上帮因为疫情不能出门的村民代购物资,并逐一送上门。

“后备厢成了小超市。”在龙驹镇的村居,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要坚持到疫情结束,直到不需要为止。”此时此刻,在群众急需之处、细微之处,一个又一个“祝小兵”,改变了平日里的身份,挺身而出。虽然没有三头六臂,但他(她)极尽所能。

2月18日上午,甘宁镇冠丰村党支部书记李达山将1000袋共计1万斤冠丰大米,送到了万州区中医院。“这些大米,都是我们村里的专业合作社自己种的。现在疫情当前,医护人员非常辛苦,我们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一起抗击疫情。”

万斤大米,颗颗粒粒见真情。这也是为抗疫作出的另一种无私奉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百安坝街道学府社区的居民都知道这段时间社区有个“心理疏导员”,每天走街串巷向市民宣传防疫知识和最新的疫情防控进展,打消居民心中的恐慌和顾虑。

“心理疏导员”名叫熊德军,他的真实身份,是学府社区的一名社区干部。

疫情发生后,他在工作中得知一些居民情绪很不稳定,就利用每天难得的休息时间在网上查阅心理疏导的方法,然后与情绪不稳定的居民交流,开导他们。

“我是一名社区干部,在全力抗疫的同时给予居民更多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筑牢抗疫心理防线,也是我的职责所在。”熊德军说。

疫情当前,平凡如你我,能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在村社干部们站出来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2月3日晚,在村级道路上搭建的简易交通劝导站里,双河口街道龙宝村村主任胡明迎来第56个生日。胶带当做生日帽,打火机充当生日蜡烛,几名村干部清唱的生日歌,给她带来最深的感动……

龙宝村人口2000余人。这个春节返乡过年的人不在少数。疫情发生后,胡明主动取消假期,从大年初一就和村里其他干部一起,开始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又是地毯式摸底排查,又是拿着小喇叭走村串巷宣传、挨家挨户上门发放资料,还要在路口关卡值守……她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累得腰酸背痛。

“过不过生日无所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疫情防控住,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使命!”胡明说,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就是她的生日愿望。

无数个人的奉献,无数个人的付出,凝聚了打赢战“疫”的澎湃力量。

又是一个夜幕降临,万州的大街小巷,城乡院落又是灯光点点。携手向前,我们一定必胜!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李进发 周志华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战“疫”,我们先上 ——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村社干部

摘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群人义无反顾、逆向而行,他们就是村社干部……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日日夜夜忙碌的身影、抒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令人难忘。

  沙龙路宏远市场,社区干部用喇叭宣传防疫政策

  高峰镇洪安村进村道路入口防控检查点,党员干部严守岗位防控疫情。

  玉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为需要外出的人员出具相关证明。

  龙驹镇灯台村,工作人员帮村民代购生活物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个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

一个特殊时刻的平凡人,一群平凡人的伟大时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群人义无反顾、逆向而行,他们就是村社干部……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日日夜夜忙碌的身影、抒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令人难忘。

疫情来袭,他们是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坚守哪里。

在各个抗疫战场,他们有的消毒杀菌;有的封堵值班;有的登记排查;有的在街头巷尾、公共场所、村间乡道巡逻,日夜坚守、风餐露宿,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平凡身躯,筑起一道坚实的疫情防控“墙”。

一个个村社干部,在非常时期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汇集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向他们致敬!

冲锋,他们诠释一份责任

“老辈子,赶快把口罩戴起,非常时期开不得玩笑。”3月1日早晨,柱山乡柱山社区综治专干郑文云又到街面上开始巡逻了。

从第一时间投身战场算起,这已经是他抗疫的第43天。

然而,就在他投身抗疫战场的第二天,母亲去世了。在忠孝之间,这位平凡的村干部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带头取消丧宴,简单料理母亲的后事后,又转身投入战“疫”。他说,等到疫情散去,再到母亲的坟前磕头致歉。

义无反顾的冲锋和艰难的忠孝抉择,却是如此伟大的感动。

“疫情紧急,党员必须带头冲锋,那是一份责任。”

熊家镇庄子村村主任宋明代十年前不幸患上鼻癌,长期放化疗的副作用让他的身体时时感到倦怠和不适。即便如此,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便冲锋上了战场,每天走村入户宣传、卡点值守劝导。

“你们放心,我身体恢复得不错,现在主要是对抗治疗后留下的后遗症,等疫情退去我再回家‘抗癌’。”宋明代沙哑着声音说出自己的抗疫誓言。

选择挺胸上前,冲在战“疫”一线。奋战在万州山乡抗疫战场的村社干部,又何止郑文云和宋明代。

疫情发生后,被群众称为“拼命三郎”的分水镇枣园村党支部书记曾勇,第一时间到岗,开展走访排查、防控宣传、交通管控、巡查值守、防疫消杀、落实“四包一”……

“我是党支部书记,这个时候我不带头上,谁上?”梨树乡龙头村党支部书记方国兵声音沙哑却坚定,如今已在防控一线连续工作多日。

“我先上!”

