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找老卓!—— 记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卓峰

时间: 2018-08-08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34

5月10日至11日,司法部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500个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1000个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通报表扬。其中,九龙坡区石坪桥司法所所长卓峰榜上有名,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2008年以来,卓峰先后在金凤、黄桷坪、石坪桥担任专职调解员,凭着对公益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公正调解,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换位思考解心结 耐心疏导化坚冰

“现在见面能打声招呼了,终究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当年一口气哽在胸口,现在想想,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必呢”。刘大爷感叹。“能这样想就对了,远亲不如近邻”。2018年5月,在社区开展法律宣传的空隙,卓峰去辖区绿州华府小区做了一次回访。回访的对象是门对门的邻居刘大爷和李先生。之所以一直放不下心还来回访一下,是因为刘、李两家曾经“旷日持久”的“恩怨”——2014年,因在相邻公共区域搭棚问题,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双方走了司法途径。经两次诉讼,却因为心里有疙瘩,案结事却不了,由相安无事的邻居变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不时的就闹些纠纷。卓峰了解后,先后协调区规划分局、区治违办,按照规定对违规搭建的外棚进行了处置。为了化解心结,卓峰并不让两家人同之前的诉讼一样当面对质,而是多次分别深入两家谈心,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过滤情绪化的语言,做客观的“传声筒”、“和事佬”,一件一件的将“积怨”解开。经过长达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7年下半年,矛盾不再,误会解开,两家人心中没有了间隙,握手言和,成了“不打不相识”的好邻居。

身形瘦削,神情柔和,声音沉稳,这是经年的调解岁月给卓峰留下的印记。在被调解的对象印象中,卓峰有耐心、有恒心,往往剑拔弩张的人到了调解室里,他递过来一杯水,默默让出的表达空间,就能让当事人情绪稳定下来。卓峰很少打断当事人的陈述,而是当好倾听者,情绪疏散的渠道,许多口角之争,意识不忿埋下的“恩怨”都能理顺,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种打交道的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人民调解员的对象是普通群众,内容也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不大,却麻烦,因此一个好的调解员基本功就是不怕麻烦。从当上调解员的第一天起,卓峰为了能和各种人群说得上话、谈得了心,勤学习、苦钻研,一面在实践中积累,一面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提升业务能力。如今作为“资深”调解员,卓峰成为了一名熟练化解各类纠纷的能手。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三大特点,“风里来、雨里去,跑断腿、磨破嘴”,是人民调解员的职场;“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中间的夹板气自己要慢慢消化”,是人民调解员的日常;守住“第一道防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是人民调解员的目标。

在这个职场中浸润十年,在这个日常中奔波十载,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卓峰和同事们成为了一支让群众信赖的队伍。

有节有界做谋士 理法相融赢口碑

“有纠纷,找老卓。”这句话在石坪桥不少群众中口口宣传。家庭矛盾、邻里摩擦、劳动争议、赔偿争端……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卓”,这个口碑来源于他不仅尽心尽责,还总有“办法”。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底,石坪桥骏逸新视界小区业主在联名申请成立业主委员会因为对候选人的资格认定出现了分歧,致使选举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卡在了资格认证上,弄不明白症结的小区业主们想到了调解员卓峰。通过物业公司、居委会核实相关情况后,卓峰理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的情况,卓峰知道,光凭“劝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要从制度上规范上明确权利和义务,才能定纷止争。他引导当事人走法律诉讼途径,最后当事人经过法院一审判决、二审调解后,各方得到了能够接受的答案,历时1年半的业主委员会选举纠纷得以平息。

随着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物业、医疗等案件不断增加,诉求利益群体多样化,问题也多种多样,能够调解的尽量调解,不能调解的呢?卓峰的答案是,保持初心,不偏不倚,当好“参谋”。

