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申检察初印象

时间: 2021-12-0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77

  职场转岗,不过是换一个战壕,继续战斗。但走出“舒适区”,进入“拓荒地”,通常也意味着挑战。好在以往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凭借积累工作的经验,我们大概率可以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得心应手,并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

  刚开始一项工作,千头万绪,似乎无从下手。通常,我都是从学习开始。啃规章制度,熟悉法律法规,找前辈请教,找同事谈心。在熟悉岗位职责的同时,熟悉规定,熟悉人员,将适应角色的时间努力压缩到最短。毕竟,职场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只能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只要不断地学习,只要真心拜身边人为师,就能源源不断地充电,为自己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而随着工作的熟悉,人员的熟悉,就完全有可能胜任工作,并在可期的未来,推动工作向前一毫米。

  职场中人,都是如你一般,有理想、有抱负、有梦想、有追求、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正义感的人。只要跟上他们的步伐,融入这个优秀的团队,时刻保持步调一致,你就能随着这支队伍一路向前,去抵达一个又一个目标,夺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以前在法院工作的时候,对控申的理解就是来访。来访后,领导交办,就要去上级单位报告,通常称为“背书”。那个时候,办案异常忙碌,对来访的印象就是,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写下一个又一个报告,甚至上会研究。因此,要努力办好案,防止发生上访。

  后来,来到重庆市检察院,它曾经推行过一项制度,就是新进人员去控申接待窗口顶岗锻炼。我本跃跃欲试,但已经不是“新人”,而是工作多年的“老人”,所以顶岗锻炼没有被安排。那时候我就知道,控申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是“老大难”。

  如今,我来到了控申岗位,将和战友们一起从事这项最难的工作,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短短的几天,通过学习我发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控申工作,是展示形象、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更是检验工作质效的“晴雨表”。如果一个人办的案屡屡被上访,很可能是办案质量不高,办案效率不高,办案效果不好所致。就是说,控申工作可以反向检视办案的能力和水平。抓控申工作,就是抓办案质效。

  对于一个承办人而言,如果办一个案子,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政通,说明没有实现办案的“三个境界”,没有达到办案的“三个效果”,更没有做到“求极致”。相反,办案的实体和程序都实现了正义,释法说理和沟通协调都做到了位,就不可能产生上访,内心的成就感也更强,职业的荣誉感也更大。

  这说明,新时代对办案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能办案子,而要能动司法,防止机械司法,案结事不了。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释法说理,做到预判风险,坚决防止程序空转,防止增加诉累,努力追求“天下无讼”“天下无访”。从这个意义上说,控申对办案人的帮助和益处是不言而喻的。深受其益而不自知。作为办案人,重视控申工作,就是重视自己的短板,就是抓住了提升能力水平的机会。对此,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抵制,甚至是逃避。

  控申工作,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对于司法机关来说,这项工作做好了,事关职业形象,事关司法公信,事关工匠精神,事关和谐稳定,是一项非常有潜力可挖的工作,也是一项大有可为的工作。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项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接访,一把手下访,一把手主持公开听证,这是都是工作中的“硬杠杠”,是必须完成的“全覆盖”内容之一。

  控申工作有政治性、敏感性、法律性、随机性、经验性这五项鲜明的特点。

  上访背后是民生,诉求背后是民心。控申处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任何一个案件处理不慎,任何一句话表述不当,都可能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对司法的印象和评判。因此,控申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时时刻刻从政治上看,提高站位,提升境界,提高修养,真正俯下身去、沉下心来、钻的进去,才可能把一项项“骨头案”啃下来、化解开。

  控申工作的时间节点性十分明显。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敏锐性、敏捷性,做好前瞻,善于预判,做好防范。风起于青萍,叶落而知秋。对时事,对人性,对苗头,都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捕捉力、把控力。如此,才能防止矛盾激化、纠纷升级。

  法律博大精深,法条多如牛毛。不懂法,就不可能释法说理,不可能占据主动,不可能赢得信任,不可能解决当事人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当事人的诉求多样,这要求接访员必须懂法律、懂政策、懂常识,成为一个多面手,才可能成为一个行家里手。

  与其他司法不同,这项工作的随机性更大,突发性更强,对抗性更大,职业风险性也更大。通常,当事人心中已经产生失望、消极、不信任等情绪。接访时,负面情绪就可能主导交流,让一场原本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话变成火药味十足的对抗。这对接访员的心理素质、情绪管理要求,都高于常人。

  控申工作不比其他工作,作为新手,可以很快上手。这项工作,更依赖经验,依赖阅历,依赖积累。因此,向熟手学习,向前辈学习,做好传帮带,做好师带徒,尤为重要。这无关能力,而是事关规律。必须放下架子,远离学生腔,懂得群众语言,翻译法言法语。

  曾经有人说,干好了控申工作,就可以干好任何一项工作。因为,干好这项工作,就意味着你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丰富的群众经验,极强的服务意识,能妥善处置突发问题,善于沟通协调,富有担当精神。我深以为然。

  毫无疑问,干过天底下最难的事,对我们的挑战将最大。作为年轻人,敢于到最艰苦的岗位,敢于啃嘴硬的骨头,敢于做最难的工作,就一定能变成最强大的自己。对此,我坚信不疑!

