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检察官办案管理样样精

时间: 2019-07-24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323

王东海在处理案件资料

在江北区检察院,有一位检察官在工作上是能手,在学习上是学霸,各个业务岗位可以任意切换,仿佛开了“挂”。他就是江北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王东海。

今年6月,王东海和部门同事办结了一起全市首例“对敲”股票非法经营案件,给2019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据了解,自去年8月份王东海担任江北区检察院新成立的检察五部主任以来,共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案件30件53人,涉案金额220多亿元。

非法学专业不读

前不久,王东海撰写的《刑法体系解释层次论》在国家级权威法学类杂志上发表。而今年上半年以来,他已经发表了8篇研究文章。

进入检察机关的9年间,王东海高质量办理、审核1200余件案件,重特大案件50余件,公开发表调研文章65篇、55万多字。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重庆市江北区第四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30余项殊荣,一排红色的证书几乎占满了办公室柜子的一整排。

快下班时,记者在江北区检察院见到了王东海。他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拿出背包,装进了几本厚厚的法律书籍,提前准备好去学校自习的装备。脱下制服,换上一身“便装”的行头,他的状态就从“检察官模式”切换成“博士生模式”。

如今,王东海在读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三年级。每到周末,他几乎都泡在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啃”书,撰写调研文章,对办过的案件进行“复盘”。

而这一切都源于对法学的无限热爱,对正义的无悔初心。

“当时就一个想法,非法学不读。”2003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他选择学校的第一标准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法学专业,所填的专业也只有法学这一个项。

入学后,面对“不知所云”的法理学,同学们纷纷抱怨,而他却利用一切时间反复研读,被看作“怪人”。这样的勤奋与坚守,使他在本科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法学功底。

本科毕业后,在古都西安,他度过了三年硕士研究生的求学时光。原打算攻读博士的王东海突遭打击。2009年初春,父亲突然生病去世,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全压在了柔弱的母亲身上。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博士梦”,于2010年考进江北区检察院,开始了自己的检察生涯。

爱得深沉憎得理性

燕赵之地多义士。生长于河北的王东海,天生就有着爱憎分明的个性。他告诉记者:“刑法承载着惩恶扬善的正义理念。作为司法者要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爱’得深沉,‘憎’得理性。”

一个炎热的夏天,午后炙热的阳光透过走廊和窗户上的玻璃射进了讯问室,虽然有空调,也挡不住火炉重庆42度的热浪。讯问室里,王东海和同事,正在办理一起性侵恶性案件。

“我一直以为她满了14岁。”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态度恶劣,毫无悔改之意。王东海平日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此时的他好像换了一个人,表情严峻、言语犀利,事实证据的无可辩驳,环环相扣的连续发问,直到犯罪嫌疑人哑口无言。

“不能放任不切实际、不合常理的辩解,要让他们及早认识到错误,争取从宽处理。”对于从事了多年侦查监督工作的王东海来说,每当遇到犯罪手段卑劣又拒不认罪的案件,他善于从证据、逻辑、情理、常识等角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驳斥,彰显法律的威严。他常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必须让犯罪嫌疑人感受到你身上的凛然正气。”

司法办案中,王东海有着“硬汉”的A面,也有着“暖男”的B面。熠熠闪光的检徽下面,蕴藏着一抹温情的底色,一颗柔软的内心。

刚满17周岁的王剑(化名)来重庆打工。一个月后,举目无亲又没拿到工资的他,产生了远走沿海城市的念头。为此,他趁同事熟睡之际,偷走了其3500元,被抓获归案。王东海在讯问时了解到,这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随父亲在农村生活,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

王东海前前后后打了十几个电话,费尽周折联系上了王剑的母亲,建议其积极赔偿。其母当天便从千里之外赶来,对被害人进行赔偿,以诚意打动了对方,并获得了其谅解。

最终,江北区检察院依法对王剑作出了不捕决定,王剑其后也被法院判处缓刑,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这个案件并非特例。在侦监科的6年时间里,王东海办理了很多未成年人、聋哑人等弱势群体犯罪案件,对其中60余人做了无逮捕必要不批捕决定,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办得了案子抓得好管理

2016年11月底,王东海开始主持办公室、人民监督办公室工作,带领部门干警承担了全院的信息、宣传、调研、材料、机要保密、会务接待、代表委员联络、人民监督等大量任务。

从业务科室来到综合部门,办案“专业户”王东海又成了“门外汉”。他来不及多想,和同事们一事一颗钉地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宣传工作实绩就进入全市基层检察机关前十,办公室也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宣传、信息两个先进集体,调研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机要会务保密工作井井有条,人民监督案件处理及时通畅……

既能办得了案子,还能抓得好管理。同事们纷纷问他有什么秘诀时,王东海笑了笑回答了八个字:“以身作则,以诚相待。”

去年8月,江北区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后,王东海被任命为检察五部主任,带领团队专门办理金融犯罪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由于此类领域的案件一般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涉案人数多,办理起来都是“硬骨头”。为此,王东海带领部门同事,定时开展学习,针对近段时间办理的案件难点,形成专题展开学习讨论。前不久,他还组织把类似的典型案例汇编成书,供大家学习借鉴。

岗位轮替、角色变换,成了他最好的学校,困难成了他最“铁”的挚友。王东海始终坚信:越过山丘,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者 舒楚寒 文 饶 果 图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学霸”检察官办案管理样样精

