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团1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 建设三峡新通道缓解长江航运瓶颈

时间: 2020-05-2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7636

  “建议国家抓紧决策,尽快批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立项。”今年全国人代会上,重庆团1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呼吁尽早决策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以缓解长江航运瓶颈。

  该建议由全国人大代表张轩领衔,全国人大代表杜黎明、郑向东、贺恒扬、陈金山、许仁安、黄玉林、周勇、曹清尧、潘复生联名提出。

  需求:川渝水运货物量剧增

  在货物运输方式中,水运优势明显。该建议称,三峡成库以来,航道条件显著改善,水运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凸显,可促进川渝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川渝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水运低成本物流优势,保障了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张轩调研发现,水运平均运价0.03元/吨公里,铁路平均0.18元/吨公里,公路平均0.5元/吨公里。水运低成本物流优势加速吸引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如重庆汽车、摩托车、钢铁、能源、装备、化工等重点企业的物资,绝大部分通过水运实现,90%以上的外贸物资运输依靠内河航运,60%以上的社会运输周转量依赖水运完成,45%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为周边省市货物中转。

  正因如此,目前水运货物运量快速增长。三峡断面货物通过量,由2004年的4309万吨增加至2019年的1.48亿吨,年均增长9%。同期,重庆市水运量由1907万吨增加到2.11亿吨;四川省水运量从2928万吨增加到6896万吨。

  瓶颈:三峡船闸拥堵制约川渝水运

  从重庆与长江下游往来的货物,必经三峡船闸,因而,三峡船闸是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成渝地区水运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节点。该建议指出,自2011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以来,船闸拥堵日益严重,已连续9年超负荷运行,船闸通航潜力已挖无可挖,而船闸拥堵状况却愈加严重,船闸通过能力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川渝水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川渝及周边地区综合运输格局、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拥堵常态化并日益加剧。据统计,2016年,在船闸没有实施检修停航的情况下,日均待闸船舶262艘次,最高489艘次,过闸船舶平均待闸时间44小时,最高379小时。2019年,三峡船闸在同样没有停航检修的情况下,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达到了83.3小时,是三年前的近两倍。

  这就导致拥堵造成船舶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周转效率下降。长时间待闸,大幅增加水运运输行业营运成本约20亿~30亿元,并造成船舶营运效率下降,据调查,船舶运营航次已由往年12航次左右下降到9个航次左右。

  还有,受三峡船闸能力瓶颈制约,水运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降低。过闸货物不能及时运达,造成工矿企业增加库存,生产延误损失等巨大。同时,还直接影响到燃油、工业企业原材料等重要物资的正常供应,对川渝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群众生活的保障产生较大影响。

  三峡船闸检修期间,采取上下游联动签证控制,大量船舶向上下游港口积压,近千艘船舶和近万名船员长时间滞留在三峡坝区以及奉节、万州等港口,造成港口锚地停泊紧张,存在巨大的安全、稳定等社会风险。

  长江中上游运力、运量及效率也在增长,因此,三峡船闸的过闸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船闸拥堵的情况还将持续恶化。

  测算:如铁路分流将增加物流成本

  国家重视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近年来,挖掘现有船闸潜力。该建议分析,但现有船闸挖潜最多只能达到1.5亿吨左右的能力,随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货运需求持续增长,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严重。

  根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到2035年,预计三峡船闸通过货物需求将达到2.2亿吨以上。有关铁路部门也研究提出了铁路分流和翻坝转运的措施:利用沪汉蓉铁路分流部分集装箱2200万吨,通过三峡翻坝铁路翻坝990万吨。但沪汉蓉沿江铁路2035年可承担的集装箱最大运量,只有约1600万吨,而三峡过闸货运需求总量巨大,即使预测的过闸总需求出现小幅波动,都会造成铁路较大的运量波动,如船闸运量出现10%的波动,将产生2000万吨的运量数值波动,因此,铁路分流和翻坝能否缓解三峡船闸过闸拥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同时,该方案只能解决通道问题,不能解决低成本运输的问题。据初步估算,采用铁路分流和铁路翻坝的方案,与水运直达相比,每年将增加运输和翻坝等物流费用共计约65亿元,即使财政补贴50%,铁路运价仍明显高于水运运价,能否被社会和企业接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即使财政每年补贴30亿元,15年的补贴总费用也将达到500亿元左右,与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船闸扩能工程的总费用相当。

  对策:尽快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

  该建议认为,既有铁路分担能力有限,预测的三峡过闸总需求小幅波动,都会造成铁路较大的运量波动,能否缓解三峡船闸过闸拥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经济上也难以被社会和企业接受。只有尽快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才是解决三峡航运瓶颈制约的根本措施。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对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开展多次论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审查并上报国务院,项目工程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建设必要性也得到相关部门、专家的认可。2019年,“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作为抓紧推进前期工作的重大项目,写入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鉴于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需要8年多的时间,建议国家抓紧决策,尽快批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立项,尽早启动实施。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团1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 建设三峡新通道缓解长江航运瓶颈

