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奔走山间小道的“摩托法官”

时间: 2019-07-1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505

在土家寨调解纠纷

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一位白明德法官远近闻名,他常年骑着摩托送法到村头,查证到乡间,开庭到院坝。同事敬重他,叫他“老德”,乡亲们常见他骑着摩托在山间小路穿行,亲切地称他“摩托法官”,更多接触过他的老百姓和当事人都称呼他为“白公道”,他在基层法庭一干就是30多年,先后换了7辆摩托车,走遍了武陵山区腹地的368个村庄小寨,办结了2032件案子,没有一件案子发回重审,调撤达83.5%,服判息诉率达98%。

为方便群众打官司

他自费购买摩托车

白明德出生在酉阳一个普通的土家族农民家庭,1988年考进酉阳法院时,他就主动申请到最远的地方工作。上班第一天,白明德就在日记本上立下誓言:“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法官!”

过后,白明德被分到与湖南、湖北两省交界的酉酬审判站工作。酉酬审判站距县城100多公里,负责两个乡镇几百个村寨。早些年,白明德下乡办案,就得背起干粮,打着手电筒,不晓得有多少个夜晚都是在山路上度过的。

有一件事情白明德至今还记忆深刻:那是1996年的冬天,下午4点多,一位老人颤巍巍地走进了审判站:“谢天谢地,总算是赶上了!”白明德一问,才知道老人是酉酬沙子村的村民,因土地纠纷被人打伤,一大清早起来赶路,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是为了到法庭讨个说法。听老人说完,白明德立即抓紧办理。等他把案子立好后,天都已经黑了。想着老人家还饿着肚子,白明德就给老人买了碗面条,还买了一支手电筒。老人吃完面后赶紧起身,急匆匆地赶上了回家之路。望着夜幕中匆匆的背景,白明德心里很不好受。

“让群众这样赶路打官司,实在太不方便了,总得想个办法!”于是,白明德省吃俭用买了辆二手摩托车,尽量到山里乡下办案。“宁可自己多跑几趟腿,也要让乡亲们少受点累!”从此,白明德就天天骑着摩托车下乡办案。多年下来,他骑着摩托车走遍了368个村寨,光换车的钱就花了几万元,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看到他,就亲切地喊:“摩托法官来了!”

出车祸磕掉两颗门牙

强忍疼痛调解赡养案

书记员小廖至今还记得白明德和自己一起到可大乡调解案件的事情。

那是一年的春节前夕,天空飘着雪花,白庭长骑着摩托和小廖去法庭辖区最远的可大乡。雪越下越密,崎岖陡峭的羊肠山道上越来越滑。在一处上坡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摩托车突然前胎爆裂,将白庭长和书记员小廖一下子都摔倒在地上。书记员小廖手被划破了,还流了血。他从地上爬起来,发现白庭长仍趴在地上。他赶忙跑过去,只见白庭长嘴里流着血,两颗门牙已经被磕掉了,一条腿动弹不得。小廖架起白庭长的胳膊,慢慢把他从地上扶起。白庭长忍着疼痛,让小廖赶紧帮着把摩托车立起来。

车坏了,怎么办?小廖说:“庭长,咱们只能在这里等,看看有没有路过的车。要不,咱们先下山吧!”“不行啊,这雪会越下越大,咱们已经走了一多半路,无论如何也要赶到可大乡,和当事人定好了审理案件的时间,我们绝不可以缺席,这事关系着老百姓对法庭和法官的信任。”

“那你的脚还能走吗?”白明德动了动,发现左腿剜心地痛,令他浑身打颤。他忍着痛对小廖说:“走!推车上山。”白明德着急啊!这次开庭是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老人的几个儿子吵翻了天,他担心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案子不能如期审理,几个赡养人会聚在一起闹事。

白明德与小廖一步步艰难地推着摩托车在雪地上行进,小廖看到白庭长满头大汗,于是让他歇歇再走。可白明德摇头示意不行,必须抓紧时间,不然来不及了。

当白明德一瘸一拐地走进屋,见到起诉的老汉和他的几个儿子时,他连忙抱歉地说:“对不起!来晚了……”老汉和他的几个儿子看到小廖缠着布的手和白庭长红肿的嘴,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纷纷被眼前这位早有耳闻的法官感动了。调解案件时,一家人协商得很顺利,往日的争吵、埋怨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

