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的兵

时间: 2018-08-0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141

  1600多年前,诗人陶渊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令世人无比向往和渴慕的“世外桃源”情结。古往今来,这个桃源成了多少看破红尘、看穿世事、看透人生的人苦苦追逐的大美之地、朝圣之地、臣服之地。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尽管还是有很多关于桃花源出处的争论和争议,但是酉阳与生俱来的那份远离尘世喧嚣的纯净和古朴,已经深深刻在了国人的印象里。

  在一个连续多日居全国高温之首的“火炉”时刻,我走进了驻守在桃花源景区的武警执勤五支队酉阳中队这个战斗集体。从一下车指挥员的立正姿态和响亮的报告声里,便能感受到整支队伍洋溢出的青春力量。黝黑的肤色,裸露着原始的粗犷与阳刚;烔烔的目光,透露着无比的坚硬与坚韧;笔挺的腰板,显露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洪亮的番号,表露着忠诚的信念与信仰。

  行走在这个被兰花堡、冉家坡、团堡和两天砣等山尖包围的军营里,中队的一兵一哨、一枪一弹、一桌一椅甚至一草一木,都给人以赏心悦目、从容淡定、超然洒脱,定格成院子墙上那一幅幅精美的强军漫画、绝版图腾。

  直直站在一等功功臣李延雄烈士雕像面前,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心头能不热,春色正燃烧”的诗句突然忆起;久久浸在中队荣誉室里,几十上百个英雄故事、英雄形象如同播放电影,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细细听着中队干部的介绍,单位光辉的历程、成堆的荣誉、大批的英模,让我对这支部队的前世今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说,阅读沧桑,走进传说,只需要用心就可拾取。带着对这个中队的探寻与敬意,我走进中队附近的街坊邻居中,走进校园工厂里,走进桃花源拥挤的游客处,走进酉阳县志、支队史志的故纸堆里,走进得越多,就获得越多、感受越深、情感越烈。

  曾经,在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中队官兵先后4次参加抗洪抢险战斗,救出遇险群众22人,转移物资300多万元,抢修公路1.35公里,用血肉之躯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一名叫李延雄的战士,在被卷入暗沟涵洞的瞬间,将战友张建强猛地推出漩涡,自己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曾经,那个被救的主角张建强,怀着巨大的悲痛和愧疚,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再次冲入激流中,奋力救起了落水的儿童。曾经,在捕歼特大杀人犯谭太书的战斗中,战士付迪在头部、腿部被刺中三刀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歹徒搏斗,鲜血染红衣服,直到将负隅顽抗的谭犯击毙。曾经,担负酉阳县火车站春运执勤的中队官兵,多次成功抓获了网上通缉逃犯。曾经,桃花源景区接踵摩肩的人流中,隐藏着官兵们警惕的目光,多少双妇孺老幼被他们搀扶、多少个突发病人被他们及时救助、多少场口角纷争被他们耐心劝阻重归于好……

  英雄的事迹虽然壮烈和震憾,但是也让人感怀和悲伤。特别是在这个人人向往的桃花源里,我不但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田园,更看到了这种诗意的田园,只是神话与传奇,仅是幻想与梦想。

  我甚至迫不及待想象自己幻化为一滴冰凉的武陵源泉水,要么淌在避暑人的手上,要么流在寻梦人心中,向他们细细地倾诉那些让人觉得微不足道却能卓然独立、让人无需表白却能心跳加速、让人即使陌生却能托付出生命的桃源兵事——是的,我抑制不住地想要说的就是,桃花源背后这一群橄榄绿,这些内心隐秘的圣洁的奔跑的飞翔的通往所有安静安宁安详字眼的桃花源的兵。

  在我看来,《桃花源记》最后一句话,其实最令人悲伤和惋惜,一个南阳隐士刘子骥以“寻病终”,终结的是淳朴的桃源梦想,终结的是不堪吏职避世的情怀,终结的是对归去来兮的深深渴求。我似乎感受到了陶公的心境,这篇文章好像不是写桃源记忆,更多地是在传递一种忧愤之情,空想之苦。

  我在上小学时,就已经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真正知晓和顿悟了陶渊明的隐士之忧、无奈之忧。幸运的是,陶公的这种忧愤之情、空想之苦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在这里,有我们时时刻刻枕戈待旦的士兵们,他们用满腔激情,在这个岁月静好的背后,默默地还原着桃花源祥和安宁的真实——世界上哪有什么桃源,桃花源只存在于那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努力的追求中奋斗中牺牲中。

  比如,我所见到的这一群桃花源里踏实朴实真实忠实的士兵们。

  (作者系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政治委员)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桃花源里的兵

