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80后民警吕井凼: “疫”线历练2月,变身社区行家里手

时间: 2020-03-18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309

3月16日下午,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九龙派出所民警吕井凼在警务室短短一个小时之内,接了20多通办事群众的电话,为他们解决各种疑问。

33岁的吕井凼是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民警,去年4月,响应公安机关“做精机关,做强基层”的号召,他主动申请下沉到基层派出所的执法服务一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刑侦岗位的他更是主动请战,去到排查防控任务最为繁重的社区,既发挥自己的专长,又在基层中学习进步。用老民警何光贵的话来说,可能是因为专精人事管理工作,吕井凼这个小伙子有种“特异功能”,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群众工作方法,他一个月下来,不仅心领神会迅速上手,而且还做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这么好学上心,啥事也能做成”,老何竖起大拇指。

“社区工作是本大书,我要一字一句把它吃透”

疫情期间,派出所的两个中心警务室人手有限。尤其是九龙花园,住宅区密集,外地返渝人员多,还分散着不少中小企业,原本捉襟见肘的警力因为有女警生孩子更显支绌。

在得知情况后,吕井凼找到分管社区的副所长卢攀,主动申请前往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管辖的社区工作。一方面,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作为辖区实有人口最多的社区,且属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摸排、社区宣传、防疫指导等疫情期间的具体工作量最大,所以主动去承担最重的工作,是他的“第一反应”!另一方面,由于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辖区企业最多,如何利用自己从事多年的人事管理工作经验,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人员管理,让企业顺利复产的同时实现安全管理,是吕井凼决定去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到中心警务室报到的第一天,吕井凼就直接跟师傅何光贵沉在了社区,从8点到21点,登门入户近200户,走访宣传近600人。这期间,他除了要精确掌握辖区人员流动情况,还要点对点做好防疫指导,确保一人不漏,一户不少,在稳扎稳打45天后,他从偶尔要吃“闭门羹”的生手,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社区“小吕哥”。

但是,“上手快”只是一句话,背后付出的努力,却只有吕井凼自己知道。当前,随着疫情的变化,他的工作变成了以回访和查看居家隔离情况为主,可是前期的摸排中,由于“脸生”,受委屈、被责难也成了常事,虽然这些吕井凼从来没有放在心里,也从未打过“退堂鼓”,但主动下沉社区和眼前的瓶颈,还是让他有些迷茫。这些,作为全市公安系统闻名的社区警务专家何光贵都看在眼里。

“当时是2月中旬,气温还没起来,但是我走一半就浑身打湿了。”同行的师傅何光贵已年过五旬,身体上的劳累对吕井凼来说算不了什么,接连吃闭门羹、不被群众理解更让他困扰。“我们两口子都分房睡了,你们要怎么确认?是不是信不过我们?”“前几分钟社区的才来过了,怎么你们警察又来了?”尽管大多数居民能配合防疫工作,但群众这样的抱怨和牢骚并不少。

吕井凼发现,这些情况大多发生在自己敲门时,而何光贵“刷脸卡”时大家却很配合。把眼前看到的情况跟自己最近遇到的“困境”联系到一起,吕井凼似乎悟到了什么。

在随后的半个月里,吕井凼真心诚意向老何请教。他随身带了一个小记事本,跟师傅下社区有心得,就赶紧记录在本子上,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人事管理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辖区几万人,和每一个居民做朋友当然不可能,但何老师了解大多数居民家中的情况,可以从‘你们家儿子回来了吗’‘您老前些日子摔到了腿,现在好些了吗’这些家常事切入,拉近警民距离。”

“我轻轻拉他一把,结果他蹭一下就上来了,这小子确实是个干社区的好材料。”老何为这个“徒弟”由衷感到欣慰。

要想短时间做到老何这种程度当然不容易,但吕井凼很用心,下班后主动思考,将辖区所有住户信息进行梳理,从家庭情况、人员构成、年龄结构、职业特点等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上门方式和家常话题,经过近一个月的锻炼和摸索,吕井凼的工作越来越顺,如今再走到社区中,跟老人聊天气,与大妈摆菜价,和小孩谈上网课,俨然已经有了社区民警应有的样子。