王东海在处理案件资料

在江北区检察院,有一位检察官在工作上是能手,在学习上是学霸,各个业务岗位可以任意切换,仿佛开了“挂”。他就是江北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王东海。

今年6月,王东海和部门同事办结了一起全市首例“对敲”股票非法经营案件,给2019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据了解,自去年8月份王东海担任江北区检察院新成立的检察五部主任以来,共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案件30件53人,涉案金额220多亿元。

非法学专业不读

前不久,王东海撰写的《刑法体系解释层次论》在国家级权威法学类杂志上发表。而今年上半年以来,他已经发表了8篇研究文章。

进入检察机关的9年间,王东海高质量办理、审核1200余件案件,重特大案件50余件,公开发表调研文章65篇、55万多字。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重庆市江北区第四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30余项殊荣,一排红色的证书几乎占满了办公室柜子的一整排。

快下班时,记者在江北区检察院见到了王东海。他忙完手头上的工作,拿出背包,装进了几本厚厚的法律书籍,提前准备好去学校自习的装备。脱下制服,换上一身“便装”的行头,他的状态就从“检察官模式”切换成“博士生模式”。

如今,王东海在读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三年级。每到周末,他几乎都泡在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啃”书,撰写调研文章,对办过的案件进行“复盘”。

而这一切都源于对法学的无限热爱,对正义的无悔初心。

“当时就一个想法,非法学不读。”2003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他选择学校的第一标准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法学专业,所填的专业也只有法学这一个项。

入学后,面对“不知所云”的法理学,同学们纷纷抱怨,而他却利用一切时间反复研读,被看作“怪人”。这样的勤奋与坚守,使他在本科学习阶段打下了良好的法学功底。

本科毕业后,在古都西安,他度过了三年硕士研究生的求学时光。原打算攻读博士的王东海突遭打击。2009年初春,父亲突然生病去世,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全压在了柔弱的母亲身上。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博士梦”,于2010年考进江北区检察院,开始了自己的检察生涯。

爱得深沉憎得理性

燕赵之地多义士。生长于河北的王东海,天生就有着爱憎分明的个性。他告诉记者:“刑法承载着惩恶扬善的正义理念。作为司法者要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爱’得深沉,‘憎’得理性。”

一个炎热的夏天,午后炙热的阳光透过走廊和窗户上的玻璃射进了讯问室,虽然有空调,也挡不住火炉重庆42度的热浪。讯问室里,王东海和同事,正在办理一起性侵恶性案件。

“我一直以为她满了14岁。”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态度恶劣,毫无悔改之意。王东海平日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此时的他好像换了一个人,表情严峻、言语犀利,事实证据的无可辩驳,环环相扣的连续发问,直到犯罪嫌疑人哑口无言。

“不能放任不切实际、不合常理的辩解,要让他们及早认识到错误,争取从宽处理。”对于从事了多年侦查监督工作的王东海来说,每当遇到犯罪手段卑劣又拒不认罪的案件,他善于从证据、逻辑、情理、常识等角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驳斥,彰显法律的威严。他常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检察官,必须让犯罪嫌疑人感受到你身上的凛然正气。”

司法办案中,王东海有着“硬汉”的A面,也有着“暖男”的B面。熠熠闪光的检徽下面,蕴藏着一抹温情的底色,一颗柔软的内心。

刚满17周岁的王剑(化名)来重庆打工。一个月后,举目无亲又没拿到工资的他,产生了远走沿海城市的念头。为此,他趁同事熟睡之际,偷走了其3500元,被抓获归案。王东海在讯问时了解到,这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随父亲在农村生活,因家贫辍学外出打工。

王东海前前后后打了十几个电话,费尽周折联系上了王剑的母亲,建议其积极赔偿。其母当天便从千里之外赶来,对被害人进行赔偿,以诚意打动了对方,并获得了其谅解。

最终,江北区检察院依法对王剑作出了不捕决定,王剑其后也被法院判处缓刑,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这个案件并非特例。在侦监科的6年时间里,王东海办理了很多未成年人、聋哑人等弱势群体犯罪案件,对其中60余人做了无逮捕必要不批捕决定,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办得了案子抓得好管理

2016年11月底,王东海开始主持办公室、人民监督办公室工作,带领部门干警承担了全院的信息、宣传、调研、材料、机要保密、会务接待、代表委员联络、人民监督等大量任务。

从业务科室来到综合部门,办案“专业户”王东海又成了“门外汉”。他来不及多想,和同事们一事一颗钉地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宣传工作实绩就进入全市基层检察机关前十,办公室也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宣传、信息两个先进集体,调研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机要会务保密工作井井有条,人民监督案件处理及时通畅……

既能办得了案子,还能抓得好管理。同事们纷纷问他有什么秘诀时,王东海笑了笑回答了八个字:“以身作则,以诚相待。”

去年8月,江北区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后,王东海被任命为检察五部主任,带领团队专门办理金融犯罪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由于此类领域的案件一般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涉案人数多,办理起来都是“硬骨头”。为此,王东海带领部门同事,定时开展学习,针对近段时间办理的案件难点,形成专题展开学习讨论。前不久,他还组织把类似的典型案例汇编成书,供大家学习借鉴。

岗位轮替、角色变换,成了他最好的学校,困难成了他最“铁”的挚友。王东海始终坚信:越过山丘,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记者 舒楚寒 文 饶 果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