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政局倡议全市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时间: 2023-07-1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873

  7月6日,根据《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工作要求,市民政局就社会组织做好2023年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出倡议。

  倡议指出,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拓展服务空间、挖掘就业需求,通过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就业岗位、设置见习岗位和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等,扩大社会组织稳岗就业能力。

  其中,社区社会组织要充分挖掘社区服务需求,开发社区服务岗位,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内就业。专业性社会组织要挖掘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工作、托育等领域的服务空间,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要增加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益慈善项目和资金,带动开发相应岗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社区社会组织要收集、发布、对接便民服务岗位信息,方便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内就近就业。社会组织联合会、慈善联合会、就业促进会、就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要搭建业内就业信息平台,推动其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免费或低收费为社会组织提供招聘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

  倡议还指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特点优势。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与行业、企业等联系紧密的优势,重点在行业协会商会领域,充分挖掘本行业及其会员单位的岗位需求,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推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要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参与就业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此外,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发挥凝聚行业人才、具备专业能力、贴近基层群众的特点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活动。各类促进就业协会、社会工作机构等要强化毕业生人文关怀与就业辅导,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心。权益保护领域社会组织要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公益援助等权益维护服务,配合有关部门防范虚假招聘信息。

  记者 叶惠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市民政局倡议全市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7月6日,根据《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工作要求,市民政局就社会组织做好2023年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出倡议。

  倡议指出,全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拓展服务空间、挖掘就业需求,通过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就业岗位、设置见习岗位和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等,扩大社会组织稳岗就业能力。

  其中,社区社会组织要充分挖掘社区服务需求,开发社区服务岗位,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内就业。专业性社会组织要挖掘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工作、托育等领域的服务空间,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要增加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益慈善项目和资金,带动开发相应岗位,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社区社会组织要收集、发布、对接便民服务岗位信息,方便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内就近就业。社会组织联合会、慈善联合会、就业促进会、就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要搭建业内就业信息平台,推动其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免费或低收费为社会组织提供招聘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

  倡议还指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特点优势。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与行业、企业等联系紧密的优势,重点在行业协会商会领域,充分挖掘本行业及其会员单位的岗位需求,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推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要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参与就业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积极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此外,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发挥凝聚行业人才、具备专业能力、贴近基层群众的特点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活动。各类促进就业协会、社会工作机构等要强化毕业生人文关怀与就业辅导,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心。权益保护领域社会组织要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公益援助等权益维护服务,配合有关部门防范虚假招聘信息。

  记者 叶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