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矿”采掘到生态发展的变迁

时间: 2020-09-18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380


秀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强(左一)与“一对一”帮扶户座谈,规划产业发展

漆园村现任第一书记的政法干部周杨介绍该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

曾任第一书记的政法干部田宪龙(右二)与现任第一书记的周杨(右一)和建卡贫困户交谈

  

田宪龙(右)、周杨查看整修的河堤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秀山县委政法委在历经5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心、以情、以亲,投入人力财力,成功把膏田镇漆园村从昔日一个采掘地下黑色锰矿的村子,变成了今天地上生态发展的绿色村庄。漆园村的变迁,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秀山县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用苦涩的汗水、辛劳的脚步谱写出的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靠前督战指挥查穷根全力展开脱贫攻坚战

  “5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把脱贫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靠前指挥督战脱贫工作;一线人员深入村组,到群众家中了解、“诊断”贫穷落后的“病根”,并将脱贫工作纳入每年年度工作目标,列入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委党组以及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地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并对安排的工作认真抓好督查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采访中,秀山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龙庆明介绍。

  扶贫工作中,秀山县委政法委在单位工作任务繁重、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帮扶工作的指示精神,选派了3名政法干部到对口联系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协助村支两委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自脱贫攻坚工作号角吹响后,我和其他两名扶贫干部相继被派驻到膏田镇漆园村任第一书记。从那时起,就全身心沉入基层,每天和这里的老百姓打交道,查找这里贫穷落后的根源,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发展产业。”该委曾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田宪龙如是说。

  漆园村地处秀山县边远山区,这里深藏锰矿,是该县的“锰金三角”。通过合村并组,该村有5个村民小组715户2088人,其中建卡贫困户69户246人,80%的青壮劳动力昔日都参加过锰矿的采掘。那时,这里的青山被摧毁,绿水被染黑,土地和森林资源都遭到破坏。部分老板发完“锰”财之后就回到了城里,而靠打工的村民们将手里的几个钱花完之后发现,几辈人留下的青山不见了,碧绿的溪水干枯断流了,部分村民还患上了终身无法治愈的矽肺病。在被染黑的贫瘠土地上,疾病缠身的村民看不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治理从源头开始“输血”扶志助脱贫

  “我们来到漆园村后,在村支两委干部的配合下,从建卡贫困户入手,深入院落,入户走访,和村民们交朋友,认‘亲戚’,和他们摆知心龙门阵,查找他们贫穷的原因和‘病根’,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听取困难群众的意见、想法和渴望致富的愿望。”田宪龙回忆起刚驻村时的情景感慨万分。

  漆园村由两个村合并而来,村民情况复杂,处于矿区,在“卖血”式发展时期,一些村民打工采矿,有的人曾挖到过“第一桶金”,而环境资源的破坏让老百姓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县委政法委工作队驻进我们村后,在村支两委的配合下,先后对69户建卡贫困户进行了走访,嘘寒问暖,把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及开展脱贫攻坚的政策送到他们心里,‘诊断’出全村因环境遭受破坏,建卡贫困户因病等原因导致贫困的‘症结’后,提出了从源头治理环境,进行‘一对一’帮扶,重点解决建卡贫困户的困难,‘输血’扶志,发展产业的想法。”该村支书冉启武说。

  “我就是漆园村的一户建卡贫困户,也是这里因环境遭到破坏而受害的最典型的村民,我现在是县委政法委书记帮扶的对象,要不是他们的帮助,我真没有了生活的信心,更谈不上有致富的这一天了。我从内心感谢党、感谢政府和这些扶贫的干部。”桂花组50多岁的陈家军十分激动地对记者说。

  原来,陈家军以前在锰矿打工时,因井下顶板脱落切断高压线,重伤致残,再加上几年的井下工作,患上了终身都需要服药的矽肺病,4个孩子都要上学,有病的爱人又无法工作,家里一贫如洗。

  扶贫工作开展以后,秀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强带着工作队走进他家,成为他“一对一”的帮扶干部。

