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悠悠美如画

时间: 2021-04-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07

  

  春暖花开,登高望远,蓝天白云下的开州城尽收眼底。好一幅“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面。不仅城市美丽,近年来,开州农村生态环境也大有改观。2020年6月,开州顺利通过市级环境验收,全区403个村实现全覆盖,135个市级贫困村全面完成专项整治,427个村建立了废旧物资回收点,94%以上的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2020年,开州区生态环境局获评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山清水秀美丽开州的背后,隐藏着开州区生态环境局一班人的心智与汗水。

 

  坚持目标导向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统筹“建、治、管、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初,市生态环境局对开州区下达了7大类共203项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一年之后,所有任务全部如期完成。

  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12个乡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编制《开州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分步分片区实施32个乡镇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上报信息1.46万条,持续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完成问题点位整治19个,全年流域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城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分别为100%、90.5%。

  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四控两增”措施,完成车辆路检3057辆,淘汰柴油车342辆,完成油烟整治100家,淘汰燃煤锅炉6台,创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5个,累计登记上牌非道路移动机械570辆,推动开州水泥和绿能垃圾发电废气深度治理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42家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6天,再创历史新高,PM2.5年均值为26微克/立方,同比下降13.3%。

  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废物处置监管,规范化处置新冠肺炎医疗废物11.2吨,一般医疗废物774.3吨,与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实施“一物一码”管理,投资248万元,提升全区医疗废物运输能力,完成2家地下水饮用水源和376家地下水污染源“双源”调查,建成动态“双源”清单数据库,完成3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全区土壤环境总体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健全机构,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开州区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推动全区生态环保工作,坚持和完善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调度督办机制,建立健全职责明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一方面,攻坚整改重点问题。聚焦铁峰山、澎溪河违建问题,加压加力推动整改,拆除铁峰山区域违建2.76万平方米,处置10个房产项目违建面积3.46万平方米,生态修复3.4万平方米。对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内违建实施拆除,覆土28.1万平方米,复绿复耕20.4万平方米,库区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将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偷排偷放暗访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各类督察问题梳理整合,统筹调度,用好“五大平台”,通过调度、通报、发卡、约谈等措施,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57项,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反馈问题80项,2020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8项,均全部达到序时整改进度。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交办群众投诉63件,办结62件,阶段性办结1件。

 

  坚持依法治理

  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不断强化法治建设。执法支队、局机关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审查科室,适时调整行政复议审查委员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规范化水平。

  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实行“双随机+网格化”监管模式,将316个污染源纳入“双随机”监管,同时将全区划分为40个监管网格,落实网格责任,实现监管全覆盖。

  加大执法力度。2020年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现场检查污染1362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2件。强化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年无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畅通群众环境投诉渠道,紧盯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受理环境投诉举报87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3.1%。

 

  坚持深化改革

  切实增强服务监管能力

 

  全面深化“放管服”。全力助推“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服务民营企业,开展审批执法人员“周二进园区”活动,一线解决企业环境问题,落实29项帮扶措施,将123个监管对象纳入执法正面清单,严格落实豁免审批相关规定,提升“两个正面清单”效能,强化环境准入管理,审批项目环评1034件,其中网上自主备案942件,占比达91%,完成固定污染源发证登记1186家,其中核发许可80家,登记1106家,实现国家名录内登记和许可证发放全覆盖。

  开拓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有序承接机构改革职能职责,成功承办2020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持续推进碳减排工作;有力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坚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3件。建立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累计核算补偿金额325万元。

  采取联防联控,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达州和重庆万州、云阳、城口签订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和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开州达州毗邻地区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在南河青烟洞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与开江县实现监测数据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保,不断凝聚合力。

记者 熊一君 沈远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湖城悠悠美如画

  

  春暖花开,登高望远,蓝天白云下的开州城尽收眼底。好一幅“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面。不仅城市美丽,近年来,开州农村生态环境也大有改观。2020年6月,开州顺利通过市级环境验收,全区403个村实现全覆盖,135个市级贫困村全面完成专项整治,427个村建立了废旧物资回收点,94%以上的农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2020年,开州区生态环境局获评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山清水秀美丽开州的背后,隐藏着开州区生态环境局一班人的心智与汗水。

 

  坚持目标导向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统筹“建、治、管、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初,市生态环境局对开州区下达了7大类共203项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一年之后,所有任务全部如期完成。

  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12个乡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编制《开州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分步分片区实施32个乡镇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上报信息1.46万条,持续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完成问题点位整治19个,全年流域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城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分别为100%、90.5%。

  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四控两增”措施,完成车辆路检3057辆,淘汰柴油车342辆,完成油烟整治100家,淘汰燃煤锅炉6台,创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5个,累计登记上牌非道路移动机械570辆,推动开州水泥和绿能垃圾发电废气深度治理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42家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6天,再创历史新高,PM2.5年均值为26微克/立方,同比下降13.3%。

  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废物处置监管,规范化处置新冠肺炎医疗废物11.2吨,一般医疗废物774.3吨,与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实施“一物一码”管理,投资248万元,提升全区医疗废物运输能力,完成2家地下水饮用水源和376家地下水污染源“双源”调查,建成动态“双源”清单数据库,完成35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全区土壤环境总体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健全机构,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开州区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和8个工作组,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推动全区生态环保工作,坚持和完善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调度督办机制,建立健全职责明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一方面,攻坚整改重点问题。聚焦铁峰山、澎溪河违建问题,加压加力推动整改,拆除铁峰山区域违建2.76万平方米,处置10个房产项目违建面积3.46万平方米,生态修复3.4万平方米。对澎溪河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内违建实施拆除,覆土28.1万平方米,复绿复耕20.4万平方米,库区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将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偷排偷放暗访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各类督察问题梳理整合,统筹调度,用好“五大平台”,通过调度、通报、发卡、约谈等措施,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57项,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反馈问题80项,2020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8项,均全部达到序时整改进度。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交办群众投诉63件,办结62件,阶段性办结1件。

 

  坚持依法治理

  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不断强化法治建设。执法支队、局机关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审查科室,适时调整行政复议审查委员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规范化水平。

  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实行“双随机+网格化”监管模式,将316个污染源纳入“双随机”监管,同时将全区划分为40个监管网格,落实网格责任,实现监管全覆盖。

  加大执法力度。2020年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现场检查污染1362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2件。强化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年无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畅通群众环境投诉渠道,紧盯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受理环境投诉举报87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3.1%。

 

  坚持深化改革

  切实增强服务监管能力

 

  全面深化“放管服”。全力助推“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服务民营企业,开展审批执法人员“周二进园区”活动,一线解决企业环境问题,落实29项帮扶措施,将123个监管对象纳入执法正面清单,严格落实豁免审批相关规定,提升“两个正面清单”效能,强化环境准入管理,审批项目环评1034件,其中网上自主备案942件,占比达91%,完成固定污染源发证登记1186家,其中核发许可80家,登记1106家,实现国家名录内登记和许可证发放全覆盖。

  开拓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有序承接机构改革职能职责,成功承办2020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持续推进碳减排工作;有力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坚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3件。建立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累计核算补偿金额325万元。

  采取联防联控,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达州和重庆万州、云阳、城口签订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和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开州达州毗邻地区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在南河青烟洞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与开江县实现监测数据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保,不断凝聚合力。

记者 熊一君 沈远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