  “建议国家抓紧决策,尽快批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立项。”今年全国人代会上,重庆团1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建议,呼吁尽早决策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以缓解长江航运瓶颈。

  该建议由全国人大代表张轩领衔,全国人大代表杜黎明、郑向东、贺恒扬、陈金山、许仁安、黄玉林、周勇、曹清尧、潘复生联名提出。

  需求:川渝水运货物量剧增

  在货物运输方式中,水运优势明显。该建议称,三峡成库以来,航道条件显著改善,水运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少、污染轻的比较优势凸显,可促进川渝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川渝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水运低成本物流优势,保障了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张轩调研发现,水运平均运价0.03元/吨公里,铁路平均0.18元/吨公里,公路平均0.5元/吨公里。水运低成本物流优势加速吸引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如重庆汽车、摩托车、钢铁、能源、装备、化工等重点企业的物资,绝大部分通过水运实现,90%以上的外贸物资运输依靠内河航运,60%以上的社会运输周转量依赖水运完成,45%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为周边省市货物中转。

  正因如此,目前水运货物运量快速增长。三峡断面货物通过量,由2004年的4309万吨增加至2019年的1.48亿吨,年均增长9%。同期,重庆市水运量由1907万吨增加到2.11亿吨;四川省水运量从2928万吨增加到6896万吨。

  瓶颈:三峡船闸拥堵制约川渝水运

  从重庆与长江下游往来的货物,必经三峡船闸,因而,三峡船闸是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加快成渝地区水运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节点。该建议指出,自2011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以来,船闸拥堵日益严重,已连续9年超负荷运行,船闸通航潜力已挖无可挖,而船闸拥堵状况却愈加严重,船闸通过能力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川渝水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川渝及周边地区综合运输格局、产业发展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拥堵常态化并日益加剧。据统计,2016年,在船闸没有实施检修停航的情况下,日均待闸船舶262艘次,最高489艘次,过闸船舶平均待闸时间44小时,最高379小时。2019年,三峡船闸在同样没有停航检修的情况下,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达到了83.3小时,是三年前的近两倍。

  这就导致拥堵造成船舶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周转效率下降。长时间待闸,大幅增加水运运输行业营运成本约20亿~30亿元,并造成船舶营运效率下降,据调查,船舶运营航次已由往年12航次左右下降到9个航次左右。

  还有,受三峡船闸能力瓶颈制约,水运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降低。过闸货物不能及时运达,造成工矿企业增加库存,生产延误损失等巨大。同时,还直接影响到燃油、工业企业原材料等重要物资的正常供应,对川渝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群众生活的保障产生较大影响。

  三峡船闸检修期间,采取上下游联动签证控制,大量船舶向上下游港口积压,近千艘船舶和近万名船员长时间滞留在三峡坝区以及奉节、万州等港口,造成港口锚地停泊紧张,存在巨大的安全、稳定等社会风险。

  长江中上游运力、运量及效率也在增长,因此,三峡船闸的过闸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船闸拥堵的情况还将持续恶化。

  测算:如铁路分流将增加物流成本

  国家重视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瓶颈制约,近年来,挖掘现有船闸潜力。该建议分析,但现有船闸挖潜最多只能达到1.5亿吨左右的能力,随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货运需求持续增长,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严重。

  根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到2035年,预计三峡船闸通过货物需求将达到2.2亿吨以上。有关铁路部门也研究提出了铁路分流和翻坝转运的措施:利用沪汉蓉铁路分流部分集装箱2200万吨,通过三峡翻坝铁路翻坝990万吨。但沪汉蓉沿江铁路2035年可承担的集装箱最大运量,只有约1600万吨,而三峡过闸货运需求总量巨大,即使预测的过闸总需求出现小幅波动,都会造成铁路较大的运量波动,如船闸运量出现10%的波动,将产生2000万吨的运量数值波动,因此,铁路分流和翻坝能否缓解三峡船闸过闸拥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同时,该方案只能解决通道问题,不能解决低成本运输的问题。据初步估算,采用铁路分流和铁路翻坝的方案,与水运直达相比,每年将增加运输和翻坝等物流费用共计约65亿元,即使财政补贴50%,铁路运价仍明显高于水运运价,能否被社会和企业接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即使财政每年补贴30亿元,15年的补贴总费用也将达到500亿元左右,与三峡新通道和葛洲坝船闸扩能工程的总费用相当。

  对策:尽快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

  该建议认为,既有铁路分担能力有限,预测的三峡过闸总需求小幅波动,都会造成铁路较大的运量波动,能否缓解三峡船闸过闸拥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经济上也难以被社会和企业接受。只有尽快建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才是解决三峡航运瓶颈制约的根本措施。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对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开展多次论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审查并上报国务院,项目工程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建设必要性也得到相关部门、专家的认可。2019年,“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作为抓紧推进前期工作的重大项目,写入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鉴于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需要8年多的时间,建议国家抓紧决策,尽快批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立项,尽早启动实施。

记者 唐孝忠