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孃孃”的38年从警路

时间: 2019-11-18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540

刘北平(右一)和她的徒弟

“有困难,找警察”,如果警察有了困难找谁呢?这个问题在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新桥派出所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找“刘孃孃”!

这位集“全国人民优秀警察”“全国优秀社区和驻村民警”“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基层民警,是新桥派出所的“定海神针”,是青年民警们的“知心姐姐”,更是辖区老百姓的“公平秤”“贴心人”。

坚守基层38年

前两天,记者来到新桥派出所,听说是找“刘孃孃”,20出头的江警官非常热情,一边带路,一边介绍说:“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刘孃孃’就是我们派出所的宝贝。平时遇到什么不懂的事情,我们都会向她请教,她可扎根基层38年了!”

走进“刘孃孃”的办公室,54岁的她头发有些斑白,眼角也有了鱼尾纹,但双眼炯炯有神,正在伏案写材料。

见到记者,“刘孃孃”放下手中笔,迅速站起来介绍自己:“你好,我叫刘北平,新桥派出所治安内勤。”

记者转述了同事对她的赞誉之词,刘北平很谦虚:“都是份内事,在父亲的影响下进入警队,已经38年了,再干一年就要退休了,我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本领、经验都传给年轻人,让他们能够迅速成长,完成新陈代谢。”

两社区为她上演“争夺战”

2004年,有一则关于刘北平的新闻见诸报端——沙坪坝区上桥、凤鸣山两个社区意外爆发了对社区民警刘北平的“争夺战”,上桥社区的肖婆婆希望她回上桥社区工作,凤鸣山社区的群众则拉住刘北平的手不放人。

15年后再次聊起此事,刘北平也是格外感慨:“说实话当时我也有点意外,1997年我刚下到上桥社区的时候,很多老居民对我并不感冒,甚至还有人说‘我们来的新民警是个女的,还是四川口音,估计不得行!’听到这样的话,我对自己承诺,一定要在一年之内摸清上桥社区的社情民意!”

刘北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她每天都会围绕2.5平方公里的辖区走访、巡逻,最忙的时候曾一个月磨坏了三双鞋,就是这种认真劲儿让她赢得了上桥社区居民的信任。

2000年,因为凤鸣山社区警务工作需要加强,刘北平被调到了凤鸣山社区。当时很多上桥社区的居民和她还有联系,于是发生了“争抢”民警的趣事:“2004年8月的一天,肖婆婆来凤鸣山社区给我送鞋,她知道我平时巡逻很费鞋,没想到当天恰好有媒体记者在基层采访凤鸣山社区的居民,于是两个社区的居民就争了起来。记者看到了,就发了出来,结果我一下就出名了。其实社区工作比我干得出色的民警很多,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如今,刘北平尽管已经离开了她干了10多年的社区民警岗位,但她认为这段经历弥足珍贵:“做社区民警真的很锻炼人,平时处理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琐事,甚至有婆婆家里下水道堵了,半夜给我打电话的,可我认为群众们找到我,就是信任我,我都会努力去解决,社区民警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这段经历磨练了我的心态,让我在之后的内勤工作中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困难。”

牢记规则才经得起考验

2008年,因为工作需要,刘北平从凤鸣山社区调回新桥派出所做治安内勤,主要负责专职法制、出入境人员管理和警风监督等工作。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刘北平同样做出了成绩,特别是专职法制工作方面,她曾连续三年被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评为优秀专职法制员。

专职法制员是什么岗位?刘北平向记者作了简单介绍:“这是一项相对繁琐的工作,主要负责案件把关,审核办案是否规范。”

2013年,公安部要求公安系统进行执法规范化建设,刘北平接到了清理、整理新桥派出所历年涉案财物的艰巨任务,可她没有畏惧:“父亲曾对我说过,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则,才经得起查证和考验。”

于是,刘北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加班加点整理相关材料,早上8点上班、凌晨1点下班成为了常态……那段时间是如何熬过来的?刘北平说:“每当我累的时候,就会想起刚工作时父亲的批评。当时是80年代,我们民警还要去义务劳动,那个年代没有座机、手机,有次我没看到通知忘记了这个事,得知后就直接穿便服去劳动了,结果事后父亲让我做检查。他说:‘你作为警察,就必须有规矩,出去工作就要穿警服!别人我不管,你是我女儿就要遵守!’结果我是一边哭一边在大会上做检讨。这次教训让我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当我成为专职法制员后,对遵纪守法相当重视。”