  1600多年前,诗人陶渊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令世人无比向往和渴慕的“世外桃源”情结。古往今来,这个桃源成了多少看破红尘、看穿世事、看透人生的人苦苦追逐的大美之地、朝圣之地、臣服之地。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尽管还是有很多关于桃花源出处的争论和争议,但是酉阳与生俱来的那份远离尘世喧嚣的纯净和古朴,已经深深刻在了国人的印象里。

  在一个连续多日居全国高温之首的“火炉”时刻,我走进了驻守在桃花源景区的武警执勤五支队酉阳中队这个战斗集体。从一下车指挥员的立正姿态和响亮的报告声里,便能感受到整支队伍洋溢出的青春力量。黝黑的肤色,裸露着原始的粗犷与阳刚;烔烔的目光,透露着无比的坚硬与坚韧;笔挺的腰板,显露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洪亮的番号,表露着忠诚的信念与信仰。

  行走在这个被兰花堡、冉家坡、团堡和两天砣等山尖包围的军营里,中队的一兵一哨、一枪一弹、一桌一椅甚至一草一木,都给人以赏心悦目、从容淡定、超然洒脱,定格成院子墙上那一幅幅精美的强军漫画、绝版图腾。

  直直站在一等功功臣李延雄烈士雕像面前,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心头能不热,春色正燃烧”的诗句突然忆起;久久浸在中队荣誉室里,几十上百个英雄故事、英雄形象如同播放电影,历历在目、栩栩如生;细细听着中队干部的介绍,单位光辉的历程、成堆的荣誉、大批的英模,让我对这支部队的前世今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说,阅读沧桑,走进传说,只需要用心就可拾取。带着对这个中队的探寻与敬意,我走进中队附近的街坊邻居中,走进校园工厂里,走进桃花源拥挤的游客处,走进酉阳县志、支队史志的故纸堆里,走进得越多,就获得越多、感受越深、情感越烈。

  曾经,在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中队官兵先后4次参加抗洪抢险战斗,救出遇险群众22人,转移物资300多万元,抢修公路1.35公里,用血肉之躯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一名叫李延雄的战士,在被卷入暗沟涵洞的瞬间,将战友张建强猛地推出漩涡,自己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曾经,那个被救的主角张建强,怀着巨大的悲痛和愧疚,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再次冲入激流中,奋力救起了落水的儿童。曾经,在捕歼特大杀人犯谭太书的战斗中,战士付迪在头部、腿部被刺中三刀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歹徒搏斗,鲜血染红衣服,直到将负隅顽抗的谭犯击毙。曾经,担负酉阳县火车站春运执勤的中队官兵,多次成功抓获了网上通缉逃犯。曾经,桃花源景区接踵摩肩的人流中,隐藏着官兵们警惕的目光,多少双妇孺老幼被他们搀扶、多少个突发病人被他们及时救助、多少场口角纷争被他们耐心劝阻重归于好……

  英雄的事迹虽然壮烈和震憾,但是也让人感怀和悲伤。特别是在这个人人向往的桃花源里,我不但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田园,更看到了这种诗意的田园,只是神话与传奇,仅是幻想与梦想。

  我甚至迫不及待想象自己幻化为一滴冰凉的武陵源泉水,要么淌在避暑人的手上,要么流在寻梦人心中,向他们细细地倾诉那些让人觉得微不足道却能卓然独立、让人无需表白却能心跳加速、让人即使陌生却能托付出生命的桃源兵事——是的,我抑制不住地想要说的就是,桃花源背后这一群橄榄绿,这些内心隐秘的圣洁的奔跑的飞翔的通往所有安静安宁安详字眼的桃花源的兵。

  在我看来,《桃花源记》最后一句话,其实最令人悲伤和惋惜,一个南阳隐士刘子骥以“寻病终”,终结的是淳朴的桃源梦想,终结的是不堪吏职避世的情怀,终结的是对归去来兮的深深渴求。我似乎感受到了陶公的心境,这篇文章好像不是写桃源记忆,更多地是在传递一种忧愤之情,空想之苦。

  我在上小学时,就已经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真正知晓和顿悟了陶渊明的隐士之忧、无奈之忧。幸运的是,陶公的这种忧愤之情、空想之苦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在这里,有我们时时刻刻枕戈待旦的士兵们,他们用满腔激情,在这个岁月静好的背后,默默地还原着桃花源祥和安宁的真实——世界上哪有什么桃源,桃花源只存在于那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努力的追求中奋斗中牺牲中。

  比如,我所见到的这一群桃花源里踏实朴实真实忠实的士兵们。

  (作者系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