不需要命令,不需要鼓动,不需要督促,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的村社干部,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把最艰难的任务扛起来,在最危险的前线站出来,到最繁重的岗位守起来,只为早日战胜疫情。

2月27日早上,晨光微露。

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得詠翻身起床,拿过床头的血压计,熟练地测量血压。连续一个多月的高强度工作,他的血压开始出现异常,身体时常感到不舒服。

穿衣洗漱,刨两口饭,熊得詠匆匆出门。虽然头一天晚上又是凌晨才睡下,但他早已形成自己的生物钟。

疫情发生以来,他率先带头冲锋在防控一线。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即便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几小时。

“我们多跑一点,多做一点,居民感染的风险就少一点。”隔着眼镜,他眼中的血丝清晰可见,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子坚定。

防控疫情、我们先上。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无声的行动。

“今天辛苦啦,加油!”

“忙完赶紧吃饭,别饿着。”

“我刚往家里打过电话,儿子在家很乖,父母也很好,别担心。”……

这是谭显红和丈夫刘建军的微信聊天记录。他们一个是周家坝街道天生城社区干部,一个是天子路社区干部。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这对社区干部“夫妻档”就扎在社区。上街宣传、入户排查、值守卡点,清早出门,深夜回家……两人总是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的每一个战场。每天难得的几小时相处时间,也都是在讨论疫情防控。

“有大家,才有小家。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社区,但有同样的岗位和责任,我们一定会把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守好。”谭显红坚定地说。

朴实的话语,坚定的行动。

“让我先来。”每每遇到困难,他们总是这样说。于是,大雪寒风中、夜色阑珊时,总能看见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村组道路上。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人民的心中,一个个村社干部就是英雄的代言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他们的选择。

坚守,他们彰显一份担当

会议桌上铺床棉絮,叠两张棉被;椅子搭毛巾、放脸盆、牙刷和牙膏……这就是百安坝街道百安社区干部肖黎和康文洁临时的“家”。

“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时间能节约就节约,能争取就争取。”肖黎说,她和康文洁从1月27日开始就搬到会议室住,一来可以保证24小时在岗位在现场在状态,做到随叫、随到,同时又不影响家人休息,一举两得。

放弃休息时间,以社区为家,无畏坚守;放弃与亲人的短暂团聚,以办公室为伴,与时间赛跑。

在基层社区,一个个社区干部用刚强的意志为矛,用自己的身体为盾,与疫情展开厮杀。

“抗疫第18天,胡小妹一边做表一边接电话,同一个问题解释几百遍;唐大姐对接所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平姐打药、安排报表;张小妹和阳阳毫无怨言奔波于各个楼栋宣传;刘三姐跟随医生测体温累瘫在座椅上,我更不争气居然晕在办公室需葡萄糖口服液缓命……”这是牌楼街道观音岩社区主任周相花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段文字。

那天,她因连日的工作晕倒在岗位上。同事将她紧急送医,急诊医生建议她休息,但她哪里肯。

“我八点必须到岗安排工作……”让医生开了点药,周相花就不顾医生“一定要去睡眠障碍科就诊”的提醒,返回岗位。

虚弱的身子,坚强的斗志!

又是一个深夜,一道明亮的灯光划过长岭镇板桥村宁静的夜空。“去哪里?干什么?从哪里来?”嘶哑的声音问。“我回城区家里,从白羊镇来。”车上传出洪亮的回答。

32岁的蒲小兰是长岭镇板桥村的综治专干,在这里值守路口已经40多天了。为了阻止外来无关车辆和行人进村,保障全村人的健康,原本柔弱的她化身守门猛将,每天坚持把守在路口至少16个小时,守护着全村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而她深夜里蹲守卡口时被同事抓拍的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后,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最美的蜷缩”成为战斗在一线的村社干部最真实的写照。

深夜里,那最美的坚守身影,是全村人的希望,也是一个基层村干部的一份担当。

入夜的山乡寒气刺骨,汽车沿着漆黑的道路驶向群山深处,一点昏黄的灯光逐渐变大变亮。这是长坪乡的24小时检查关口,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

“最难熬的是凌晨。”负责现场值守的村干部说,凌晨的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衣服被露水打湿,全身都冻得麻木了。实在冷得扛不住的时候,大家就在原地跑一跑、跳一跳。