  陈家军说:“我这辈子虽然受了穷,但我最幸福、最感激的是,在我贫穷的时候,县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来我家进行帮扶。任书记每个月都要到我们家来,为我们讲解扶贫政策,鼓励我们要有脱贫的志气,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他说,有了志气和信心,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当他听说我家有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和一个初中生时,还特别鼓励我,要鼓足勇气,振作精神,读书的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现在的困难有党和政府帮助解决。他不但经常自己掏钱为我和爱人看病,为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亲自为我们规划产业发展,安排读大学的孩子假期的学习和务工。在教育帮扶上给了我们极大的温暖和力量。”

  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协助下,漆园村把环境污染治理、文明卫生、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厉行节约等写进了村规民约。提出融合党建抓治理,融合党建扶贫扶志,融合党建抓产业发展的“三融合”做法。

  “这几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系列治理,我们的发展很有成效,原来的青山又回来了,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整个村子都掩映在绿树之中,讲卫生、爱清洁、讲文明、和谐友爱的风气逐步在全村形成。”该村支书冉启武说。

  在县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漆园村村支两委以民生改善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先后到县水利局、交通局等单位争取项目资金680多万元,硬化了4.5公里入村公路;修筑并硬化了长湾至宋家场组、冉家槽组至田家坪两条长3.5公里的通组公路;硬化了13.6公里入组便道,村组公路和入户便道通畅率达100%。同时,改造河堤1000余米,修建人畜饮水池12口,拉通全村12000米主水管和30000余米入户水管,全村实现集中供水,人畜饮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冉家槽组以前是最缺水的村民小组,村民们几乎都是靠挑水生活。由于水质不达标,村民们烧水后锅里会出现一层层白色的粉末状锅垢。

  “要不是扶贫工作队来帮助我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我们不晓得挑水要挑到哪一代人。扶贫干部真的值得我们点赞!”村民龙前明、龙信明异口同声地称赞到。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生态养殖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是在全力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同时,发动和帮助村民进行产业发展,稳定收入,改善生活,逐步走上致富道路。”现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杨对记者说。

  该村深处大山,没有连片的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但村支两委在扶贫工作队的启发引导下,向青山要产业,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小规模药材种植,让生态养殖挑起产业发展的大梁。

  “在扶贫过程中,我们在县委政法委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多次考察、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经过数十次研究,最后决定全村产业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利用峻岭青山,开启以山羊、肉牛、蜜蜂为主的生态养殖之路。”该村村主任罗万斌介绍说。

  漆园坝组的李华书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山上修建羊舍500多平方米,办起了家庭养殖场,养殖山羊200多只,年收入10多万元。建卡贫困户聂应明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指导下,养殖山羊30只、肉牛8头和30多只土鸡,一年下来就脱贫致富了。杨再银、冉金兰等贫困户都纷纷加入生态养殖队伍,靠养殖山羊、肉牛和蜜蜂实现了脱贫致富。

  龙阳明、敖素仙老两口因残疾不能干体力活而致贫。扶贫工作组进村后,在与他们交谈时,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做点事,不能这样靠着青山守穷,但苦于没有资金,也不知道该发展什么产业好。

  “我们了解到龙阳明有养殖蜜蜂的技术,就鼓励他把手艺拿出来,搞蜜蜂养殖。没有资金,我们主动为他联系了小额信贷3万元。2年下来,他家养殖搞得风生水起,共养殖蜜蜂60桶,每年收入近7万元,一举摘下了穷困的帽子。目前,他家还养殖山羊100余只,种植黄精2亩,真正靠勤劳的双手和养殖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杨介绍说。

  目前,该村共有山羊、肉牛、蜜蜂养殖大户14户,全村养殖山羊2000多只、肉牛200多头、蜜蜂1200多桶,生态种、养殖业覆盖全村69户贫因户。产业的兴起和延续,帮助建卡贫因户全部脱贫并走上了致富之路。

  山村夜晚灯火辉煌百姓幸福指数提高

  漆园村,这个坐落在太阳山脉轿子顶山下的村庄,几十年来,村子里夜间除了村民家中几盏照明灯以外,四周是漆黑一片,村民们夜间活动和外出受到严重影响,各种文化生活无法开展。

