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持续推进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时间: 2023-12-0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474

为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以来,黔江区进一步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法律明白人”在化解矛盾纠纷、普法学法、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精准赋能,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水田司法所组织“法律明白人”录制数字普法作品)

给老品牌插上“新翅膀”

做定分止争“领头雁”

今年9月30日,黔江区城东街道石城社区居民反映某厂宿舍楼下水管道堵塞,大量污水从底楼住户渗出蔓延至路面,恶臭难闻,不仅影响院内80余户居民的生活,还影响了市容市貌,邻里间也因此纠纷不断,请求社区干部出面解决。

“不及时整改,堵完一楼,就会堵到二楼,再到三楼,最终整栋楼都会遭殃……”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田发铭得知情况后,主动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逐户说法明理,消除邻里心结。经过近两小时的协调,全楼居民表示愿意每家出资120元,由社区出面聘请专业施工人员维修下水道。国庆节期间,淤堵的下水管道得到了整修。

田发铭在2011年成立以他个人命名的老品牌“发铭调解室”,形成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民事调解于一体的调解新思路,结合辖区内的红军广场烈士事迹文化、太平缸和柳孝台传统文化,给老品牌插上“新翅膀”,打造别具特色的“红韵润心——太平睦邻——孝和馨家”调解文化,争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领头雁”。2022年3月至今,田发铭共受理矛盾纠纷134件,各类矛盾纠纷均得到有效化解,实现调解率和成功率均为100%,一般矛盾息诉率和息访率均为100%。

据统计,自去年3月以来,黔江区通过法治培训、法治课堂等方式,让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带头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积极参与纠纷化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已将10000余件矛盾纠纷消解在最基层。

寻求排忧解难“新药方”

做基层治理“土医生”

5月26日,太极镇新陆村茶园水库坝区清理施工中,挖掘机将3个家族尚未迁移的坟墓损坏,引起部分村民不满,准备阻挠施工。

获悉情况后,乡村“法律明白人”冉景发立即赶去劝说。“修建水库是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各家各族都受益,司机年轻且从外地来,不熟本地民情,要是你们信得过我,这事我来解决……”冉景发和父亲都是村医,在乡邻中口碑极好,群众基础强,在他的劝说下,现场情势缓和下来。见事情有缓和,冉景发赶紧提出:“涉及的各家族派代表统计自家诉求,坐下来慢慢讲,讲情讲理讲法讲和。”

5月28日,涉及矛盾的各方坐到一起,在镇、村干部主持下,通过冉景发等人组成的村调委会的情理德法融合调解后,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此事得到快速妥善化解。

“望其表,勤安抚;闻其意,寻突破;问其理,辨本真;切其法,止纠纷。”冉景发认为,排忧解患也可以像看病一样,通过望闻问切把准脉搏,晓民意解民惑就能化症结。

2022年以来,冉景发作为乡村“法律明白人”,积极为乡村和谐安居寻找“新药方”,创新推出“望闻问切二十四字调解工作法”,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化矛解纷,全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100%,确保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助力乡村振兴各个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基层群众是讲感情的,利用交情、亲情、人情这些‘土方子’缓和紧张局面很有用。”重庆市司法局驻新陆村第一书记黎娅表示,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随着架桥、铺路、筑坝这些项目的推进,难免出现各种纠纷,需要这种懂村情解民情的“土医生”。

去年以来,黔江区以新培育任命一批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为契机,注重在基层挑选懂村情、晓民意、解民惑、分民忧的“普法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员”,让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成为一支“带不走”的农村法治力量,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村民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基层治理,维护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研制普法学法“新菜单”

在数字平台“吃螃蟹”

10月14日,水田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法律明白人”聚在一起探讨如何做好数字普法工作,大家你一句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根据我的经验,以后要多挑选《民法典》中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涉及老人赡养、儿童抚养、土地使用权属这些。”水田司法所负责人李红艳表示,要把涉农法律知识列入普法学法菜单,做到有的放矢。

“选景尽量选在本土人气景点,让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律明白人’出镜,录制的视频才更有吸引力。”司法所工作人员葛蕾提议道。

“街口的那棵古树下面,开阔有景而且采光好,我觉得很适合。”水田社区“法律明白人”王尧立马接着说。

“对,那点好,我之前观察过,那里很聚人气,还准备在那点摆摊普法呢。”龙桥村“法律明白人”郑仁鹏表示赞成。

上午讨论,下午就在街口古树下开录。一本《民法典》,两部手机,一台三角平衡支架,成为他们走进数字平台开展普法的“敲门砖”。

“我们已经在抖音平台发布了3期‘法律明白人’普法视频,每期点击量都有上千次。”李红艳说,“比起印制发放宣传单更节省人力物力,速度更快传播更广效果更好,只有尝试了才知道螃蟹该怎么吃。”

利用数字平台进行“菜单式”普法宣传,是黔江区司法局准备深入实践的新思路。接下来,该局将组建专门的录播队伍,组织”法律明白人”、律师、法律工作者等人员有计划、有规律地发布普法数字产品,邀请法官、检察官、专家等在数字平台开展以案说法,探索更多符合时代的普法学法方式,营造浓厚的线上法治氛围,让人民群众休闲时在掌上学法,让黔江区法治加速度可感可视可得。

截至目前,黔江区已实现每个村(社区)4名“法律明白人”;到2025年,努力实现每个村(社区)有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及时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带动周边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引导群众更加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探索更多更接地气的解忧好方式、调解好方法和普法好途径,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和谐。

