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是个梦

时间: 2020-03-1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303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一位政法干警的母亲,76岁的她小学毕业。在做饭做家务空当里,埋头写字,抄字典、抄百家姓、三字经,这两年记录往事,已写约8万字。老人作极简式叙述,偶有描述和感受,真诚来自内心,柔软触及心灵。此文是老人关于青少年时上学以及教学的经历,在那个极度匮乏年代,一个孩子渴求读书、忠诚于教育事业以及与艰难困苦作斗争的经历和精神,读来令人感怀。


一九五四年,我十岁。母亲不识字,也不知道让我去上学。母亲没有了我父亲后,便没了顶梁柱,她一个女人真是太难太苦了,哪还顾得上让孩子去上学。

暑期结束了,学校开始招生。我约了邻居女孩高秀奎,我们一块儿到学校报名,我从那天开始上学了。我俩形影不离,学习都很用功,字写得工整,数学也学得好。

老师带我们到高密去砸矿石,住在县法院南小屋里。地上铺着草席子,房子北面墙根下种着各种各样花草,有毛毛虫爬到草席子上。

天还没亮,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带着我们到城北去干活。我们走着路就打瞌睡,砸矿石时也是这样,头一低就睡着了,把自己都吓一跳。

我小学毕业了,到姚哥庄七中考初中。分数考够了,但是录取不看分数,只按年龄,取到十四岁以下,我当时十六岁,已经超龄。很遗憾,连初中门也没进。从此,我一辈子的求学路画上了句号。

一九六四年,乡镇号召各村办工读小学,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我们村三个大队,有好多孩子上不了学。孩子们不认识字,到哪里都不方便,比如生产队分东西,不认识人名,还得找人问;比如去上厕所,不认识男、女厕所标志,多麻烦。这些孩子就上早班,然后到生产队挣工分。

我们大队让我去给孩子们上课。早班有二十多人,我主要是教他们识字,开始先学百家姓,以后又学课本。上完早班,回家吃完饭再回来给上午班的孩子上课,他们可以上一天。我班有三十多个学生,刚开始,没有课桌和凳子,我们就用砖垒成垛,上面放上长板子当课桌,再用砖垒成矮一点的垛,也放上板子当凳子。教室、板子由大队管,教学的费用是我们勤工俭学挣来的钱。

春天,村北新修了大路,沟边上的土很松软,我带着孩子们在沟边上种了蓖麻子,种了很多。夏天,蓖麻长得又粗又壮,叶子绿油油的,又大又肥,每棵蓖麻上结满果实。放暑假了,我们买一些蚕种,在教室里打起架子,上下两层,把蚕种放上去。小蚕从卵里慢慢爬出来,我们摘来蓖麻叶子喂它们。蚕慢慢长大了,蜕皮时不食也不动,俗称“眠”。蚕经过四“眠”就吐丝做茧,它们在茧里变成蛹,蛹变成蛾。有一天晚上看电影回来,要给蚕喂一顿。刚一进屋,看见蚕把叶子吃光了,整个架子上的蚕脑袋都朝上,找吃的,那一幕,真是吓人。我们把茧子卖了换来钱,就当教学费用。到了秋天,蓖麻种子成熟了,我们采摘回来,收了能有两麻袋,拉到芝兰庄粮管所卖掉,换的钱足够办公用的。

放麦假时,我领着孩子们拾麦穗,放秋假时拾豆子。捡回来让孩子们自己把粒子打出来,我给他们称一称重量,等卖了钱,再给他们买书包、本子和铅笔等学习用品。劳动有所得,也减轻了家里负担,同学们都很高兴。买这些东西,我一个人步行去胶州县城买的。从村里到胶州三十里路,来回六十里,我买完回来,天还没黑,也没觉着太累。

二年级的时候,人民公社负责人高振喜老师让全公社工读教师到东牟小学听我的课。那天讲的语文课文是《小镰刀割青草》,学完生字,默写率达到九十八分。里边还有一个痴呆学生,是个男孩,识字还差不多,数学就差点了。数学课当堂考试平均分数是96分,总共28人,满分有16人。

大队领导看我教学认真,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很满意。大队积极落实上级精神,自力更生在村北盖了四间大教室和两间办公室,买上了新课桌和新木凳子。现在像个教室样子,孩子们高兴极了,学习更有劲头。

白天上课,晚上到小学和公办教师一起备课。我们都有辅导老师,有不懂的就问他们,“现趸现卖”。我上学时没学汉语拼音,我和孩子们一块学,他们学会了,我也熟悉了。

我们工读教师没有工资,生产队给记工分,每月给两元钱补贴,四个月发一次。有一次领了8元钱,我给嫂子买了一双鞋,我也买了一双,四个月的补贴就买了两双鞋。

这个班我一直跟到四年级,升五年级的时,他们去了公办学校。说实在话,我也没能力再给他们上课了,因为我的文化水平有限。

我小学毕业,初中因为超龄没录取,我心里很难过。我真想多读几年书,哪怕是读完三年初中也可以,可是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只能在夜里做梦,经常去学校上课,可到了学校,每次都迟到,进了教室,却找不到自己的课桌。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同学我也一个都不认识。老师上数学课,自己也听不明白,也不会做题,梦醒了……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醒来是个梦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一位政法干警的母亲,76岁的她小学毕业。在做饭做家务空当里,埋头写字,抄字典、抄百家姓、三字经,这两年记录往事,已写约8万字。老人作极简式叙述,偶有描述和感受,真诚来自内心,柔软触及心灵。此文是老人关于青少年时上学以及教学的经历,在那个极度匮乏年代,一个孩子渴求读书、忠诚于教育事业以及与艰难困苦作斗争的经历和精神,读来令人感怀。