  由于该村幅员面积较广,几个村民小组均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夜间出行十分困难,给村民们开展集中的文娱生活带来不便。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就开始琢磨,要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就得从基础做起,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幸福指数的提高。于是,工作队把村里的情况向单位做了汇报,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要项目,要资金,一举为全村安装了198盏太阳能路灯。

  路灯亮了,老百姓的心也亮堂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曾在这里任第一书记的田宪龙真切地说了一句:“我真的感觉漆园村的夜晚比城里晚上的灯火还要辉煌,具有大美山村的特色,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从此幸福指数提高了百倍。”

  “路灯亮了,我们山村姐妹的心也更亮了,夜间出门方便,各种文化娱乐生活也得到开展。目前,我们村有自发组织的‘草根剧团’3个,姐妹们经常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坝坝舞,《黄杨扁担》的曲调也从大山里传向山外,极大地丰富了山村的文化生活。”村妇联主席刘小芳如是说。

  法治扶贫促和谐发展帮村民提高脱贫信心

  秀山县委政法委在参与漆园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指挥体系,精准制定规划,强有力推进项目建设,探索推进“法治扶贫”措施,全力助推漆园村脱贫攻坚。

  工作中,工作队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部署,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工作。针对该村“两村合一”、村民拉帮结派的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在选举村干部、开展修桥修路等项目建设上,均从解决分歧入手。

  “我们作为政法干部,开展法治扶贫,就应当义不容辞,冲锋陷阵,把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形式放在工作的首位,哪里有问题,哪里有不讲团结的不和谐音符,我们就出现在哪里。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扶贫政策,与老百姓同坐一根凳子,拉家常,摆龙门阵,直到老百姓气消了,问题解决了,真正达到‘气通人和’的目的。”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周杨说。

  2018年,该村实施长湾至宋家场1.7公里入组公路修筑和硬化时,项目工程上面一个组要占用下面一个组的土地,被占用土地的组意见很大,不让工程开工,矛盾突出,有升级趋势。

  了解到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研究解决方案,提出“宣传当先入户调解”八字方针。驻村工作队先后5次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百余次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扶贫政策,对矛盾突出的村民以“开小灶”的方式做思想工作。通过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的不懈努力,群众思想通了,路也顺利地通了。

  漆园村的聂应明因错砍了聂金富几棵树,两家闹得不可开交,还扬言邀人斗殴,严重影响了团结和谐及社会稳定。工作队在村干部的配合下,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做调解工作,讲解乡里乡邻团结和谐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很快就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聂金富和聂应明感慨万分地说:“我们因为一点小事扯皮,要不是你们工作队到家里来为我们宣讲法律、宣传政策,我们也不晓得这皮要扯到猴年马月,真的太感激你们了。”

  年近花甲的田洪祥,10年前因在锰矿打工,在井下作业导致伤残,企业答应赔偿他10万元。时间一天天过去,田洪祥一直拿不到这笔钱,也没有什么办法,真是一筹莫展。扶贫工作开展后,秀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强到村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田洪祥支招——通过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任强的指导下,田洪祥的赔偿款很快得到了落实。拿到迟到了整整10年的赔偿款时,田洪祥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哽咽着说:“太感谢您了,任书记!要不是你们扶贫工作队,我哪能有今天哟!”

  法治扶贫是各项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助推剂”,能让老百姓学法、懂法、尊法、用法,了解党的扶贫政策,能让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让村民之间更加团结和谐,社会更加稳定,推动全面脱贫攻坚。

  脱贫工作即将圆满收官,漆园村从采掘地下黑色锰矿到地上生态发展的变迁,已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美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群众的点赞。目前,该村的山羊、肉牛和蜂蜜在扶贫工作队员的代言和推销下成了山中俏货,远销武陵山各区县乃至全国;该村第一书记周杨每个星期都会背着村民的土鸡蛋回单位,向同事和身边的朋友推荐,开启了脱贫攻坚消费扶贫之路。白花花的“银子”不断鼓起村民们和贫困户的腰包,全体村民特别是建卡贫困户脱贫后,产业得到扩大和发展,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在脱贫攻坚即将圆满收官时,秀山县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向县委、县政府和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杨巧玉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从“黑矿”采掘到生态发展的变迁


