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联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时间: 2020-04-24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548

本网讯 为加快推动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4月23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远程签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交流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旨在共同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交流协作。

“《协议》旨在积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交流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合作共赢,通过交流合作,要让当事人在川渝两地打官司更加便捷,裁判标准更加统一,知识产权得到更好保护。”据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介绍,此次川渝两地法院共同签订的交流合作协议从统一法律适用、保全合作、信息共享、会商研讨、审判机制改革交流、人才培养合作、对外协调联系等方面加强了川渝两地法院的交流合作。

《协议》指出,双方要建立促进法律适用统一的协作机制,加强两地法院司法审判实务交流,通过不定期审判业务研讨,联合发布会议纪要、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等形式,做好法律适用分歧问题的发现汇总、协调研判、意见反馈等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知识产权案件保全合作机制,加大异地保全协助力度,完善异地保全通报和保障制度,形成异地保全工作合力;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案件信息、调研成果等的合作交流,建立法律适用信息常态化共享机制,充分应用川渝地区法院信息化发展成果,推进实现川渝地区涉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共享互通,拓展数据分析、反馈、应用渠道。

同时,《协议》指出双方要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会商研讨机制,每年度召开知识产权审判联席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司法事项、司法需求、司法政策和重大疑难法律适用问题;建立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协作交流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机制改革信息互联互通和经验交流,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重大课题调研,形成更多知识产权司法机制改革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协议》指出双方要建立区域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据孙海龙介绍,通过建立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库和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川渝地区法院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交流力度,建立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审判人员交流轮岗挂职机制,推行人才交叉培养协作机制,实现人才资源互通互融,同时通过加强与两地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局、海关、文化执法等知识产权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增进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司法、行政资源共享。


相关新闻

嘉陵江川渝段全流域首个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

六地检察机关携手共护一江绿水

4月23日下午,六个协作检察院干警共同在嘉陵江开展了首次巡江工作。

4月23日,川渝六地检察院举行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签字仪式暨专项监督行动启动仪式。

本报讯 (记者 舒楚寒 文 饶 果 图)昨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联合四川省广安市、南充市、广元市、遂宁市、资阳市五地检察院,签署了《关于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悉,这标志着嘉陵江川渝段全流域首个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当天,6个协作检察院还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专项监督行动。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重要的水源补给河流,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河道全长1120公里。流域内有渠江、涪江、琼江等多条重要支流,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

“做好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对于服务和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市检察院一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建立协作机制,是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长江经济带检察机关办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和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六省市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等工作要求而开展的。

签字仪式上,6个会签检察院交流了近年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共同签署了《意见》。

《意见》确定将环境污染、破坏水生物资源和近岸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占用、破坏岸线资源和河道、破坏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违规使用水资源、污染饮用水源、水利水电等工程、设施破坏流域生态环境等6大领域作为协作监督的重点。在信息资源共享、案件线索发现与移送、协助办案、联合专项行动、协同生态修复等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细化协作方式,确保协作顺利推进、落实落地。

为将协作案件化、具体化,会议决定在《意见》签署首年启动“嘉陵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针对嘉陵江流域水污染的实际状况,聚焦解决流域治理监督各管一段、力量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加强跨区域办案协作。督促行政机关对污染嘉陵江流域水质的行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对水污染侵权单位和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加大水污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办案力度。通过成功办理一批水污染案件,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为嘉陵江流域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会后,6个协作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共同在嘉陵江开展了首次巡江工作,针对沿江岸线资源、污水偷排直排乱排开展了联合巡查。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梁田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市检察院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戴仕俸致辞。市检察院一分院、四川省广安市、南充市、广元市、遂宁市、资阳市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一分院辖区部分基层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工作的副检察长等参加会议。市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和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重庆公众河流环保文化中心等公益组织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川渝联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本网讯 为加快推动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4月23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远程签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交流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旨在共同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交流协作。

“《协议》旨在积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交流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合作共赢,通过交流合作,要让当事人在川渝两地打官司更加便捷,裁判标准更加统一,知识产权得到更好保护。”据市高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介绍,此次川渝两地法院共同签订的交流合作协议从统一法律适用、保全合作、信息共享、会商研讨、审判机制改革交流、人才培养合作、对外协调联系等方面加强了川渝两地法院的交流合作。

《协议》指出,双方要建立促进法律适用统一的协作机制,加强两地法院司法审判实务交流,通过不定期审判业务研讨,联合发布会议纪要、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等形式,做好法律适用分歧问题的发现汇总、协调研判、意见反馈等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知识产权案件保全合作机制,加大异地保全协助力度,完善异地保全通报和保障制度,形成异地保全工作合力;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案件信息、调研成果等的合作交流,建立法律适用信息常态化共享机制,充分应用川渝地区法院信息化发展成果,推进实现川渝地区涉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共享互通,拓展数据分析、反馈、应用渠道。

同时,《协议》指出双方要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会商研讨机制,每年度召开知识产权审判联席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司法事项、司法需求、司法政策和重大疑难法律适用问题;建立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协作交流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机制改革信息互联互通和经验交流,共同开展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重大课题调研,形成更多知识产权司法机制改革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协议》指出双方要建立区域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据孙海龙介绍,通过建立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库和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川渝地区法院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交流力度,建立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审判人员交流轮岗挂职机制,推行人才交叉培养协作机制,实现人才资源互通互融,同时通过加强与两地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版权局、海关、文化执法等知识产权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增进川渝地区知识产权司法、行政资源共享。


相关新闻

嘉陵江川渝段全流域首个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

六地检察机关携手共护一江绿水

4月23日下午,六个协作检察院干警共同在嘉陵江开展了首次巡江工作。

4月23日,川渝六地检察院举行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签字仪式暨专项监督行动启动仪式。

本报讯 (记者 舒楚寒 文 饶 果 图)昨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联合四川省广安市、南充市、广元市、遂宁市、资阳市五地检察院,签署了《关于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据悉,这标志着嘉陵江川渝段全流域首个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当天,6个协作检察院还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专项监督行动。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重要的水源补给河流,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河道全长1120公里。流域内有渠江、涪江、琼江等多条重要支流,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

“做好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对于服务和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市检察院一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建立协作机制,是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长江经济带检察机关办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和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六省市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等工作要求而开展的。

签字仪式上,6个会签检察院交流了近年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共同签署了《意见》。

《意见》确定将环境污染、破坏水生物资源和近岸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占用、破坏岸线资源和河道、破坏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违规使用水资源、污染饮用水源、水利水电等工程、设施破坏流域生态环境等6大领域作为协作监督的重点。在信息资源共享、案件线索发现与移送、协助办案、联合专项行动、协同生态修复等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细化协作方式,确保协作顺利推进、落实落地。

为将协作案件化、具体化,会议决定在《意见》签署首年启动“嘉陵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针对嘉陵江流域水污染的实际状况,聚焦解决流域治理监督各管一段、力量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加强跨区域办案协作。督促行政机关对污染嘉陵江流域水质的行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对水污染侵权单位和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加大水污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办案力度。通过成功办理一批水污染案件,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为嘉陵江流域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会后,6个协作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共同在嘉陵江开展了首次巡江工作,针对沿江岸线资源、污水偷排直排乱排开展了联合巡查。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梁田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市检察院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戴仕俸致辞。市检察院一分院、四川省广安市、南充市、广元市、遂宁市、资阳市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一分院辖区部分基层检察院分管公益诉讼工作的副检察长等参加会议。市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和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重庆公众河流环保文化中心等公益组织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