“他不讲大话、空话,不会端着架子说什么负面影响之类的教育人,说的东西都有用,提的建议实在。”这是很多受到卓峰上门“了解情况”的群众的印象。卓峰在处理涉及到财产、人身权益等产生的纠纷矛盾时,始终坚持公平正义为准绳,从当事群众的立场出发,出谋划策,对此类案件的证据、法律依据明确告知、详细解释,让当事人有话讲在当面,有意见提在当面,能调解的耐心调解,不能调解的就引导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基层工作“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而这千条线上,是真实的社情民意、人情冷暖,“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理念,说起容易,做起来却难,有口皆碑,才是口碑。卓峰用同心同力,获得了群众认可,也架起了法律与群众相通的桥梁。

不偏不倚赢信赖 百尺竿头树品牌

十年的调解工作中,卓峰遇到了不少难啃的骨头,让老卓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劳资纠纷,他整整用了六天五夜的时间。15名要求老板结算工资的新疆籍维族人,因对工资金额无法达成一致,称如果拿不到金额,将到市、区有关部门上访,或强占老板的摊位,自行卖羊肉串抵扣工资。知晓此事后,卓峰迅速介入,了解双方诉求。由于双方在金额方案分歧很大,互不相让,卓峰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多方走访,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为下一步调解做好准备,并协调相关部门为双方当事人做好政策法规的解释工作。为避免冲突,卓峰连续工作了六天五夜,反复谈心协商,力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他的努力感动了15名新疆籍维族打工人员,事后对卓峰同志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哪里有矛盾纠纷,就出现在哪里。遇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要疏导,听到难断的家务事也要上前,知道有不稳定因素了要介入……这样的工作状态卓峰保持了十年,人民调解员平凡而琐屑的工作,却由默默奉献精神依托,积跬步以至千里,如今,在上通下达的“网格化”架构建立后,人民调解在基层土壤中也开始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工作形式。人民调解“品牌化”正在形成。聚力普法,凝心民生,卓峰和同事们正用不懈的努力,为辖区维稳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坡。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有纠纷,找老卓!—— 记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卓峰

5月10日至11日,司法部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500个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1000个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通报表扬。其中,九龙坡区石坪桥司法所所长卓峰榜上有名,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2008年以来,卓峰先后在金凤、黄桷坪、石坪桥担任专职调解员,凭着对公益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公正调解,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换位思考解心结 耐心疏导化坚冰

“现在见面能打声招呼了,终究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当年一口气哽在胸口,现在想想,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必呢”。刘大爷感叹。“能这样想就对了,远亲不如近邻”。2018年5月,在社区开展法律宣传的空隙,卓峰去辖区绿州华府小区做了一次回访。回访的对象是门对门的邻居刘大爷和李先生。之所以一直放不下心还来回访一下,是因为刘、李两家曾经“旷日持久”的“恩怨”——2014年,因在相邻公共区域搭棚问题,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双方走了司法途径。经两次诉讼,却因为心里有疙瘩,案结事却不了,由相安无事的邻居变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不时的就闹些纠纷。卓峰了解后,先后协调区规划分局、区治违办,按照规定对违规搭建的外棚进行了处置。为了化解心结,卓峰并不让两家人同之前的诉讼一样当面对质,而是多次分别深入两家谈心,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过滤情绪化的语言,做客观的“传声筒”、“和事佬”,一件一件的将“积怨”解开。经过长达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7年下半年,矛盾不再,误会解开,两家人心中没有了间隙,握手言和,成了“不打不相识”的好邻居。