秀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强(左一)与“一对一”帮扶户座谈,规划产业发展

漆园村现任第一书记的政法干部周杨介绍该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

曾任第一书记的政法干部田宪龙(右二)与现任第一书记的周杨(右一)和建卡贫困户交谈

  

田宪龙(右)、周杨查看整修的河堤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秀山县委政法委在历经5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心、以情、以亲,投入人力财力,成功把膏田镇漆园村从昔日一个采掘地下黑色锰矿的村子,变成了今天地上生态发展的绿色村庄。漆园村的变迁,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秀山县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用苦涩的汗水、辛劳的脚步谱写出的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靠前督战指挥查穷根全力展开脱贫攻坚战

  “5年来,我们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把脱贫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靠前指挥督战脱贫工作;一线人员深入村组,到群众家中了解、“诊断”贫穷落后的“病根”,并将脱贫工作纳入每年年度工作目标,列入干部考核重要内容。委党组以及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地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并对安排的工作认真抓好督查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采访中,秀山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龙庆明介绍。

  扶贫工作中,秀山县委政法委在单位工作任务繁重、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帮扶工作的指示精神,选派了3名政法干部到对口联系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协助村支两委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自脱贫攻坚工作号角吹响后,我和其他两名扶贫干部相继被派驻到膏田镇漆园村任第一书记。从那时起,就全身心沉入基层,每天和这里的老百姓打交道,查找这里贫穷落后的根源,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发展产业。”该委曾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田宪龙如是说。

  漆园村地处秀山县边远山区,这里深藏锰矿,是该县的“锰金三角”。通过合村并组,该村有5个村民小组715户2088人,其中建卡贫困户69户246人,80%的青壮劳动力昔日都参加过锰矿的采掘。那时,这里的青山被摧毁,绿水被染黑,土地和森林资源都遭到破坏。部分老板发完“锰”财之后就回到了城里,而靠打工的村民们将手里的几个钱花完之后发现,几辈人留下的青山不见了,碧绿的溪水干枯断流了,部分村民还患上了终身无法治愈的矽肺病。在被染黑的贫瘠土地上,疾病缠身的村民看不到脱贫致富的希望。

  治理从源头开始“输血”扶志助脱贫

  “我们来到漆园村后,在村支两委干部的配合下,从建卡贫困户入手,深入院落,入户走访,和村民们交朋友,认‘亲戚’,和他们摆知心龙门阵,查找他们贫穷的原因和‘病根’,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听取困难群众的意见、想法和渴望致富的愿望。”田宪龙回忆起刚驻村时的情景感慨万分。

  漆园村由两个村合并而来,村民情况复杂,处于矿区,在“卖血”式发展时期,一些村民打工采矿,有的人曾挖到过“第一桶金”,而环境资源的破坏让老百姓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县委政法委工作队驻进我们村后,在村支两委的配合下,先后对69户建卡贫困户进行了走访,嘘寒问暖,把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及开展脱贫攻坚的政策送到他们心里,‘诊断’出全村因环境遭受破坏,建卡贫困户因病等原因导致贫困的‘症结’后,提出了从源头治理环境,进行‘一对一’帮扶,重点解决建卡贫困户的困难,‘输血’扶志,发展产业的想法。”该村支书冉启武说。

  “我就是漆园村的一户建卡贫困户,也是这里因环境遭到破坏而受害的最典型的村民,我现在是县委政法委书记帮扶的对象,要不是他们的帮助,我真没有了生活的信心,更谈不上有致富的这一天了。我从内心感谢党、感谢政府和这些扶贫的干部。”桂花组50多岁的陈家军十分激动地对记者说。

  原来,陈家军以前在锰矿打工时,因井下顶板脱落切断高压线,重伤致残,再加上几年的井下工作,患上了终身都需要服药的矽肺病,4个孩子都要上学,有病的爱人又无法工作,家里一贫如洗。

  扶贫工作开展以后,秀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强带着工作队走进他家,成为他“一对一”的帮扶干部。