为了让记者有更直观的感受,刘北平还介绍了一个她做专职法制员的典型案例:“大概在2014年的时候,我和同事去办理一个诈骗案,当时我和办案民警通过化装蹲守,当场逮捕了正在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最终他被判了3年。3年后他一出狱,马上找到了我们派出所,要求归还当时留存的钱包、钥匙、银行卡、现金等涉案财物。我按照案件编号,很快查到了他的东西,当他看到自己3年前签名的财物全部完完整整封存好,完全是目瞪口呆了。”

年轻民警的“导师”

从1981年到2019年,刘北平见证了国家发展对办案环境的影响:“我们80年代办案的时候,连相机都没有,只能靠笔记,外出基本靠走路;90年代我到社区工作,就开始有BP机了,后来手机普及以后,单位第一时间给我们基层民警配备了手机,还充了话费;我做社区民警时,提出社区范围太大,希望能找一个代步工具,派出所经协调购入了摩托车,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到了现在执法记录仪、网络全面运用了起来,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怀着感恩之情。”

为了回报这份恩情,刘北平在工作中非常喜欢帮助新人,20多岁的杜警官告诉记者:“刘孃孃鼓励我们说,年轻人有高学历,懂电脑和外语,只要打好基础未来前途无量。她平时从来不摆架子,会跟我们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都愿意和她交流。”

女警小江作为刘北平的徒弟,现在已经能够单独完成专职法制员的相关工作,上个月新桥派出所的法制工作更是在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内部考核排名第一。她对师傅刘北平也是非常崇敬:“我是2014年到新桥派出所的,去年刚接触专职法制员工作时,还是有点郁闷的,因为工作太繁琐了,封存的钥匙、小饰品、银行卡等财物,也常常联系不到人来认领。不过刘老师一点一滴教我做,让我按照规则做好,保持平常心,我终于在去年胜任这个新岗位。这次能够内部考核第一,完全就是按照刘老师铺好的路,一步一步完成的,她打的基础太好了!”

听着徒弟的夸奖,刘北平连连否认:“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还是你悟性高,很快就上手了。我经常跟年轻人说,他们的起点比我们高,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刘孃孃”的38年从警路

刘北平(右一)和她的徒弟

“有困难,找警察”,如果警察有了困难找谁呢?这个问题在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新桥派出所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找“刘孃孃”!

这位集“全国人民优秀警察”“全国优秀社区和驻村民警”“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基层民警,是新桥派出所的“定海神针”,是青年民警们的“知心姐姐”,更是辖区老百姓的“公平秤”“贴心人”。

坚守基层38年

前两天,记者来到新桥派出所,听说是找“刘孃孃”,20出头的江警官非常热情,一边带路,一边介绍说:“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刘孃孃’就是我们派出所的宝贝。平时遇到什么不懂的事情,我们都会向她请教,她可扎根基层38年了!”

走进“刘孃孃”的办公室,54岁的她头发有些斑白,眼角也有了鱼尾纹,但双眼炯炯有神,正在伏案写材料。

见到记者,“刘孃孃”放下手中笔,迅速站起来介绍自己:“你好,我叫刘北平,新桥派出所治安内勤。”

记者转述了同事对她的赞誉之词,刘北平很谦虚:“都是份内事,在父亲的影响下进入警队,已经38年了,再干一年就要退休了,我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本领、经验都传给年轻人,让他们能够迅速成长,完成新陈代谢。”

两社区为她上演“争夺战”

2004年,有一则关于刘北平的新闻见诸报端——沙坪坝区上桥、凤鸣山两个社区意外爆发了对社区民警刘北平的“争夺战”,上桥社区的肖婆婆希望她回上桥社区工作,凤鸣山社区的群众则拉住刘北平的手不放人。

15年后再次聊起此事,刘北平也是格外感慨:“说实话当时我也有点意外,1997年我刚下到上桥社区的时候,很多老居民对我并不感冒,甚至还有人说‘我们来的新民警是个女的,还是四川口音,估计不得行!’听到这样的话,我对自己承诺,一定要在一年之内摸清上桥社区的社情民意!”

