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交巡警解放碑大队:守护好“解放碑”这张城市名片

时间: 2021-12-01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52

  在重庆最繁华热闹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解放碑大队传承“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的光荣传统,坚定地守护着辖区的安全和畅通,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被称为闹市区中的“为民先锋”。解放碑大队被公安部授予“人民满意基层单位”称号,被团市委命名为“重庆市首届杰出青年文明号”和“重庆市十佳青年文明号”,今年又被团中央、公安部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交通指挥手势是全市标杆

  解放碑大队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内的临江门路口和较场口路口是分别进入解放碑地区的南北门户,黄花园大桥和黄石隧道是连接渝中半岛和江北区、南岸区的交通大动脉,人流、车流高度集中,交通压力极大。

  在繁华地段上的挺立坚守,在群众中“曝光”度很高,这对负责辖区交通安全和畅通的解放碑大队民警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平均每日工作8小时以上,高峰期一分钟内做的转体动作、各种手势达30个,每天挥臂、转体、偏头等动作上万余次,几个路口不停息地疏导车流每天来回走动约7.5公里,三个月就要换一双鞋……”这就是解放碑大队民警的日常。

  谈起几近“苛刻”的交通手势标准,大队长朱浪涛讲起了往事。解放碑大队的前身是交警总队一支队在临江门路口设立的岗亭,1994年设立后,被称为山城第一岗的临江门岗亭。清一色一米八左右的帅小伙,标准的交通指挥手势,成为市民关注乃至追捧的“焦点”。很多市民都专门跑来观看,有时甚至旁边的天桥上都站满了人。这是群众的鼓励和鞭策,更是交警的责任。从此,交通指挥手势必须标准成为他们的传统。

  2007年,现任副大队长刘长明刚从警校毕业就加入到解放碑大队。刘长明是学交通专业的,刚进大队时还曾一度对交通指挥工作有些轻视。可当他第一次来到临江门路口,独自面对车流量极大的复杂现状时,顿感手足无措。看着同事们标准、流畅的指挥手势,刘长明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指挥手势,当标兵!”于是,他加入到单位制定的严格训练中:早上5点半起床晨练,6点半练习手势一小时,7点半上岗……坚持了半年,他终于赶了上来。就是在这样严格的要求和民警的自身努力下,大队交通指挥手势成为全市交警的标杆。

  春去冬来,岁月流转。临江门岗亭和解放碑一样成了这个繁华地段最显著的地标,也成了许多老重庆人心底的记忆。后来交警总队一支队也几经整合,成为现在的解放碑大队。百姓看在眼里,赞叹指挥交通的解放碑大队民警是山城活雕塑。

  守护好城市名片

  形象只是外在体现,支撑民警默默付出,精益求精的动力之源,是他们对市民畅通出行的执着。

  近年来,重庆成为旅游热地,打卡解放碑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为守护好“解放碑”这张城市名片,民警们创新总结出了“路口停车线前移”“设置可变车道”“变单项指示灯为多项指示灯”“增设导向车道”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路口通行能力提高15%,极大地缓解了拥堵。他们上岗时必带“快处三大件”:摄像机、录音笔、粉笔,方便快速固证,快速撤离。大队的事故快速处理的速度全区第一。

  2020年解放碑步行街被评为“全国十大步行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这对步行街周边的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队向科技要警力,推行自动拍摄智能系统,做到抓拍摄像头对解放碑商圈三横五纵的主次干道全覆盖,违停发生率下降70%。同时,成立以大队青年民警和管委会城管队员为主要力量的突击队,专门管理步行街周边的秩序。从2020年7月至今年11月,解放碑大队已保持辖区16个月“零亡人”事故发生。

  坚守“爱民”底色

  2020年高考第一天,左脚受伤的高考生婷婷坐着轮椅艰难地行进在去考场的路上,望着入考场前的数十个台阶,婷婷差点急哭了。此时,正在执勤的解放碑大队民警跑步过来,二话不说将婷婷抱上台阶,抱进考场。此后的两天,执勤民警不断档,自觉承担起接送婷婷的重任。两个月后,当婷婷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坚持要到解放碑大队来看看,她说“叔叔抱起的,不仅是我受伤的身体,更是我明媚的未来!”

  老一辈的解放碑交警们用实际行动开创了“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的传统。一代代民警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爱民成为解放碑交警的底色。

  在解放碑辖区,有一段流传已久的佳话。孤寡老人戴婆婆家住放牛巷社区,长期无人照料,生活困难。在一次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中,大队民警来到戴婆婆家。破旧的房屋、空落的厨房、昏暗的光线……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民警蒲剑至今记得当时的景象。“大家看得见的马路需要光鲜亮丽的警察,看不见的地方就不需要真情了吗?”民警们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民警们与戴婆婆结成帮扶对子,每月都上门看望,为戴婆婆购置药品、食物等。只要老人有事,民警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老人有什么不适,就是再远再累,也要赶到老人家中,带她就医,喂她吃药。工作之余,民警们还陪着腿脚不便的老人乘坐公交车,看一看城市的变化,每次老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十余年来,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的接力棒也在大队一代又一代民警手中传递。

  2008年,戴婆婆因病离世。大队的民警们亲手为老人穿上寿衣,为老人收拾屋子,送老人最后一程。群众的感慨:“比亲生的还亲!”

