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

时间: 2021-09-2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18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这又何尝不是他现实生活中居所的真实写照。

  杜甫草堂的光景亦是异曲同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即便陋室如斯,前者,写下了字字珠玑亦是字字血泪的千古第一奇书《红楼梦》;后者,在饱受“冻漏之苦”后,他的《三吏》《三别》横空出世,奠定了中国诗坛上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圣”地位。

  我想起了童年时代,一个人孤寂得紧,摸着狭陡的扶梯爬上了闲置已久的阁楼:一张木板床,两只樟木箱,蒙着厚厚一层尘垢,角落里结着蛛网,这是一间名副其实的“陋室”。然樟木箱里装着比糖果、玩具更能吸引我的小人书,有了生动逼真的连环绣像引导,不识字也不打紧,连蒙带猜一页页读下去,便可以感受朦胧的情节,那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奥义让人心领神会,无师亦自通。这个上临青天,下隔大地,悬于半空的阁楼,别有一份独特的清静。我喜欢趴在木板床上,把头埋得深深,如饥似渴地盯着手里的书,生怕一眨眼就飞了,一呆就是一整天。置身陋室,我养成了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

  少年时代,我们一家子搬进了楼房,我拥有了一间独立小书房。过年放学回家,亲友走访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即便关上房门,噪杂之声仍不绝于耳。我想了想,夹起书本,溜回学校宿舍。打开室门,空荡荡的房间,静寂得连咳嗽一下都能听到回声,如此甚好。我趴在写字桌上,一页一页翻着书看。饿了,冲一碗泡面垫垫饥。学生宿舍条件简陋,没有安装暖气空调设施,在水滴成冰的日子,手指生了冻疮,一双“萝卜手”又痛又痒奇难受,却心无旁骛啃下了《史记》《资治通鉴》等一部部“长篇巨著”。那份心底涌起的超然愉悦是无溢言表的。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幸福,源自于心田,与外物是不相干的。半个月后,回到家中,母亲看我整个人瘦了一圈,圆脸变成瓜子脸,心疼地数落:“家里要啥没有,好端端的,何苦这般作践自己?”

  父亲却颇谙爱女心思,他主动与我说起了他少年时代那段“上山下乡”的尘封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为“资产阶级”一份子的祖父携着年幼的子女来到苏北一个贫瘠的乡村进行“改造”。住进了一间土坯垒墙、麦草苫顶的陋屋。粗茶淡饭且不消说,老鼠、蟑螂在被床头被尾蹦来窜去。面对如此简陋恶劣的环境,孩子们反倒“心如枯槁”,他们日复一日,将《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等名篇背到滚瓜烂熟,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后来,高考恢复后,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国一流大学。

  父亲鼓励我,趁着年轻,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多读点书,多汲取点知识,把读过的书真正装进心坎里。古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人蜗居陋室,居然把日子过成了诗。大概这便是颜回能从孔子七十二精英中脱颖而出,成为圣贤的缘故吧。

  后来,父亲又特地带我去了一趟卫道观,那个地方曾经是一座四面漏风的道观,四百多年前的明嘉靖朝,一位寄人篱下的少年曾在此夤夜苦读。在一个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陪伴他的仅有孤灯一盏。夜半时分,天地俱寂,就在睡意浓倦之际,灯花突地“噼啪”一响,骤然亮堂起来,火光映红了少年的脸庞,亦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梦想。斯室虽陋,灯火虽微,十年宵衣旰食换得一举蟾宫折桂,他从状元成为帝师,最终走向权力巅峰,成为大明帝国的首辅,他就是我的祖爷爷申时行。

  现在,我家的房子换得更大,书房也更为阔气体面。可当我端坐在这个正儿八经的敞亮书房,随手抄起一本书,心里就像“长了草”似的,怎么也静不下心来,而少年时代在陋室中,读书的光景却历历在目。

  我在古城地处偏僻、人烟罕至的一条老巷子里,租了一间小屋,一张方桌,一条板凳,简陋至斯。但逢休假,我便来到此屋,沏一壶香气袅袅的清茶,看嫩芽在玻璃杯中舒卷游移,茶汤渐呈碧色,一颗心也似乎随之沉淀下来。我翻翻书、码码字,一支笔、一张纸,写下一篇又一篇珠玑妙文。

  对于我每年要支付一笔额外的租金,亲友们甚感不解,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文章憎命达,文章亦爱陋室。或许,物质上的需求少了,精神上的追求就多了。