  ◎ 李立峰(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控申检察初印象

  职场转岗,不过是换一个战壕,继续战斗。但走出“舒适区”,进入“拓荒地”,通常也意味着挑战。好在以往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凭借积累工作的经验,我们大概率可以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得心应手,并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

  刚开始一项工作,千头万绪,似乎无从下手。通常,我都是从学习开始。啃规章制度,熟悉法律法规,找前辈请教,找同事谈心。在熟悉岗位职责的同时,熟悉规定,熟悉人员,将适应角色的时间努力压缩到最短。毕竟,职场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只能是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只要不断地学习,只要真心拜身边人为师,就能源源不断地充电,为自己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而随着工作的熟悉,人员的熟悉,就完全有可能胜任工作,并在可期的未来,推动工作向前一毫米。

  职场中人,都是如你一般,有理想、有抱负、有梦想、有追求、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正义感的人。只要跟上他们的步伐,融入这个优秀的团队,时刻保持步调一致,你就能随着这支队伍一路向前,去抵达一个又一个目标,夺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

  以前在法院工作的时候,对控申的理解就是来访。来访后,领导交办,就要去上级单位报告,通常称为“背书”。那个时候,办案异常忙碌,对来访的印象就是,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写下一个又一个报告,甚至上会研究。因此,要努力办好案,防止发生上访。

  后来,来到重庆市检察院,它曾经推行过一项制度,就是新进人员去控申接待窗口顶岗锻炼。我本跃跃欲试,但已经不是“新人”,而是工作多年的“老人”,所以顶岗锻炼没有被安排。那时候我就知道,控申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是“老大难”。

  如今,我来到了控申岗位,将和战友们一起从事这项最难的工作,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短短的几天,通过学习我发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控申工作,是展示形象、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更是检验工作质效的“晴雨表”。如果一个人办的案屡屡被上访,很可能是办案质量不高,办案效率不高,办案效果不好所致。就是说,控申工作可以反向检视办案的能力和水平。抓控申工作,就是抓办案质效。

  对于一个承办人而言,如果办一个案子,不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政通,说明没有实现办案的“三个境界”,没有达到办案的“三个效果”,更没有做到“求极致”。相反,办案的实体和程序都实现了正义,释法说理和沟通协调都做到了位,就不可能产生上访,内心的成就感也更强,职业的荣誉感也更大。

  这说明,新时代对办案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能办案子,而要能动司法,防止机械司法,案结事不了。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释法说理,做到预判风险,坚决防止程序空转,防止增加诉累,努力追求“天下无讼”“天下无访”。从这个意义上说,控申对办案人的帮助和益处是不言而喻的。深受其益而不自知。作为办案人,重视控申工作,就是重视自己的短板,就是抓住了提升能力水平的机会。对此,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抵制,甚至是逃避。

  控申工作,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对于司法机关来说,这项工作做好了,事关职业形象,事关司法公信,事关工匠精神,事关和谐稳定,是一项非常有潜力可挖的工作,也是一项大有可为的工作。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项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接访,一把手下访,一把手主持公开听证,这是都是工作中的“硬杠杠”,是必须完成的“全覆盖”内容之一。

  控申工作有政治性、敏感性、法律性、随机性、经验性这五项鲜明的特点。

  上访背后是民生,诉求背后是民心。控申处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任何一个案件处理不慎,任何一句话表述不当,都可能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对司法的印象和评判。因此,控申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要时时刻刻从政治上看,提高站位,提升境界,提高修养,真正俯下身去、沉下心来、钻的进去,才可能把一项项“骨头案”啃下来、化解开。

  控申工作的时间节点性十分明显。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敏锐性、敏捷性,做好前瞻,善于预判,做好防范。风起于青萍,叶落而知秋。对时事,对人性,对苗头,都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捕捉力、把控力。如此,才能防止矛盾激化、纠纷升级。

  法律博大精深,法条多如牛毛。不懂法,就不可能释法说理,不可能占据主动,不可能赢得信任,不可能解决当事人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当事人的诉求多样,这要求接访员必须懂法律、懂政策、懂常识,成为一个多面手,才可能成为一个行家里手。

  与其他司法不同,这项工作的随机性更大,突发性更强,对抗性更大,职业风险性也更大。通常,当事人心中已经产生失望、消极、不信任等情绪。接访时,负面情绪就可能主导交流,让一场原本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话变成火药味十足的对抗。这对接访员的心理素质、情绪管理要求,都高于常人。

  控申工作不比其他工作,作为新手,可以很快上手。这项工作,更依赖经验,依赖阅历,依赖积累。因此,向熟手学习,向前辈学习,做好传帮带,做好师带徒,尤为重要。这无关能力,而是事关规律。必须放下架子,远离学生腔,懂得群众语言,翻译法言法语。

  曾经有人说,干好了控申工作,就可以干好任何一项工作。因为,干好这项工作,就意味着你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丰富的群众经验,极强的服务意识,能妥善处置突发问题,善于沟通协调,富有担当精神。我深以为然。

  毫无疑问,干过天底下最难的事,对我们的挑战将最大。作为年轻人,敢于到最艰苦的岗位,敢于啃嘴硬的骨头,敢于做最难的工作,就一定能变成最强大的自己。对此,我坚信不疑!

  ◎ 李立峰(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