  近年来,大队建立了弱势群体帮扶长效机制,先后对10余位孤寡老人、20余位贫困人员进行帮扶。今年以来,累计做好事800余件。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渝中交巡警解放碑大队:守护好“解放碑”这张城市名片

  在重庆最繁华热闹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交巡警支队解放碑大队传承“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的光荣传统,坚定地守护着辖区的安全和畅通,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被称为闹市区中的“为民先锋”。解放碑大队被公安部授予“人民满意基层单位”称号,被团市委命名为“重庆市首届杰出青年文明号”和“重庆市十佳青年文明号”,今年又被团中央、公安部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交通指挥手势是全市标杆

  解放碑大队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内的临江门路口和较场口路口是分别进入解放碑地区的南北门户,黄花园大桥和黄石隧道是连接渝中半岛和江北区、南岸区的交通大动脉,人流、车流高度集中,交通压力极大。

  在繁华地段上的挺立坚守,在群众中“曝光”度很高,这对负责辖区交通安全和畅通的解放碑大队民警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平均每日工作8小时以上,高峰期一分钟内做的转体动作、各种手势达30个,每天挥臂、转体、偏头等动作上万余次,几个路口不停息地疏导车流每天来回走动约7.5公里,三个月就要换一双鞋……”这就是解放碑大队民警的日常。

  谈起几近“苛刻”的交通手势标准,大队长朱浪涛讲起了往事。解放碑大队的前身是交警总队一支队在临江门路口设立的岗亭,1994年设立后,被称为山城第一岗的临江门岗亭。清一色一米八左右的帅小伙,标准的交通指挥手势,成为市民关注乃至追捧的“焦点”。很多市民都专门跑来观看,有时甚至旁边的天桥上都站满了人。这是群众的鼓励和鞭策,更是交警的责任。从此,交通指挥手势必须标准成为他们的传统。

  2007年,现任副大队长刘长明刚从警校毕业就加入到解放碑大队。刘长明是学交通专业的,刚进大队时还曾一度对交通指挥工作有些轻视。可当他第一次来到临江门路口,独自面对车流量极大的复杂现状时,顿感手足无措。看着同事们标准、流畅的指挥手势,刘长明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指挥手势,当标兵!”于是,他加入到单位制定的严格训练中:早上5点半起床晨练,6点半练习手势一小时,7点半上岗……坚持了半年,他终于赶了上来。就是在这样严格的要求和民警的自身努力下,大队交通指挥手势成为全市交警的标杆。

  春去冬来,岁月流转。临江门岗亭和解放碑一样成了这个繁华地段最显著的地标,也成了许多老重庆人心底的记忆。后来交警总队一支队也几经整合,成为现在的解放碑大队。百姓看在眼里,赞叹指挥交通的解放碑大队民警是山城活雕塑。

  守护好城市名片

  形象只是外在体现,支撑民警默默付出,精益求精的动力之源,是他们对市民畅通出行的执着。

  近年来,重庆成为旅游热地,打卡解放碑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为守护好“解放碑”这张城市名片,民警们创新总结出了“路口停车线前移”“设置可变车道”“变单项指示灯为多项指示灯”“增设导向车道”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路口通行能力提高15%,极大地缓解了拥堵。他们上岗时必带“快处三大件”:摄像机、录音笔、粉笔,方便快速固证,快速撤离。大队的事故快速处理的速度全区第一。

  2020年解放碑步行街被评为“全国十大步行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这对步行街周边的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队向科技要警力,推行自动拍摄智能系统,做到抓拍摄像头对解放碑商圈三横五纵的主次干道全覆盖,违停发生率下降70%。同时,成立以大队青年民警和管委会城管队员为主要力量的突击队,专门管理步行街周边的秩序。从2020年7月至今年11月,解放碑大队已保持辖区16个月“零亡人”事故发生。

  坚守“爱民”底色

  2020年高考第一天,左脚受伤的高考生婷婷坐着轮椅艰难地行进在去考场的路上,望着入考场前的数十个台阶,婷婷差点急哭了。此时,正在执勤的解放碑大队民警跑步过来,二话不说将婷婷抱上台阶,抱进考场。此后的两天,执勤民警不断档,自觉承担起接送婷婷的重任。两个月后,当婷婷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坚持要到解放碑大队来看看,她说“叔叔抱起的,不仅是我受伤的身体,更是我明媚的未来!”

  老一辈的解放碑交警们用实际行动开创了“爱岗敬业,爱民如亲”的传统。一代代民警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爱民成为解放碑交警的底色。

  在解放碑辖区,有一段流传已久的佳话。孤寡老人戴婆婆家住放牛巷社区,长期无人照料,生活困难。在一次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中,大队民警来到戴婆婆家。破旧的房屋、空落的厨房、昏暗的光线……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民警蒲剑至今记得当时的景象。“大家看得见的马路需要光鲜亮丽的警察,看不见的地方就不需要真情了吗?”民警们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民警们与戴婆婆结成帮扶对子,每月都上门看望,为戴婆婆购置药品、食物等。只要老人有事,民警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老人有什么不适,就是再远再累,也要赶到老人家中,带她就医,喂她吃药。工作之余,民警们还陪着腿脚不便的老人乘坐公交车,看一看城市的变化,每次老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十余年来,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的接力棒也在大队一代又一代民警手中传递。

  2008年,戴婆婆因病离世。大队的民警们亲手为老人穿上寿衣,为老人收拾屋子,送老人最后一程。群众的感慨:“比亲生的还亲!”

  近年来,大队建立了弱势群体帮扶长效机制,先后对10余位孤寡老人、20余位贫困人员进行帮扶。今年以来,累计做好事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