刘北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她每天都会围绕2.5平方公里的辖区走访、巡逻,最忙的时候曾一个月磨坏了三双鞋,就是这种认真劲儿让她赢得了上桥社区居民的信任。

2000年,因为凤鸣山社区警务工作需要加强,刘北平被调到了凤鸣山社区。当时很多上桥社区的居民和她还有联系,于是发生了“争抢”民警的趣事:“2004年8月的一天,肖婆婆来凤鸣山社区给我送鞋,她知道我平时巡逻很费鞋,没想到当天恰好有媒体记者在基层采访凤鸣山社区的居民,于是两个社区的居民就争了起来。记者看到了,就发了出来,结果我一下就出名了。其实社区工作比我干得出色的民警很多,我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如今,刘北平尽管已经离开了她干了10多年的社区民警岗位,但她认为这段经历弥足珍贵:“做社区民警真的很锻炼人,平时处理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琐事,甚至有婆婆家里下水道堵了,半夜给我打电话的,可我认为群众们找到我,就是信任我,我都会努力去解决,社区民警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这段经历磨练了我的心态,让我在之后的内勤工作中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困难。”

牢记规则才经得起考验

2008年,因为工作需要,刘北平从凤鸣山社区调回新桥派出所做治安内勤,主要负责专职法制、出入境人员管理和警风监督等工作。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刘北平同样做出了成绩,特别是专职法制工作方面,她曾连续三年被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评为优秀专职法制员。

专职法制员是什么岗位?刘北平向记者作了简单介绍:“这是一项相对繁琐的工作,主要负责案件把关,审核办案是否规范。”

2013年,公安部要求公安系统进行执法规范化建设,刘北平接到了清理、整理新桥派出所历年涉案财物的艰巨任务,可她没有畏惧:“父亲曾对我说过,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则,才经得起查证和考验。”

于是,刘北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加班加点整理相关材料,早上8点上班、凌晨1点下班成为了常态……那段时间是如何熬过来的?刘北平说:“每当我累的时候,就会想起刚工作时父亲的批评。当时是80年代,我们民警还要去义务劳动,那个年代没有座机、手机,有次我没看到通知忘记了这个事,得知后就直接穿便服去劳动了,结果事后父亲让我做检查。他说:‘你作为警察,就必须有规矩,出去工作就要穿警服!别人我不管,你是我女儿就要遵守!’结果我是一边哭一边在大会上做检讨。这次教训让我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当我成为专职法制员后,对遵纪守法相当重视。”

为了让记者有更直观的感受,刘北平还介绍了一个她做专职法制员的典型案例:“大概在2014年的时候,我和同事去办理一个诈骗案,当时我和办案民警通过化装蹲守,当场逮捕了正在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最终他被判了3年。3年后他一出狱,马上找到了我们派出所,要求归还当时留存的钱包、钥匙、银行卡、现金等涉案财物。我按照案件编号,很快查到了他的东西,当他看到自己3年前签名的财物全部完完整整封存好,完全是目瞪口呆了。”

年轻民警的“导师”

从1981年到2019年,刘北平见证了国家发展对办案环境的影响:“我们80年代办案的时候,连相机都没有,只能靠笔记,外出基本靠走路;90年代我到社区工作,就开始有BP机了,后来手机普及以后,单位第一时间给我们基层民警配备了手机,还充了话费;我做社区民警时,提出社区范围太大,希望能找一个代步工具,派出所经协调购入了摩托车,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到了现在执法记录仪、网络全面运用了起来,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怀着感恩之情。”

为了回报这份恩情,刘北平在工作中非常喜欢帮助新人,20多岁的杜警官告诉记者:“刘孃孃鼓励我们说,年轻人有高学历,懂电脑和外语,只要打好基础未来前途无量。她平时从来不摆架子,会跟我们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都愿意和她交流。”

女警小江作为刘北平的徒弟,现在已经能够单独完成专职法制员的相关工作,上个月新桥派出所的法制工作更是在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内部考核排名第一。她对师傅刘北平也是非常崇敬:“我是2014年到新桥派出所的,去年刚接触专职法制员工作时,还是有点郁闷的,因为工作太繁琐了,封存的钥匙、小饰品、银行卡等财物,也常常联系不到人来认领。不过刘老师一点一滴教我做,让我按照规则做好,保持平常心,我终于在去年胜任这个新岗位。这次能够内部考核第一,完全就是按照刘老师铺好的路,一步一步完成的,她打的基础太好了!”

听着徒弟的夸奖,刘北平连连否认:“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还是你悟性高,很快就上手了。我经常跟年轻人说,他们的起点比我们高,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