不辞辛劳奔波四次

帮妇女要回抚恤金

“我们山区基层法庭办案,大多是些婚姻、财产纠纷,甚至有不少鸡毛蒜皮的小案。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我懂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重要性。在办案过程中,时时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试着弄明白他们心里的想法。”白明德告诉记者。

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一名30多岁的田姓妇女领着两个孩子找到酉酬审判站。原来,这名妇女是从30多公里外的村子赶来的。经了解,女子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死亡,她费尽很大周折才要到17万元抚恤金,没想到这些钱全部被丈夫的哥哥和母亲拿走了。不管她怎么恳求,丈夫的家人就是不肯把抚恤金还给她和孩子。白明德听明白了女子讲述的案情,立即安慰她说:“你放心!我们法庭一定会帮你要回这笔抚恤金的。”

转天清晨,白明德带上书记员赶路上山,中午时分才到妇女的婆家。然而,不管白明德怎么苦口婆心地讲法律,讲道理,女子婆家的大哥和母亲仍然执意不肯交出抚恤金。第一次调解只能做一个笔录。

隔了两天,白明德第二次上山,这次他带了相关法律小册子,又劝说了两个多小时,婆家大哥说话不再那么硬气了,可是女子丈夫的母亲仍然不认可。

白明德只得又下山,到镇上去找了当事人家的亲戚,又上山找到村干部,让他们帮忙做工作。在村干部和亲戚的规劝下,第三次终于把老太太说通了,也把调解协议签好了。

第四次见面,白明德把所有的继承人都约到大溪镇上,当面把钱分了。

31年来, 白明德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村落,通过他的一张嘴和一颗心,化解了很多邻里矛盾纠纷。31年来,白明德骑着摩托车穿行在山间小路、河道滩石。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动摇他始终如一坚守在大山的决心。法院领导几次找他谈话,要把他调到机关工作,都被白明德拒绝了。白明德说:“虽然乡下山里条件艰苦,但自己对山区农村情况熟悉,开展工作更容易。在山里这么多年,老百姓信任我,需要我。”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慨,“白公道”正如这茫茫绵延的武陵大山一样,历经岁月沧桑,始终包容着风霜雨雪,与山中生生不息的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记者 朱颂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长年奔走山间小道的“摩托法官”

在土家寨调解纠纷

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一位白明德法官远近闻名,他常年骑着摩托送法到村头,查证到乡间,开庭到院坝。同事敬重他,叫他“老德”,乡亲们常见他骑着摩托在山间小路穿行,亲切地称他“摩托法官”,更多接触过他的老百姓和当事人都称呼他为“白公道”,他在基层法庭一干就是30多年,先后换了7辆摩托车,走遍了武陵山区腹地的368个村庄小寨,办结了2032件案子,没有一件案子发回重审,调撤达83.5%,服判息诉率达98%。

为方便群众打官司

他自费购买摩托车

白明德出生在酉阳一个普通的土家族农民家庭,1988年考进酉阳法院时,他就主动申请到最远的地方工作。上班第一天,白明德就在日记本上立下誓言:“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好法官!”

过后,白明德被分到与湖南、湖北两省交界的酉酬审判站工作。酉酬审判站距县城100多公里,负责两个乡镇几百个村寨。早些年,白明德下乡办案,就得背起干粮,打着手电筒,不晓得有多少个夜晚都是在山路上度过的。

有一件事情白明德至今还记忆深刻:那是1996年的冬天,下午4点多,一位老人颤巍巍地走进了审判站:“谢天谢地,总算是赶上了!”白明德一问,才知道老人是酉酬沙子村的村民,因土地纠纷被人打伤,一大清早起来赶路,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是为了到法庭讨个说法。听老人说完,白明德立即抓紧办理。等他把案子立好后,天都已经黑了。想着老人家还饿着肚子,白明德就给老人买了碗面条,还买了一支手电筒。老人吃完面后赶紧起身,急匆匆地赶上了回家之路。望着夜幕中匆匆的背景,白明德心里很不好受。

“让群众这样赶路打官司,实在太不方便了,总得想个办法!”于是,白明德省吃俭用买了辆二手摩托车,尽量到山里乡下办案。“宁可自己多跑几趟腿,也要让乡亲们少受点累!”从此,白明德就天天骑着摩托车下乡办案。多年下来,他骑着摩托车走遍了368个村寨,光换车的钱就花了几万元,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看到他,就亲切地喊:“摩托法官来了!”