尽管条件简陋,值守艰苦。可没有一人后退,没有一人抱怨。那深夜里,灯光下坚守的最美身影,成为抗疫战场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默默坚守,平凡而又伟大。

2月21日早上,海拔千米之上的万州普子乡土庙村,与利川市谋道镇接壤,边界线十余千米,枫谋路、七香路是两地上万村民的主要出行通道。

为了守住卡口,党支部书记陈光祥和其他村干部将家搬到了这里,一件军大衣,一盆炭火,是他们寒夜里坚守的御寒物品。

……

无数个人的坚守,无数个人的担当,夯实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基石。

奉献,他们付出一份力量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万众一心打赢阻击战。

“1月31日,一大早下村宣传,路过家门用话筒喊了女儿的名字,女儿站在阳台上远远望着我,她喊的什么说的什么我听不见。女儿打来电话:‘妈妈,你天天在外面,会不会感染肺炎?你什么时候回来?爸爸呢?我作业预习了,谁给我检查?第一课我会背了,我背给你听嘛。’‘乖,妈妈在赶走肺炎,你在家好好预习背书,妈妈监督不了你,一切靠你自觉。我和爸爸都很好,只是暂时不能回家,乖,妈妈挂电话了。’此时,眼泪真的忍不住掉了出来……”

这一段让人泪目的文字,是白羊镇长石村村主任杨继芳写在手机备忘录里的抗疫日记。

真实的记录,朴实的语言,却是沉甸甸的奉献。

2020年的这个春节,对于万州区武陵镇下中村支书陈树林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

除夕那天,正在老家探亲的他接到组织召回的紧急通知,面对亲人和疫情防控工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回到岗位的那天起,陈树林常常就着榨菜、火腿肠吃方便面,家里春节准备的年货,他根本就没时间回家去吃。

除了吃不上一顿好饭,还没有睡过一次好觉。陈树林说,选择坚持值守在一线,因为只有在一线,才会安心一点。

无数个人的奉献,奏响了打赢战“疫”的雄浑壮歌。

“小何,下来一下,你要的东西我们买回来了。”中午时分,一辆载着蔬菜、尿不湿等物资的小车,在龙驹镇宏福村的一条村道上停了下来。

“送货员”是龙驹镇宏福村村主任祝小兵,当天,他专程到镇上帮因为疫情不能出门的村民代购物资,并逐一送上门。

“后备厢成了小超市。”在龙驹镇的村居,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要坚持到疫情结束,直到不需要为止。”此时此刻,在群众急需之处、细微之处,一个又一个“祝小兵”,改变了平日里的身份,挺身而出。虽然没有三头六臂,但他(她)极尽所能。

2月18日上午,甘宁镇冠丰村党支部书记李达山将1000袋共计1万斤冠丰大米,送到了万州区中医院。“这些大米,都是我们村里的专业合作社自己种的。现在疫情当前,医护人员非常辛苦,我们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一起抗击疫情。”

万斤大米,颗颗粒粒见真情。这也是为抗疫作出的另一种无私奉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百安坝街道学府社区的居民都知道这段时间社区有个“心理疏导员”,每天走街串巷向市民宣传防疫知识和最新的疫情防控进展,打消居民心中的恐慌和顾虑。

“心理疏导员”名叫熊德军,他的真实身份,是学府社区的一名社区干部。

疫情发生后,他在工作中得知一些居民情绪很不稳定,就利用每天难得的休息时间在网上查阅心理疏导的方法,然后与情绪不稳定的居民交流,开导他们。

“我是一名社区干部,在全力抗疫的同时给予居民更多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筑牢抗疫心理防线,也是我的职责所在。”熊德军说。

疫情当前,平凡如你我,能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在村社干部们站出来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2月3日晚,在村级道路上搭建的简易交通劝导站里,双河口街道龙宝村村主任胡明迎来第56个生日。胶带当做生日帽,打火机充当生日蜡烛,几名村干部清唱的生日歌,给她带来最深的感动……

龙宝村人口2000余人。这个春节返乡过年的人不在少数。疫情发生后,胡明主动取消假期,从大年初一就和村里其他干部一起,开始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又是地毯式摸底排查,又是拿着小喇叭走村串巷宣传、挨家挨户上门发放资料,还要在路口关卡值守……她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累得腰酸背痛。

“过不过生日无所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疫情防控住,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才是我们最大的使命!”胡明说,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就是她的生日愿望。

无数个人的奉献,无数个人的付出,凝聚了打赢战“疫”的澎湃力量。

又是一个夜幕降临,万州的大街小巷,城乡院落又是灯光点点。携手向前,我们一定必胜!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李进发 周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