“社区工作首先是‘人学’,要善于把握群众心理”

吕井凼也渐渐发现,在特殊时期学习锻炼很快,而如何在基层发挥出个人专长,才是自己前置到派出所的意义。从事人事工作多年,吕井凼在做思想工作上有自己的方法。

近期,吕井凼接到社区居委会的电话,有居民不配合集中隔离观察,需要民警协助。在疫情期间,社区民警们协助处理过类似情况,在详细的政策宣讲后,大家都能理解配合。来到现场,吕井凼才知道这位王先生不配合的原因。原来,王先生从疫情较严重地区返回,返渝前,他从社区了解到回来可以居家隔离,而如今回来了却得知需要集中隔离。

“王老师,这绝对不是我们‘欺骗’您,您也清楚疫情是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我们的应对措施也要根据防疫形势即时调整。”吕井凼安抚了王先生的情绪,“社区执行的措施都是有据可依的,这是最新的政策您可以看看。”在吕井凼详细解释政策后,王先生的态度有所松动,吕井凼趁热打铁,“您再看看这篇新闻,在外地有这样的案例,有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没有配合,而是居家隔离,邻居听说了还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您看看,您也不想被左邻右舍误解吧?”说到这里,王先生是理解了集中隔离的意义,但他还是有个诉求,自己也不是非要居家隔离,可确实有父亲住院的现实难题。吕井凼突然变得严厉,“居家隔离不是走个过场, 您在家隔离也不能擅自离开去探望他,所以安心集中隔离吧,您父亲就让家人多费心,有什么困难我们帮忙协调。”

不到半个小时,做通王先生的思想工作,一同前往的民警杨龙竖起大拇指:“做思想工作,凼凼确实是把好手,虽然他刚到社区不久,但他上手这么快,真是让全所刮目相看,为他点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80后民警吕井凼: “疫”线历练2月,变身社区行家里手

3月16日下午,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九龙派出所民警吕井凼在警务室短短一个小时之内,接了20多通办事群众的电话,为他们解决各种疑问。

33岁的吕井凼是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民警,去年4月,响应公安机关“做精机关,做强基层”的号召,他主动申请下沉到基层派出所的执法服务一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刑侦岗位的他更是主动请战,去到排查防控任务最为繁重的社区,既发挥自己的专长,又在基层中学习进步。用老民警何光贵的话来说,可能是因为专精人事管理工作,吕井凼这个小伙子有种“特异功能”,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群众工作方法,他一个月下来,不仅心领神会迅速上手,而且还做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这么好学上心,啥事也能做成”,老何竖起大拇指。

“社区工作是本大书,我要一字一句把它吃透”

疫情期间,派出所的两个中心警务室人手有限。尤其是九龙花园,住宅区密集,外地返渝人员多,还分散着不少中小企业,原本捉襟见肘的警力因为有女警生孩子更显支绌。

在得知情况后,吕井凼找到分管社区的副所长卢攀,主动申请前往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管辖的社区工作。一方面,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作为辖区实有人口最多的社区,且属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摸排、社区宣传、防疫指导等疫情期间的具体工作量最大,所以主动去承担最重的工作,是他的“第一反应”!另一方面,由于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辖区企业最多,如何利用自己从事多年的人事管理工作经验,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人员管理,让企业顺利复产的同时实现安全管理,是吕井凼决定去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到中心警务室报到的第一天,吕井凼就直接跟师傅何光贵沉在了社区,从8点到21点,登门入户近200户,走访宣传近600人。这期间,他除了要精确掌握辖区人员流动情况,还要点对点做好防疫指导,确保一人不漏,一户不少,在稳扎稳打45天后,他从偶尔要吃“闭门羹”的生手,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社区“小吕哥”。