通讯员 向华阳 万岱杰 文 静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黔江区持续推进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为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以来,黔江区进一步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法律明白人”在化解矛盾纠纷、普法学法、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精准赋能,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水田司法所组织“法律明白人”录制数字普法作品)

给老品牌插上“新翅膀”

做定分止争“领头雁”

今年9月30日,黔江区城东街道石城社区居民反映某厂宿舍楼下水管道堵塞,大量污水从底楼住户渗出蔓延至路面,恶臭难闻,不仅影响院内80余户居民的生活,还影响了市容市貌,邻里间也因此纠纷不断,请求社区干部出面解决。

“不及时整改,堵完一楼,就会堵到二楼,再到三楼,最终整栋楼都会遭殃……”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田发铭得知情况后,主动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逐户说法明理,消除邻里心结。经过近两小时的协调,全楼居民表示愿意每家出资120元,由社区出面聘请专业施工人员维修下水道。国庆节期间,淤堵的下水管道得到了整修。

田发铭在2011年成立以他个人命名的老品牌“发铭调解室”,形成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民事调解于一体的调解新思路,结合辖区内的红军广场烈士事迹文化、太平缸和柳孝台传统文化,给老品牌插上“新翅膀”,打造别具特色的“红韵润心——太平睦邻——孝和馨家”调解文化,争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领头雁”。2022年3月至今,田发铭共受理矛盾纠纷134件,各类矛盾纠纷均得到有效化解,实现调解率和成功率均为100%,一般矛盾息诉率和息访率均为100%。

据统计,自去年3月以来,黔江区通过法治培训、法治课堂等方式,让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带头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积极参与纠纷化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已将10000余件矛盾纠纷消解在最基层。

寻求排忧解难“新药方”

做基层治理“土医生”

5月26日,太极镇新陆村茶园水库坝区清理施工中,挖掘机将3个家族尚未迁移的坟墓损坏,引起部分村民不满,准备阻挠施工。

获悉情况后,乡村“法律明白人”冉景发立即赶去劝说。“修建水库是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各家各族都受益,司机年轻且从外地来,不熟本地民情,要是你们信得过我,这事我来解决……”冉景发和父亲都是村医,在乡邻中口碑极好,群众基础强,在他的劝说下,现场情势缓和下来。见事情有缓和,冉景发赶紧提出:“涉及的各家族派代表统计自家诉求,坐下来慢慢讲,讲情讲理讲法讲和。”

5月28日,涉及矛盾的各方坐到一起,在镇、村干部主持下,通过冉景发等人组成的村调委会的情理德法融合调解后,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此事得到快速妥善化解。

“望其表,勤安抚;闻其意,寻突破;问其理,辨本真;切其法,止纠纷。”冉景发认为,排忧解患也可以像看病一样,通过望闻问切把准脉搏,晓民意解民惑就能化症结。

2022年以来,冉景发作为乡村“法律明白人”,积极为乡村和谐安居寻找“新药方”,创新推出“望闻问切二十四字调解工作法”,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化矛解纷,全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100%,确保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助力乡村振兴各个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基层群众是讲感情的,利用交情、亲情、人情这些‘土方子’缓和紧张局面很有用。”重庆市司法局驻新陆村第一书记黎娅表示,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随着架桥、铺路、筑坝这些项目的推进,难免出现各种纠纷,需要这种懂村情解民情的“土医生”。

去年以来,黔江区以新培育任命一批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为契机,注重在基层挑选懂村情、晓民意、解民惑、分民忧的“普法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法律服务员”,让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成为一支“带不走”的农村法治力量,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村民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基层治理,维护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研制普法学法“新菜单”

在数字平台“吃螃蟹”

10月14日,水田司法所工作人员与”法律明白人”聚在一起探讨如何做好数字普法工作,大家你一句我一语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根据我的经验,以后要多挑选《民法典》中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涉及老人赡养、儿童抚养、土地使用权属这些。”水田司法所负责人李红艳表示,要把涉农法律知识列入普法学法菜单,做到有的放矢。

“选景尽量选在本土人气景点,让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律明白人’出镜,录制的视频才更有吸引力。”司法所工作人员葛蕾提议道。

“街口的那棵古树下面,开阔有景而且采光好,我觉得很适合。”水田社区“法律明白人”王尧立马接着说。

“对,那点好,我之前观察过,那里很聚人气,还准备在那点摆摊普法呢。”龙桥村“法律明白人”郑仁鹏表示赞成。

上午讨论,下午就在街口古树下开录。一本《民法典》,两部手机,一台三角平衡支架,成为他们走进数字平台开展普法的“敲门砖”。

“我们已经在抖音平台发布了3期‘法律明白人’普法视频,每期点击量都有上千次。”李红艳说,“比起印制发放宣传单更节省人力物力,速度更快传播更广效果更好,只有尝试了才知道螃蟹该怎么吃。”

利用数字平台进行“菜单式”普法宣传,是黔江区司法局准备深入实践的新思路。接下来,该局将组建专门的录播队伍,组织”法律明白人”、律师、法律工作者等人员有计划、有规律地发布普法数字产品,邀请法官、检察官、专家等在数字平台开展以案说法,探索更多符合时代的普法学法方式,营造浓厚的线上法治氛围,让人民群众休闲时在掌上学法,让黔江区法治加速度可感可视可得。

截至目前,黔江区已实现每个村(社区)4名“法律明白人”;到2025年,努力实现每个村(社区)有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及时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带动周边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引导群众更加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探索更多更接地气的解忧好方式、调解好方法和普法好途径,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和谐。

通讯员 向华阳 万岱杰 文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