  陈家军说:“我这辈子虽然受了穷,但我最幸福、最感激的是,在我贫穷的时候,县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来我家进行帮扶。任书记每个月都要到我们家来,为我们讲解扶贫政策,鼓励我们要有脱贫的志气,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他说,有了志气和信心,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当他听说我家有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和一个初中生时,还特别鼓励我,要鼓足勇气,振作精神,读书的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现在的困难有党和政府帮助解决。他不但经常自己掏钱为我和爱人看病,为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还亲自为我们规划产业发展,安排读大学的孩子假期的学习和务工。在教育帮扶上给了我们极大的温暖和力量。”

  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协助下,漆园村把环境污染治理、文明卫生、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厉行节约等写进了村规民约。提出融合党建抓治理,融合党建扶贫扶志,融合党建抓产业发展的“三融合”做法。

  “这几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系列治理,我们的发展很有成效,原来的青山又回来了,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整个村子都掩映在绿树之中,讲卫生、爱清洁、讲文明、和谐友爱的风气逐步在全村形成。”该村支书冉启武说。

  在县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漆园村村支两委以民生改善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先后到县水利局、交通局等单位争取项目资金680多万元,硬化了4.5公里入村公路;修筑并硬化了长湾至宋家场组、冉家槽组至田家坪两条长3.5公里的通组公路;硬化了13.6公里入组便道,村组公路和入户便道通畅率达100%。同时,改造河堤1000余米,修建人畜饮水池12口,拉通全村12000米主水管和30000余米入户水管,全村实现集中供水,人畜饮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冉家槽组以前是最缺水的村民小组,村民们几乎都是靠挑水生活。由于水质不达标,村民们烧水后锅里会出现一层层白色的粉末状锅垢。

  “要不是扶贫工作队来帮助我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我们不晓得挑水要挑到哪一代人。扶贫干部真的值得我们点赞!”村民龙前明、龙信明异口同声地称赞到。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生态养殖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是在全力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同时,发动和帮助村民进行产业发展,稳定收入,改善生活,逐步走上致富道路。”现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杨对记者说。

  该村深处大山,没有连片的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但村支两委在扶贫工作队的启发引导下,向青山要产业,利用现有土地,实施小规模药材种植,让生态养殖挑起产业发展的大梁。

  “在扶贫过程中,我们在县委政法委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多次考察、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经过数十次研究,最后决定全村产业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发展思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利用峻岭青山,开启以山羊、肉牛、蜜蜂为主的生态养殖之路。”该村村主任罗万斌介绍说。

  漆园坝组的李华书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山上修建羊舍500多平方米,办起了家庭养殖场,养殖山羊200多只,年收入10多万元。建卡贫困户聂应明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指导下,养殖山羊30只、肉牛8头和30多只土鸡,一年下来就脱贫致富了。杨再银、冉金兰等贫困户都纷纷加入生态养殖队伍,靠养殖山羊、肉牛和蜜蜂实现了脱贫致富。

  龙阳明、敖素仙老两口因残疾不能干体力活而致贫。扶贫工作组进村后,在与他们交谈时,他们表示自己也想做点事,不能这样靠着青山守穷,但苦于没有资金,也不知道该发展什么产业好。

  “我们了解到龙阳明有养殖蜜蜂的技术,就鼓励他把手艺拿出来,搞蜜蜂养殖。没有资金,我们主动为他联系了小额信贷3万元。2年下来,他家养殖搞得风生水起,共养殖蜜蜂60桶,每年收入近7万元,一举摘下了穷困的帽子。目前,他家还养殖山羊100余只,种植黄精2亩,真正靠勤劳的双手和养殖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杨介绍说。

  目前,该村共有山羊、肉牛、蜜蜂养殖大户14户,全村养殖山羊2000多只、肉牛200多头、蜜蜂1200多桶,生态种、养殖业覆盖全村69户贫因户。产业的兴起和延续,帮助建卡贫因户全部脱贫并走上了致富之路。

  山村夜晚灯火辉煌百姓幸福指数提高

  漆园村,这个坐落在太阳山脉轿子顶山下的村庄,几十年来,村子里夜间除了村民家中几盏照明灯以外,四周是漆黑一片,村民们夜间活动和外出受到严重影响,各种文化生活无法开展。