  ◎ 申功晶(作者作品散见《天津日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斯是陋室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这又何尝不是他现实生活中居所的真实写照。

  杜甫草堂的光景亦是异曲同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即便陋室如斯,前者,写下了字字珠玑亦是字字血泪的千古第一奇书《红楼梦》;后者,在饱受“冻漏之苦”后,他的《三吏》《三别》横空出世,奠定了中国诗坛上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圣”地位。

  我想起了童年时代,一个人孤寂得紧,摸着狭陡的扶梯爬上了闲置已久的阁楼:一张木板床,两只樟木箱,蒙着厚厚一层尘垢,角落里结着蛛网,这是一间名副其实的“陋室”。然樟木箱里装着比糖果、玩具更能吸引我的小人书,有了生动逼真的连环绣像引导,不识字也不打紧,连蒙带猜一页页读下去,便可以感受朦胧的情节,那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奥义让人心领神会,无师亦自通。这个上临青天,下隔大地,悬于半空的阁楼,别有一份独特的清静。我喜欢趴在木板床上,把头埋得深深,如饥似渴地盯着手里的书,生怕一眨眼就飞了,一呆就是一整天。置身陋室,我养成了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

  少年时代,我们一家子搬进了楼房,我拥有了一间独立小书房。过年放学回家,亲友走访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即便关上房门,噪杂之声仍不绝于耳。我想了想,夹起书本,溜回学校宿舍。打开室门,空荡荡的房间,静寂得连咳嗽一下都能听到回声,如此甚好。我趴在写字桌上,一页一页翻着书看。饿了,冲一碗泡面垫垫饥。学生宿舍条件简陋,没有安装暖气空调设施,在水滴成冰的日子,手指生了冻疮,一双“萝卜手”又痛又痒奇难受,却心无旁骛啃下了《史记》《资治通鉴》等一部部“长篇巨著”。那份心底涌起的超然愉悦是无溢言表的。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幸福,源自于心田,与外物是不相干的。半个月后,回到家中,母亲看我整个人瘦了一圈,圆脸变成瓜子脸,心疼地数落:“家里要啥没有,好端端的,何苦这般作践自己?”

  父亲却颇谙爱女心思,他主动与我说起了他少年时代那段“上山下乡”的尘封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为“资产阶级”一份子的祖父携着年幼的子女来到苏北一个贫瘠的乡村进行“改造”。住进了一间土坯垒墙、麦草苫顶的陋屋。粗茶淡饭且不消说,老鼠、蟑螂在被床头被尾蹦来窜去。面对如此简陋恶劣的环境,孩子们反倒“心如枯槁”,他们日复一日,将《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等名篇背到滚瓜烂熟,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后来,高考恢复后,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全国一流大学。

  父亲鼓励我,趁着年轻,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多读点书,多汲取点知识,把读过的书真正装进心坎里。古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人蜗居陋室,居然把日子过成了诗。大概这便是颜回能从孔子七十二精英中脱颖而出,成为圣贤的缘故吧。

  后来,父亲又特地带我去了一趟卫道观,那个地方曾经是一座四面漏风的道观,四百多年前的明嘉靖朝,一位寄人篱下的少年曾在此夤夜苦读。在一个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陪伴他的仅有孤灯一盏。夜半时分,天地俱寂,就在睡意浓倦之际,灯花突地“噼啪”一响,骤然亮堂起来,火光映红了少年的脸庞,亦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梦想。斯室虽陋,灯火虽微,十年宵衣旰食换得一举蟾宫折桂,他从状元成为帝师,最终走向权力巅峰,成为大明帝国的首辅,他就是我的祖爷爷申时行。

  现在,我家的房子换得更大,书房也更为阔气体面。可当我端坐在这个正儿八经的敞亮书房,随手抄起一本书,心里就像“长了草”似的,怎么也静不下心来,而少年时代在陋室中,读书的光景却历历在目。

  我在古城地处偏僻、人烟罕至的一条老巷子里,租了一间小屋,一张方桌,一条板凳,简陋至斯。但逢休假,我便来到此屋,沏一壶香气袅袅的清茶,看嫩芽在玻璃杯中舒卷游移,茶汤渐呈碧色,一颗心也似乎随之沉淀下来。我翻翻书、码码字,一支笔、一张纸,写下一篇又一篇珠玑妙文。

  对于我每年要支付一笔额外的租金,亲友们甚感不解,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文章憎命达,文章亦爱陋室。或许,物质上的需求少了,精神上的追求就多了。

  ◎ 申功晶(作者作品散见《天津日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