出车祸磕掉两颗门牙

强忍疼痛调解赡养案

书记员小廖至今还记得白明德和自己一起到可大乡调解案件的事情。

那是一年的春节前夕,天空飘着雪花,白庭长骑着摩托和小廖去法庭辖区最远的可大乡。雪越下越密,崎岖陡峭的羊肠山道上越来越滑。在一处上坡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摩托车突然前胎爆裂,将白庭长和书记员小廖一下子都摔倒在地上。书记员小廖手被划破了,还流了血。他从地上爬起来,发现白庭长仍趴在地上。他赶忙跑过去,只见白庭长嘴里流着血,两颗门牙已经被磕掉了,一条腿动弹不得。小廖架起白庭长的胳膊,慢慢把他从地上扶起。白庭长忍着疼痛,让小廖赶紧帮着把摩托车立起来。

车坏了,怎么办?小廖说:“庭长,咱们只能在这里等,看看有没有路过的车。要不,咱们先下山吧!”“不行啊,这雪会越下越大,咱们已经走了一多半路,无论如何也要赶到可大乡,和当事人定好了审理案件的时间,我们绝不可以缺席,这事关系着老百姓对法庭和法官的信任。”

“那你的脚还能走吗?”白明德动了动,发现左腿剜心地痛,令他浑身打颤。他忍着痛对小廖说:“走!推车上山。”白明德着急啊!这次开庭是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老人的几个儿子吵翻了天,他担心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案子不能如期审理,几个赡养人会聚在一起闹事。

白明德与小廖一步步艰难地推着摩托车在雪地上行进,小廖看到白庭长满头大汗,于是让他歇歇再走。可白明德摇头示意不行,必须抓紧时间,不然来不及了。

当白明德一瘸一拐地走进屋,见到起诉的老汉和他的几个儿子时,他连忙抱歉地说:“对不起!来晚了……”老汉和他的几个儿子看到小廖缠着布的手和白庭长红肿的嘴,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纷纷被眼前这位早有耳闻的法官感动了。调解案件时,一家人协商得很顺利,往日的争吵、埋怨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

不辞辛劳奔波四次

帮妇女要回抚恤金

“我们山区基层法庭办案,大多是些婚姻、财产纠纷,甚至有不少鸡毛蒜皮的小案。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我懂得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重要性。在办案过程中,时时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试着弄明白他们心里的想法。”白明德告诉记者。

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一名30多岁的田姓妇女领着两个孩子找到酉酬审判站。原来,这名妇女是从30多公里外的村子赶来的。经了解,女子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死亡,她费尽很大周折才要到17万元抚恤金,没想到这些钱全部被丈夫的哥哥和母亲拿走了。不管她怎么恳求,丈夫的家人就是不肯把抚恤金还给她和孩子。白明德听明白了女子讲述的案情,立即安慰她说:“你放心!我们法庭一定会帮你要回这笔抚恤金的。”

转天清晨,白明德带上书记员赶路上山,中午时分才到妇女的婆家。然而,不管白明德怎么苦口婆心地讲法律,讲道理,女子婆家的大哥和母亲仍然执意不肯交出抚恤金。第一次调解只能做一个笔录。

隔了两天,白明德第二次上山,这次他带了相关法律小册子,又劝说了两个多小时,婆家大哥说话不再那么硬气了,可是女子丈夫的母亲仍然不认可。

白明德只得又下山,到镇上去找了当事人家的亲戚,又上山找到村干部,让他们帮忙做工作。在村干部和亲戚的规劝下,第三次终于把老太太说通了,也把调解协议签好了。

第四次见面,白明德把所有的继承人都约到大溪镇上,当面把钱分了。

31年来, 白明德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村落,通过他的一张嘴和一颗心,化解了很多邻里矛盾纠纷。31年来,白明德骑着摩托车穿行在山间小路、河道滩石。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动摇他始终如一坚守在大山的决心。法院领导几次找他谈话,要把他调到机关工作,都被白明德拒绝了。白明德说:“虽然乡下山里条件艰苦,但自己对山区农村情况熟悉,开展工作更容易。在山里这么多年,老百姓信任我,需要我。”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慨,“白公道”正如这茫茫绵延的武陵大山一样,历经岁月沧桑,始终包容着风霜雨雪,与山中生生不息的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记者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