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父亲的足迹

时间: 2022-07-2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75

  ◎ 黄翊翀

  “翀儿,我要把《转业审批报告表》拍照发给居委会的同志,需要先加他微信,看怎么弄?”父亲边说边进屋拿出几页纸递给我。现在各个社区都在登记退役军人信息,前几天父亲专门为这事回了一趟老家。

  这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转业审批报告表》我从没见过,好奇地翻看起来。子女栏的一串文字跃然眼前:“黄洋,5岁,万县市”,黄洋是我小名,多少年没听过了,仿佛刹那间把耳朵唤醒,将思绪拉回童年。

  故事还得从母亲带我去父亲部队探亲说起。

  父亲早先在四川宜宾的省军区独立团服役,我们去探亲一趟真不容易,母亲提着大包小包,带着我从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坐轮船沿长江逆流而上,经过几天才能到达。

  依稀记得父亲的宿舍是一间没有隔墙的平房,不远处围墙角落里生长着几株芭蕉树,翠绿的芭蕉扇叶子上结出紫红色的花,散发淡淡清香。我喜欢蹲下来,用塑料小铲子在芭蕉树皮上划开一道口子,看乳白色汁液慢慢渗出,拾起一根细长枝条蘸上一缕,在掉队蚂蚁周围飞快地画个圆,急得它团团转。

  “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队一队战士高声唱着《打靶归来》,穿着“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5式军服,扛着钢枪神采奕奕地从我身旁走过,令我羡慕至极。母亲调侃说父亲五音不全,但这首歌他唱得最有味道。

  宿舍传来炒鸡蛋的香味,馋得我肚子咕咕叫唤。“洋洋,吃饭啦!”最不喜欢玩得起劲时打扰我,但这次不同,我丢下小铲子撒腿就往宿舍跑。

  只见一个军绿色煤油炉子搁在宿舍地板上,像一台大功率鼓风机,蹭蹭蹭地喷出蓝色火苗,锅里的猪油把鸡蛋煎得噼啪作响,搅碎、翻炒、撒上葱花上桌,母亲一气呵成。这道菜堪称一绝,融合了鸡蛋、猪油、煤油的特殊气味,随着屋里的淡淡烟雾进鼻入胃。只此一菜,便可让我大快朵颐。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煤油炉、猪油这些那个年代的东西已悄然离开了人们视野,但我依然对炒鸡蛋这道最简单不过的家常菜情有独钟,每一口下去都有满满的幸福感。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带领连队参加全军大比武,训练任务很重,走不开身,盼着我们去探亲。父亲每次收到探亲电报后,就省吃俭用把鸡蛋积攒起来,竹篾簸箕里快放满时,我们也就快到了。这是他能给我们最简单的幸福。

  再后来,父亲调到梁平县武装部工作,离家近了,我们探亲的时候水路换成山路,得坐长途汽车翻越几座大山。

  晚饭后,父亲爱带我们去散步。不远处就是一座军用机场,我扒在铁丝网踮起脚尖往里望,一架一架战斗机从混凝土跑道上呼啸而过,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后来才知道,这里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摇篮,走出了中国第一代航天员、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将军。离机场不远的街上很热闹,路旁摆放着各式小摊,卤菜特多,让我特别难忘的是辣卤鸡心。一根竹签串起六七颗鸡心,色泽发亮,还可见辣椒碎末,入口又香又糯,回味悠长。

  当年探亲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味道,从那以后再没遇见,就像我的童年、父母的青春,无以替代。

  我长大后沿着父亲的足迹,也穿上绿军装,把青春献给了部队。

  二十载的军旅生涯,让我懂得了父亲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读懂了《打靶归来》那首歌——“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的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作者军旅20载,原服役于武警重庆总队,曾荣立个人三等功,现就职于市社会保险局,系二级调研员)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沿着父亲的足迹

  ◎ 黄翊翀

  “翀儿,我要把《转业审批报告表》拍照发给居委会的同志,需要先加他微信,看怎么弄?”父亲边说边进屋拿出几页纸递给我。现在各个社区都在登记退役军人信息,前几天父亲专门为这事回了一趟老家。

  这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转业审批报告表》我从没见过,好奇地翻看起来。子女栏的一串文字跃然眼前:“黄洋,5岁,万县市”,黄洋是我小名,多少年没听过了,仿佛刹那间把耳朵唤醒,将思绪拉回童年。

  故事还得从母亲带我去父亲部队探亲说起。

  父亲早先在四川宜宾的省军区独立团服役,我们去探亲一趟真不容易,母亲提着大包小包,带着我从万县市(现重庆市万州区)坐轮船沿长江逆流而上,经过几天才能到达。

  依稀记得父亲的宿舍是一间没有隔墙的平房,不远处围墙角落里生长着几株芭蕉树,翠绿的芭蕉扇叶子上结出紫红色的花,散发淡淡清香。我喜欢蹲下来,用塑料小铲子在芭蕉树皮上划开一道口子,看乳白色汁液慢慢渗出,拾起一根细长枝条蘸上一缕,在掉队蚂蚁周围飞快地画个圆,急得它团团转。

  “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队一队战士高声唱着《打靶归来》,穿着“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5式军服,扛着钢枪神采奕奕地从我身旁走过,令我羡慕至极。母亲调侃说父亲五音不全,但这首歌他唱得最有味道。

  宿舍传来炒鸡蛋的香味,馋得我肚子咕咕叫唤。“洋洋,吃饭啦!”最不喜欢玩得起劲时打扰我,但这次不同,我丢下小铲子撒腿就往宿舍跑。

  只见一个军绿色煤油炉子搁在宿舍地板上,像一台大功率鼓风机,蹭蹭蹭地喷出蓝色火苗,锅里的猪油把鸡蛋煎得噼啪作响,搅碎、翻炒、撒上葱花上桌,母亲一气呵成。这道菜堪称一绝,融合了鸡蛋、猪油、煤油的特殊气味,随着屋里的淡淡烟雾进鼻入胃。只此一菜,便可让我大快朵颐。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煤油炉、猪油这些那个年代的东西已悄然离开了人们视野,但我依然对炒鸡蛋这道最简单不过的家常菜情有独钟,每一口下去都有满满的幸福感。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带领连队参加全军大比武,训练任务很重,走不开身,盼着我们去探亲。父亲每次收到探亲电报后,就省吃俭用把鸡蛋积攒起来,竹篾簸箕里快放满时,我们也就快到了。这是他能给我们最简单的幸福。

  再后来,父亲调到梁平县武装部工作,离家近了,我们探亲的时候水路换成山路,得坐长途汽车翻越几座大山。

  晚饭后,父亲爱带我们去散步。不远处就是一座军用机场,我扒在铁丝网踮起脚尖往里望,一架一架战斗机从混凝土跑道上呼啸而过,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后来才知道,这里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摇篮,走出了中国第一代航天员、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将军。离机场不远的街上很热闹,路旁摆放着各式小摊,卤菜特多,让我特别难忘的是辣卤鸡心。一根竹签串起六七颗鸡心,色泽发亮,还可见辣椒碎末,入口又香又糯,回味悠长。

  当年探亲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味道,从那以后再没遇见,就像我的童年、父母的青春,无以替代。

  我长大后沿着父亲的足迹,也穿上绿军装,把青春献给了部队。

  二十载的军旅生涯,让我懂得了父亲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读懂了《打靶归来》那首歌——“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的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作者军旅20载,原服役于武警重庆总队,曾荣立个人三等功,现就职于市社会保险局,系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