但是,“上手快”只是一句话,背后付出的努力,却只有吕井凼自己知道。当前,随着疫情的变化,他的工作变成了以回访和查看居家隔离情况为主,可是前期的摸排中,由于“脸生”,受委屈、被责难也成了常事,虽然这些吕井凼从来没有放在心里,也从未打过“退堂鼓”,但主动下沉社区和眼前的瓶颈,还是让他有些迷茫。这些,作为全市公安系统闻名的社区警务专家何光贵都看在眼里。

“当时是2月中旬,气温还没起来,但是我走一半就浑身打湿了。”同行的师傅何光贵已年过五旬,身体上的劳累对吕井凼来说算不了什么,接连吃闭门羹、不被群众理解更让他困扰。“我们两口子都分房睡了,你们要怎么确认?是不是信不过我们?”“前几分钟社区的才来过了,怎么你们警察又来了?”尽管大多数居民能配合防疫工作,但群众这样的抱怨和牢骚并不少。

吕井凼发现,这些情况大多发生在自己敲门时,而何光贵“刷脸卡”时大家却很配合。把眼前看到的情况跟自己最近遇到的“困境”联系到一起,吕井凼似乎悟到了什么。

在随后的半个月里,吕井凼真心诚意向老何请教。他随身带了一个小记事本,跟师傅下社区有心得,就赶紧记录在本子上,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人事管理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辖区几万人,和每一个居民做朋友当然不可能,但何老师了解大多数居民家中的情况,可以从‘你们家儿子回来了吗’‘您老前些日子摔到了腿,现在好些了吗’这些家常事切入,拉近警民距离。”

“我轻轻拉他一把,结果他蹭一下就上来了,这小子确实是个干社区的好材料。”老何为这个“徒弟”由衷感到欣慰。

要想短时间做到老何这种程度当然不容易,但吕井凼很用心,下班后主动思考,将辖区所有住户信息进行梳理,从家庭情况、人员构成、年龄结构、职业特点等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上门方式和家常话题,经过近一个月的锻炼和摸索,吕井凼的工作越来越顺,如今再走到社区中,跟老人聊天气,与大妈摆菜价,和小孩谈上网课,俨然已经有了社区民警应有的样子。

“社区工作首先是‘人学’,要善于把握群众心理”

吕井凼也渐渐发现,在特殊时期学习锻炼很快,而如何在基层发挥出个人专长,才是自己前置到派出所的意义。从事人事工作多年,吕井凼在做思想工作上有自己的方法。

近期,吕井凼接到社区居委会的电话,有居民不配合集中隔离观察,需要民警协助。在疫情期间,社区民警们协助处理过类似情况,在详细的政策宣讲后,大家都能理解配合。来到现场,吕井凼才知道这位王先生不配合的原因。原来,王先生从疫情较严重地区返回,返渝前,他从社区了解到回来可以居家隔离,而如今回来了却得知需要集中隔离。

“王老师,这绝对不是我们‘欺骗’您,您也清楚疫情是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我们的应对措施也要根据防疫形势即时调整。”吕井凼安抚了王先生的情绪,“社区执行的措施都是有据可依的,这是最新的政策您可以看看。”在吕井凼详细解释政策后,王先生的态度有所松动,吕井凼趁热打铁,“您再看看这篇新闻,在外地有这样的案例,有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没有配合,而是居家隔离,邻居听说了还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您看看,您也不想被左邻右舍误解吧?”说到这里,王先生是理解了集中隔离的意义,但他还是有个诉求,自己也不是非要居家隔离,可确实有父亲住院的现实难题。吕井凼突然变得严厉,“居家隔离不是走个过场, 您在家隔离也不能擅自离开去探望他,所以安心集中隔离吧,您父亲就让家人多费心,有什么困难我们帮忙协调。”

不到半个小时,做通王先生的思想工作,一同前往的民警杨龙竖起大拇指:“做思想工作,凼凼确实是把好手,虽然他刚到社区不久,但他上手这么快,真是让全所刮目相看,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