  由于该村幅员面积较广,几个村民小组均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夜间出行十分困难,给村民们开展集中的文娱生活带来不便。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就开始琢磨,要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就得从基础做起,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幸福指数的提高。于是,工作队把村里的情况向单位做了汇报,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要项目,要资金,一举为全村安装了198盏太阳能路灯。

  路灯亮了,老百姓的心也亮堂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曾在这里任第一书记的田宪龙真切地说了一句:“我真的感觉漆园村的夜晚比城里晚上的灯火还要辉煌,具有大美山村的特色,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从此幸福指数提高了百倍。”

  “路灯亮了,我们山村姐妹的心也更亮了,夜间出门方便,各种文化娱乐生活也得到开展。目前,我们村有自发组织的‘草根剧团’3个,姐妹们经常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坝坝舞,《黄杨扁担》的曲调也从大山里传向山外,极大地丰富了山村的文化生活。”村妇联主席刘小芳如是说。

  法治扶贫促和谐发展帮村民提高脱贫信心

  秀山县委政法委在参与漆园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指挥体系,精准制定规划,强有力推进项目建设,探索推进“法治扶贫”措施,全力助推漆园村脱贫攻坚。

  工作中,工作队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部署,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工作。针对该村“两村合一”、村民拉帮结派的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在选举村干部、开展修桥修路等项目建设上,均从解决分歧入手。

  “我们作为政法干部,开展法治扶贫,就应当义不容辞,冲锋陷阵,把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工作形式放在工作的首位,哪里有问题,哪里有不讲团结的不和谐音符,我们就出现在哪里。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扶贫政策,与老百姓同坐一根凳子,拉家常,摆龙门阵,直到老百姓气消了,问题解决了,真正达到‘气通人和’的目的。”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周杨说。

  2018年,该村实施长湾至宋家场1.7公里入组公路修筑和硬化时,项目工程上面一个组要占用下面一个组的土地,被占用土地的组意见很大,不让工程开工,矛盾突出,有升级趋势。

  了解到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研究解决方案,提出“宣传当先入户调解”八字方针。驻村工作队先后5次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百余次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扶贫政策,对矛盾突出的村民以“开小灶”的方式做思想工作。通过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的不懈努力,群众思想通了,路也顺利地通了。

  漆园村的聂应明因错砍了聂金富几棵树,两家闹得不可开交,还扬言邀人斗殴,严重影响了团结和谐及社会稳定。工作队在村干部的配合下,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做调解工作,讲解乡里乡邻团结和谐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很快就促使双方握手言和。聂金富和聂应明感慨万分地说:“我们因为一点小事扯皮,要不是你们工作队到家里来为我们宣讲法律、宣传政策,我们也不晓得这皮要扯到猴年马月,真的太感激你们了。”

  年近花甲的田洪祥,10年前因在锰矿打工,在井下作业导致伤残,企业答应赔偿他10万元。时间一天天过去,田洪祥一直拿不到这笔钱,也没有什么办法,真是一筹莫展。扶贫工作开展后,秀山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强到村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田洪祥支招——通过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任强的指导下,田洪祥的赔偿款很快得到了落实。拿到迟到了整整10年的赔偿款时,田洪祥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哽咽着说:“太感谢您了,任书记!要不是你们扶贫工作队,我哪能有今天哟!”

  法治扶贫是各项扶贫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助推剂”,能让老百姓学法、懂法、尊法、用法,了解党的扶贫政策,能让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让村民之间更加团结和谐,社会更加稳定,推动全面脱贫攻坚。

  脱贫工作即将圆满收官,漆园村从采掘地下黑色锰矿到地上生态发展的变迁,已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美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群众的点赞。目前,该村的山羊、肉牛和蜂蜜在扶贫工作队员的代言和推销下成了山中俏货,远销武陵山各区县乃至全国;该村第一书记周杨每个星期都会背着村民的土鸡蛋回单位,向同事和身边的朋友推荐,开启了脱贫攻坚消费扶贫之路。白花花的“银子”不断鼓起村民们和贫困户的腰包,全体村民特别是建卡贫困户脱贫后,产业得到扩大和发展,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在脱贫攻坚即将圆满收官时,秀山县委政法委扶贫工作队向县委、县政府和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杨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