身形瘦削,神情柔和,声音沉稳,这是经年的调解岁月给卓峰留下的印记。在被调解的对象印象中,卓峰有耐心、有恒心,往往剑拔弩张的人到了调解室里,他递过来一杯水,默默让出的表达空间,就能让当事人情绪稳定下来。卓峰很少打断当事人的陈述,而是当好倾听者,情绪疏散的渠道,许多口角之争,意识不忿埋下的“恩怨”都能理顺,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种打交道的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人民调解员的对象是普通群众,内容也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不大,却麻烦,因此一个好的调解员基本功就是不怕麻烦。从当上调解员的第一天起,卓峰为了能和各种人群说得上话、谈得了心,勤学习、苦钻研,一面在实践中积累,一面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提升业务能力。如今作为“资深”调解员,卓峰成为了一名熟练化解各类纠纷的能手。他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三大特点,“风里来、雨里去,跑断腿、磨破嘴”,是人民调解员的职场;“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中间的夹板气自己要慢慢消化”,是人民调解员的日常;守住“第一道防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是人民调解员的目标。

在这个职场中浸润十年,在这个日常中奔波十载,向着目标不断努力,卓峰和同事们成为了一支让群众信赖的队伍。

有节有界做谋士 理法相融赢口碑

“有纠纷,找老卓。”这句话在石坪桥不少群众中口口宣传。家庭矛盾、邻里摩擦、劳动争议、赔偿争端……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卓”,这个口碑来源于他不仅尽心尽责,还总有“办法”。

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底,石坪桥骏逸新视界小区业主在联名申请成立业主委员会因为对候选人的资格认定出现了分歧,致使选举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卡在了资格认证上,弄不明白症结的小区业主们想到了调解员卓峰。通过物业公司、居委会核实相关情况后,卓峰理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的情况,卓峰知道,光凭“劝说”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要从制度上规范上明确权利和义务,才能定纷止争。他引导当事人走法律诉讼途径,最后当事人经过法院一审判决、二审调解后,各方得到了能够接受的答案,历时1年半的业主委员会选举纠纷得以平息。

随着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物业、医疗等案件不断增加,诉求利益群体多样化,问题也多种多样,能够调解的尽量调解,不能调解的呢?卓峰的答案是,保持初心,不偏不倚,当好“参谋”。

“他不讲大话、空话,不会端着架子说什么负面影响之类的教育人,说的东西都有用,提的建议实在。”这是很多受到卓峰上门“了解情况”的群众的印象。卓峰在处理涉及到财产、人身权益等产生的纠纷矛盾时,始终坚持公平正义为准绳,从当事群众的立场出发,出谋划策,对此类案件的证据、法律依据明确告知、详细解释,让当事人有话讲在当面,有意见提在当面,能调解的耐心调解,不能调解的就引导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基层工作“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而这千条线上,是真实的社情民意、人情冷暖,“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理念,说起容易,做起来却难,有口皆碑,才是口碑。卓峰用同心同力,获得了群众认可,也架起了法律与群众相通的桥梁。

不偏不倚赢信赖 百尺竿头树品牌

十年的调解工作中,卓峰遇到了不少难啃的骨头,让老卓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劳资纠纷,他整整用了六天五夜的时间。15名要求老板结算工资的新疆籍维族人,因对工资金额无法达成一致,称如果拿不到金额,将到市、区有关部门上访,或强占老板的摊位,自行卖羊肉串抵扣工资。知晓此事后,卓峰迅速介入,了解双方诉求。由于双方在金额方案分歧很大,互不相让,卓峰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多方走访,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为下一步调解做好准备,并协调相关部门为双方当事人做好政策法规的解释工作。为避免冲突,卓峰连续工作了六天五夜,反复谈心协商,力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他的努力感动了15名新疆籍维族打工人员,事后对卓峰同志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哪里有矛盾纠纷,就出现在哪里。遇上剑拔弩张的气氛要疏导,听到难断的家务事也要上前,知道有不稳定因素了要介入……这样的工作状态卓峰保持了十年,人民调解员平凡而琐屑的工作,却由默默奉献精神依托,积跬步以至千里,如今,在上通下达的“网格化”架构建立后,人民调解在基层土壤中也开始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工作形式。人民调解“品牌化”正在形成。聚力普法,凝心民生,卓峰和同事们正用不懈的努力,为辖区维稳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