一九五四年,我十岁。母亲不识字,也不知道让我去上学。母亲没有了我父亲后,便没了顶梁柱,她一个女人真是太难太苦了,哪还顾得上让孩子去上学。

暑期结束了,学校开始招生。我约了邻居女孩高秀奎,我们一块儿到学校报名,我从那天开始上学了。我俩形影不离,学习都很用功,字写得工整,数学也学得好。

老师带我们到高密去砸矿石,住在县法院南小屋里。地上铺着草席子,房子北面墙根下种着各种各样花草,有毛毛虫爬到草席子上。

天还没亮,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带着我们到城北去干活。我们走着路就打瞌睡,砸矿石时也是这样,头一低就睡着了,把自己都吓一跳。

我小学毕业了,到姚哥庄七中考初中。分数考够了,但是录取不看分数,只按年龄,取到十四岁以下,我当时十六岁,已经超龄。很遗憾,连初中门也没进。从此,我一辈子的求学路画上了句号。

一九六四年,乡镇号召各村办工读小学,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我们村三个大队,有好多孩子上不了学。孩子们不认识字,到哪里都不方便,比如生产队分东西,不认识人名,还得找人问;比如去上厕所,不认识男、女厕所标志,多麻烦。这些孩子就上早班,然后到生产队挣工分。

我们大队让我去给孩子们上课。早班有二十多人,我主要是教他们识字,开始先学百家姓,以后又学课本。上完早班,回家吃完饭再回来给上午班的孩子上课,他们可以上一天。我班有三十多个学生,刚开始,没有课桌和凳子,我们就用砖垒成垛,上面放上长板子当课桌,再用砖垒成矮一点的垛,也放上板子当凳子。教室、板子由大队管,教学的费用是我们勤工俭学挣来的钱。

春天,村北新修了大路,沟边上的土很松软,我带着孩子们在沟边上种了蓖麻子,种了很多。夏天,蓖麻长得又粗又壮,叶子绿油油的,又大又肥,每棵蓖麻上结满果实。放暑假了,我们买一些蚕种,在教室里打起架子,上下两层,把蚕种放上去。小蚕从卵里慢慢爬出来,我们摘来蓖麻叶子喂它们。蚕慢慢长大了,蜕皮时不食也不动,俗称“眠”。蚕经过四“眠”就吐丝做茧,它们在茧里变成蛹,蛹变成蛾。有一天晚上看电影回来,要给蚕喂一顿。刚一进屋,看见蚕把叶子吃光了,整个架子上的蚕脑袋都朝上,找吃的,那一幕,真是吓人。我们把茧子卖了换来钱,就当教学费用。到了秋天,蓖麻种子成熟了,我们采摘回来,收了能有两麻袋,拉到芝兰庄粮管所卖掉,换的钱足够办公用的。

放麦假时,我领着孩子们拾麦穗,放秋假时拾豆子。捡回来让孩子们自己把粒子打出来,我给他们称一称重量,等卖了钱,再给他们买书包、本子和铅笔等学习用品。劳动有所得,也减轻了家里负担,同学们都很高兴。买这些东西,我一个人步行去胶州县城买的。从村里到胶州三十里路,来回六十里,我买完回来,天还没黑,也没觉着太累。

二年级的时候,人民公社负责人高振喜老师让全公社工读教师到东牟小学听我的课。那天讲的语文课文是《小镰刀割青草》,学完生字,默写率达到九十八分。里边还有一个痴呆学生,是个男孩,识字还差不多,数学就差点了。数学课当堂考试平均分数是96分,总共28人,满分有16人。

大队领导看我教学认真,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很满意。大队积极落实上级精神,自力更生在村北盖了四间大教室和两间办公室,买上了新课桌和新木凳子。现在像个教室样子,孩子们高兴极了,学习更有劲头。

白天上课,晚上到小学和公办教师一起备课。我们都有辅导老师,有不懂的就问他们,“现趸现卖”。我上学时没学汉语拼音,我和孩子们一块学,他们学会了,我也熟悉了。

我们工读教师没有工资,生产队给记工分,每月给两元钱补贴,四个月发一次。有一次领了8元钱,我给嫂子买了一双鞋,我也买了一双,四个月的补贴就买了两双鞋。

这个班我一直跟到四年级,升五年级的时,他们去了公办学校。说实在话,我也没能力再给他们上课了,因为我的文化水平有限。

我小学毕业,初中因为超龄没录取,我心里很难过。我真想多读几年书,哪怕是读完三年初中也可以,可是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只能在夜里做梦,经常去学校上课,可到了学校,每次都迟到,进了教室,却找不到自己的课桌。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同学我也一个都不认识。老师上数学课,自己也听不明白,也不会做题,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